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中國人的圖騰,一向被認為是高貴、祥瑞的象徵。漢代時,就認為龍是風雨的主宰,具有騰雲播雨法力。一開始,人們可能只是作成龍的偶像或形狀來加以供奉,並由舉行祭祀儀式來祈求龍神賜雨。在祈求賜雨的過程中人們可能使用舞蹈方式來進行,並仿效龍活動姿態,迴旋而舞,之後再加上跳舞的人,使用各種道具,最後才漸漸演變形成舞龍樣式的活動。演變至今,舞龍已經成為「祥龍獻瑞」的民間遊藝表演,是種集武術、鼓樂、戲曲與龍藝於一身的文化藝術。

  舞龍在台灣民間稱為「弄龍」。龍的種類有金龍、銀龍、水龍、火龍等,最常見的金龍,長約五十公尺,全身分二十四節,龍頭、龍尾各一節。龍本身構造分龍頭、龍身、龍尾三大部分,製作者編竹為節,附有竹柄,以供舞龍者持拿。另有龍珠一顆,用來引導龍陣舞龍。舞龍者身手矯捷,翻滾盤旋,如活龍再現。

  神龍在製作完成、正式表演前需經過「點睛」儀式,正式表演之前要練習一段時日,並要祭「龍神」。普通一個龍隊需八、九十人組成。龍陣的表演形式,有出場、敬禮、滾水、穿頭、穿中、三鞠躬禮、穿尾、跨尾、轉圈、退場等基本型態;配樂方面則用鑼、鼓、鈸。表演時由龍球導引龍首,舞球者手舉龍球,忽進忽退,忽左忽右,忽上忽下;龍首如影隨形,龍身奔跑滾翻,顯現翻江攪海之勢。

  在台灣,龍陣因為表演方式不同,有北部龍和南部龍之分。北部龍的龍身長、重量重,因此表演時強調其動作剛猛如風,避免僵硬呆滯;而南部龍因龍身短,故強調身段的柔美,動作要如行雲流水般,若動作未配合順暢,就會失去身段的美感。

舞龍
 

舞龍


 

 

 

  據史書記載,舞獅源自漢朝,漢武帝通西域,每當招待西域使節到訪時,便設歌舞助興,演員戴上各種鳥獸面具載歌載舞,活動中外國使節發現扮獸歌舞的行列中,獨缺獅子,經詢問後,原來當時中國還未有獅子出現,於是西域使節便送了一對獅子給中國,經西亞絲路運來中國。後來由西亞馴獅郎帶領獅子,表演的馴獅舞逐漸成為中國的民俗技藝「舞獅」。

  舞獅在民間廣受歡迎是因為獅子是祥瑞的象徵,具有驅逐疫鬼功能,古時大戶人家的門口都有一對石獅子,正是因為獅子有辟邪鎮宅的功能;又因農業社會缺乏休閒娛樂,舞獅對血氣方剛的少年又有運動強身、習武自衛作用,遂變成流行的民間遊藝,逢年過節,都會以舞獅作為呈祥獻瑞的表徵。

  在臺灣,舞獅俗稱為「弄獅」,一般以兩人為單位,一人掌獅頭,一人藏獅尾,二者須相互配合,再加以搭配變化,揣摩獅子各種不同神情姿態。台灣目前可見的舞獅表演,可分台灣獅、廣東醒獅、北京獅三種。

  台灣舞獅團體大抵以新竹為界,在北部稱為獅團,屬於開口獅,嘴巴可開閉自如,表演時是採高姿勢舞法,主要內容有十八節,像是獅咬腳、睡獅、獅翻身、踏七星、踩八卦…等。南部則多稱為獅陣,多屬於閉口獅,獅頭一體成形,獅嘴不能張合,表演時以低姿態方式為主。


台灣獅

廣東醒獅

北京獅

 

 

  跳鼓陣是以擊鼓和跳躍為主要表演內容的民間藝陣,可說是臺灣最原始的樂隊型式。樂器僅用鑼、鼓兩種,以鼓的節奏為重心,全隊隨著鼓聲跑跳,變化不同陣式,舞者身體有韻律的扭動與吼聲,展現出力與美的生命力。這種色彩濃厚的臺灣民間傳統藝術陣頭,很能製造歡樂情境,引燃民眾熱情,是昔日廟會慶典中不可缺少的活動。

  跳鼓陣的表演內容以跳躍的步伐為主,以鑼鼓的節奏,配合肢體的律動,再進行各種陣式的變化而成。道具有頭旗、大鼓、銅鑼、涼傘等四種。頭旗形狀呈三角形,旗上繡有龍鳳紋及隊伍名稱,由一人執掌,是全隊的指揮,若遇陣頭行禮時,則用其接禮。大鼓用長布條沿著鼓邊纏繞、綑綁,在背後交叉紮於胸前,擊鼓者左右手持鼓槌兩面敲擊;大鼓是整個跳鼓陣的主角,表演過程由頭旗領軍,其餘則以大鼓為中心變化陣形,而銅鑼搭配其節奏敲打。涼傘上繡有龍鳳圖和隊伍名稱並滾上花邊,頂端有一葫蘆頭裝飾;涼傘本作遮陽用,現已轉變為表演用的小傘,表演時以半蹲前進並左右搖晃。銅鑼隨大鼓節奏敲打,共同主導舞蹈表演的樂器。

