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茶好手藝   製茶真功夫

 

採茶好手藝

【採茶姑娘】

採茶婦女頭戴斗笠,旁遮布巾,腰掛茶簍,布衣包身,靈巧雙手,急飛採摘,一芯二葉,投菁入簍,心喜意歡,不知不覺,隨風出歌。青青茶園,一望無際,頭頂藍空,低首採茶,風伴薄雲,悅耳嘹空。

這是機械化採茶前,每年必須經歷好幾回的茶山採茶情景,更是老茶農們,茶餘飯後的永恆回憶。

阿婆版採茶實況

 

【採茶方式】

一棵茶樹在成長至第三年後即可進行採收,採收方式可分「人工採摘」與「機械採摘」,機械採茶又分「單人式機器採茶」與「雙人式機器採茶」,利用機械採茶能節省大量人工,但剪出來的茶菁葉形不整,並容易夾雜老葉,不易製出好茶。所以要求高品質的茶,就必須利用人工手採,因此每逢採茶時節,總是能看到茶園裡採茶農婦三三兩兩的採茶景觀。

 

【採茶方式演進】

1.早年以來,皆僱工以手採方式,進行採茶工作。如僱用勞工多時,則相當費時、費神。

2.後改以單人操作的鐵剪採收茶菁,提高些微效率。

3.民國五十九年,由台灣省茶葉改良場,引進單人往復是式採茶機,開啟機械化採茶之先驅。

4.民國六十五年起,改良場推廣雙人往復式及迴轉是採茶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不同採茶方式的採茶效率比較:(民國八十一年統計概算)

採茶方式

作業時間

採茶重量(公斤)

每公斤採栽成本(元)

手工採

八小時

15~20

20~40

單人式採茶機

八小時

300~350

3~15

雙人採茶機

八小時

2100~2400

2~3

 

【我們的採茶初體驗】

採茶初體驗

因為第一次拜訪社區時,受到柏勝(本班同學)爸媽的熱情款待,所以講到要學習茶葉文化,我們的第一人選就是—「義和茶廠」了。

原來約好要到茶廠,但抵達後發現:他們去茶園採茶了,只有爺爺在家。這時我們取得爺爺同意之後,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前往他們採茶的地點進行「採茶初體驗」啦!

途經許多茶園,終於我們看到路旁有八位阿婆正在採茶,探詢之後,果然是義和茶廠請的採茶婦人。此時,柏勝的爸媽正好開著貨車來這邊收茶,我們都圍著柏勝媽媽要學採茶。

手採茶必須選取「一芯二葉」,由嫩芽所做出來的茶,比較香甜,所以手採茶都被製成比賽茶或高價的椪風茶。我們在茶園中尋找小綠葉蟬啃食茶葉的痕跡。但柏勝媽媽解釋說:「由於冬季較少小綠葉蟬,嫩葉就少有啃食萎縮的現象,所以冬季的椪風茶缺少熟果的甜味,而多了些許清香……」,我們一邊採,也一邊學習相關的知識,就連採茶阿婆身上的裝備,我們都研究了好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