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仁愛路時期總部
民國61年中廣總部由新公園遷至台北市建國南路、仁愛路交口之「仁愛廣場」,至民國88年中廣遷至松江路現址前,此一階段,中廣人稱為『仁愛路時期』。
此一階段,電視成為強勢媒體,台灣經濟起飛,由農業社會轉為工商業社會,政治社會局勢歷經先總統 蔣公、蔣總統 經國先生之先後逝世、開放黨禁、報禁、總統直接民選、解除戒嚴、開放新電台等等之激烈變化。中廣同仁秉持『日新又新』之精神求新求變,依據廣播分眾市場區隔理念,實施專業分網,推出新聞廣播網、農業廣播網、音樂廣播網等專業頻道,發揮各頻道特性,中廣分台也多數遷移新址、更新設備,繼續展現競爭優勢。中廣也從事多角化經營與投資,並熱心社會公益,例如:中廣愛心園之社會救助、發動92l大地震賑災捐款、負責我國棒球協會、射箭協會等等,在廣播本業之外做出更多貢獻,也發揮多重影響力。
在此一階段期間,由於大陸廣播及國際廣播業務分別於民國61年及民國86年自中廣移出,中廣員工人數從最多時期之一千多人降至五百多人。
日新又新的中廣
|
民國五十一年,中廣仁愛路改建前外觀
|
中廣歷史等於我國廣播史,「中廣廣播文物館」
|
新時代廣播節目
|
仁愛路時期,中廣經常舉辦現場小型演唱節目,「知音時間」邀請伍佰現場演出
|
「流行歌曲排行榜」是中廣選出的排行榜,深受聽眾與唱片業的重視。
|
中廣網站與科技
|
民國八十五年,中廣率先成立網站,進入網路世界,服務全球中廣聽眾。(WWW.BCC.COM.TW)
|
仁愛路後期期中廣成音總控制室
|
資料/圖片來源:李建榮 (2005),歲月留聲-中廣七十七年專輯,1版,台北:中國廣播股份有限公司,頁1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