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廣][大陸時期][新公園時期][仁愛路時期][松江路時期][中廣頻道][中廣網站]

關於中國廣播公司-大陸時期

發軔  -- 民國17年至民國38

 

中廣公司前身,南京丁家橋『中央廣播無線電台』

中廣公司前身,南京丁家橋『中央廣播無線電台』

        民國17年,中廣的前身『中央廣播無線電台』在南京丁家橋播音,至民國38年中廣隨政府播遷來台,此一階段中廣人稱為中廣的「大陸時期」。

       此一階段,中廣在篳路藍縷中萌芽、成長,隨著抗戰軍興、局勢變遷,中廣由南京遷到湖南、再到重慶陪都,為了國家的獨立、自由,分擔了抗戰的沉重職責,扮演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黨政首長的重要宣示均透過中廣向國內外宣達。在八年抗戰的艱辛過程中,中廣歷經無數危殆震撼、顛沛困苦,從業人員犧牲奮鬥、屹立不搖、持續播音,支撐了全國軍民的抗戰勇氣、決心與信心,爭取到國際的同情、支持與奧援,其敬業愛國精神與貢獻,足以與前方將士相比擬。

       抗戰結束後,中廣由重慶遷返南京,並在全國各地擴增分台,於民國36年配合民主憲政實施,中央無線電台改組為中國廣播公司。大陸淪陷前,中廣的全盛時期共有電台40座、發射機74部、總發射電力達41萬瓦特。

 

創業維艱--廣播的萌芽與成長

中華民國廣播事業創辦人之一「中國廣播事業管理處」吳道一副處長

中華民國廣播事業創辦人之一「中國廣播事業管理處」吳道一副處長

開播當日之典禮場地與建築物全景

民國十七年八月一日中廣公司前身『中央廣播無線電台』在南京丁家橋開播,開播當日之典禮場地與建築物全景

炸不死的重慶蛙

       民國26年日軍進犯南京,中廣隨即遷往重慶播音並在對敵作戰、國際宣傳與鼓舞士氣各方面,發揮了最大的廣播力量。在日軍不斷轟炸下,播音不曾中輟,日本報紙曾經質問「我皇軍飛機大炸重慶,那裡的青蛙全部炸死無聲了,為什麼中央電台還是叫個不停?」。被日軍稱為「炸不死的重慶蛙」、「重慶怪放送」。

回憶過往

南京中央發射機室,也是我國史上第一座發射機室。

南京中央發射機室,也是我國史上第一座發射機室。

1945年,蔣介石委員長在南京中山陵前,透過中廣電台向全國同胞宣布對日抗戰勝利。

1945年,蔣介石委員長在南京中山陵前,透過中廣電台向全國同胞宣布對日抗戰勝利。

節目錄製與值班情形。

節目錄製與值班情形。

總控制室工程人員操作情形。

總控制室工程人員操作情形。

資料/圖片來源:李建榮 (2005),歲月留聲-中廣七十七年專輯,1版,台北:中國廣播股份有限公司,頁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