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認識新白楊部落] [認識TRUKU編織文化] [文化體驗課程] [主題研究過程] 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主題研究過程導覽

 [決定出發][訪查注意事項][訪問紀錄][研究過程][蒐集資料][研究結論][感謝單位][研究團隊][參考資料]

 
(五)蒐集資料 :[網路資源]  [書籍期刊] [在地課程] [社區訪查]  [器材設備]  [音樂背景]

        原住民編織文化在坊間與網路資料非常的多,至於在資料的蒐集並沒有造成很大的困擾,只是編織文化的內容範圍非常廣,當我們確定以編織文化的傳統取材過程為主軸時,我們研究小組就開始進行分工找尋我們要的答案,參與過程的團隊並分經驗豐富,但我們堅信從做中學習,從學習中找出知識的道理,以下是我們團隊蒐集資料工作的情形。

(1)網路資源:

學生部分以編織文化有關的關鍵字,如「編織」、「苧麻」等,在網路搜尋資料,搜尋到的資料一定要詳加讀過,確定符合研究主題或研究相關的題材後將資料數位化整理,以FrontPage軟體或本校網站伺服器提供的好站連結,將資料內容以主要標題陳述及超連結方式系統化整理,往後在社區踏查之前或之後,可以隨時加以參考與對照。
 

(2)書籍期刊:

特別請東華大學的志工們於學校圖書館借閱有關編織文化的書籍,特別將編織過程的文獻資料加以整理,因為這在訪問編織文化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編織文化真的相當深奧複雜,耆老們回應問題的內容幾乎都含在此範疇內,如果不先做好功課,那訪問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3)在地課程:

在地課程是以鄉土文化為主,朝校內已有的鄉土課程計畫及手冊為主,以萬榮鄉鄉土文化課程及秀林鄉族語課程為輔。本校的「好山好水話見晴」一手冊,詳細說明了部落遷徙的過程;且學校今年由教師團隊所設計的課程總體計畫中,編織文化課程就是配合社團活動及主題探索課程進行深入教學與體驗;而萬榮鄉鄉土文化課程是讓學生以最快的方式瞭解編織文化的意義及過程;族語課程著重在資料整理或訪問的過程中,受訪者比較容易使用母語來說明,因此認識母語字母發音也是在研究過程的重要功課。

(4)社區訪查:

網路與書籍的文獻資料都是經過研究者的努力而整理而成的,而我們所訪問的對象或區域一定有其「共同性」、「獨特性」,第一手資料的呈現,我們也花了很多時間社區訪查,特別是會以苧麻為編織取材的耆老已經是寥無可數,如何真實地呈現也造成我們團隊一大考驗,因此為何會找尋遠距離的萬榮鄉紅葉村及秀林鄉的銅門村、富世村為踏查地點,就是因為那裡還找得到有關編織智慧耆老的代表性人物。

(5)器材設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次參與網界博覽會, 感謝學校及校長以最充分的設備支援我們進行研究,讓我們在器材設備無後顧之憂,硬體設備有數位攝錄影機2台,數位相機1台,錄音筆2台,電腦5台,專用伺服器一台;軟體設備包括Photoimpact 8Front Page2003ACDsee4Cdex…等軟體。

(6)音樂背景:

為了要讓瀏覽本網站的訪客有深刻的印象,這次本校的台灣網界博覽會主題網,特別請林冠廷老師及許壽亮主任於寒假期間,製作以MIDI檔為本網站之背景音樂,冠廷老師搜集了太魯閣族地區及泰雅族地區的傳統歌謠,將歌謠旋律轉成不影響網路頻寬的MIDI檔,也提供給網友一起分享,更讓訪客有如置身於太魯閣地區優游在文化的境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