收藏本站 回簡報頁 回歡迎頁 回首頁 大會網頁
研究團隊 常見問題 聯絡我們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大稻埕地方起源
碼頭

在台北尚未開發的時候,大稻埕原本是平埔族原住民的聚集地,直到了康熙48年(西元1709年),當時在台居民向政府申請了官方開墾,開拓大加臘堡地區,包含了大稻埕一帶,開始了農業生活,當時這個地區有一個很大的曬穀場,供這裡的居民使用,因此就將這裡稱為『大稻埕』,因此大稻埕的名稱由此誕生。

從漢人進入開荒拓墾後,一直生活在大稻埕地區,直到了1920年,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實施了台灣地方官制以及行政區域改制等計劃,廢除當時台北廳直轄之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設立了台北市,隸屬於台北州,而後大稻埕的區域被裁廢,引起當地民眾不滿,但是大稻埕並不因為就成了歷史名詞,時至今日,大稻埕仍然是台北人懷念的所在,也是現今都市的熱鬧地區。

在臺北歷史上,大稻埕在清末接替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的艋舺(今萬華),成為臺北最繁華的地方。直至日治期間,大稻埕在經濟、社會及文化上,都有坐穩全島的驚人發展及成長的地位。不僅商業活動頻繁,同時也是人文薈萃之地。

歷史歷年表
年份 事件
1851 移民林藍田為了躲避海盜,從基隆搬到大稻埕,興建了大稻埕最早的店舖-三間閩南式建築。
1853 艋舺發生漳泉移民之間的械鬥事件,泉州府同安人和漳州人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建起毗鄰店屋,並利用淡水河來從事貿易。
1856 大稻埕建霞海城隍廟,並供奉神像也標誌著該區已經慢慢進入一個嶄新的年代。
1860 淡水正式開港。河岸包括艋舺和大稻埕。因艋舺河沙淤積,情況不佳,船隻逐漸移往大稻埕,大稻埕於是取代了艋舺地位,成為北部商業貿易中心。
1865 英國人杜德來台灣考察,之後引進泉州安溪烏龍茶茶苗,貸款給農戶栽種,再收買茶葉烘培精製,是為台灣精製茶葉之始。
1882 清法形勢緊張,臺北毫無防備,乃計畫建城,城址就在大稻埕和艋舺之間。
1885 中法議和,朝廷決定將台灣增設為行省,劉銘傳選定大稻埕的南端(前鐵路局遺址)興建「臺北火車票房」(今臺北車站前身)。大稻埕更因台灣縱貫鐵路的全線完成,而更加蓬勃發展。
1920 日本人實施台灣地方官制及行政區域改製,廢除原由臺北廳直轄的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設臺北市,隸屬於臺北州。
列印模式 轉寄給朋友 預覽該文章的PDF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