  跳鼓陣基本編制以八人為一組,其中一人執頭旗,一人揹大鼓,二人持涼傘,四人拿銅鑼,表演內容側重陣式的變化,以活潑、輕快的大動作為特色。主要內容由跳四門開始,有穿五方、踏七星、八卦陣、龍門陣、金玉滿堂…等多種型態。跳鼓表演強調力與美的結合,靠全身律動表演誇張的身段變化,並搭配鑼鼓豐富的韻律節奏,展現出震撼的節奏與多樣的陣式。

  關於跳鼓陣起源,有兩種傳說,一說是明朝戚繼光帶兵驅逐倭寇大勝,凱旋時正逢元宵節,民眾提燈打傘夾道歡迎,一時之間,軍旗、雨傘隨著鑼聲和鼓聲舞動起來,無形中形成跳鼓陣。另一種說法是跳鼓陣淵源於明鄭成功時。當延平郡王攻取台灣之後,竭力整軍經武,日日練兵,蓄意反清復明,在競技中擊鼓原係軍隊號令進軍之樂器,每逢技擊時,擊鼓音在旁助威,或進或退,跟著比武的人而跳躍前進,世代相傳演變,遂成為台灣民俗技藝不可缺少的一項。


跳鼓陣



跳鼓陣蜈蚣陣式

 

跳鼓陣陣式

 

 

  大鼓,亦稱大堂鼓,是一木製圓筒,上下蒙牛皮或羊皮,音色低沉渾厚,擊鼓心及鼓邊可發出不同聲響,鼓心音低,鼓邊音高,所以擊鼓者常以此作音色的變化。

  大鼓陣僅由一面大鼓及數面小鼓和鑼組成,並未搭配其他樂器,迎神賽會遊時,數位表演者圍住大鼓,並運用多變的手勢及技巧,相互變換位置展現花式弄鼓樣貌,共同敲擊出富含旋律的節奏,鑼鼓喧天,增加熱鬧的氣氛。


大鼓陣

 

 

  花鼓陣相傳始於明鄭時代,鄭軍退守台灣之後,實行屯田制度,士兵在農休時,溫習武藝,眾人則在一旁跳躍吶喊,擊鼓助興;入清以後,就改以花鼓形式在民間流傳下來,主要盛行於嘉南平原及高屏一帶的農村,在廟會及農暇時演出迎神娛樂的民俗藝術。

  花鼓陣,基本上需要頭旗一人,鼓手一人,涼傘二人,鑼鼓手各二人,也可以增加人數,使陣容更加浩大。在頭旗前導下,以大鼓為核心,隊員們開步屈膝,銅鑼圍住大鼓邊敲邊扭,涼傘則旋轉穿梭串場,整組人以兩拍節奏和七步步伐變化隊形,先拜旗、打圈,接著再舞出跳四門、空穿、什花、蜈蚣陣、穿鑼、開花、龍門陣、八卦陣、金玉滿堂……等陣式。


花鼓陣


花鼓陣

 

 

  腰鼓,顧名思義,就是繫在腰間的鼓,是流傳於陝北榆林、安塞等地區的傳統民間藝術,據傳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陝北腰鼓以其奔放、豪邁、雄渾為特點,據傳這是從古代邊防駐軍的軍鼓演變而來,後來北宋年間,黃河發大水,災民們順流東下在黃土高原腹地落腳求生,靠天吃飯的村民們,起初為祈天祭神,保佑風調雨順,用鑼圈蒙上羊皮製作成鼓,擊鼓起舞以求有一個吉利的光景。

  腰鼓形似長圓筒,中間部份較粗,兩端略細,雙面蒙皮,鼓框上有環,演奏時用綢帶繫鼓,縛在舞者腰間,雙手各執鼓槌, 交替擊奏,並伴有舞蹈動作。主要用於民俗節日、慶祝豐收、盛大集會、迎賓喜慶等重大場合。演奏者多在行進中演奏或邊奏邊舞,動作複雜,花樣變幻多端,人數眾多,隊形多變,表演時用鼓、鑼、鐃、鈸和鎖吶伴奏。腰鼓一般分成兩種表演形式,一種是路鼓,在行進中表演,步伐包括有走路步、十字步、左右側蹬腿、三步一停、四步一望等。另一種是場地鼓,可分為單打、雙打、對打、多人打,人數可以多至數百人、上千人。


腰鼓陣


腰鼓陣

 

 

  台灣廟宇香火鼎盛,而宋江陣的表演則是廟會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宋江陣在古時候的性質類就像是民間的自衛組織,與軍隊十分相近,北宋時,水滸傳中的知名人物宋江,以民團抗官軍成功而聲名大噪,所以通稱為宋江陣。

  鄉土色彩濃厚,充滿陽剛氣息的宋江陣,是一種講究功夫的陣頭。訓練內容包括兵器基本動作演練、陣法分組演練、團練、鑼鼓鈸配樂練習,不僅重視個人技巧,更重視團體協調功夫。

  嚴謹的宋江陣共一百零八人,寓意水滸傳的梁山泊一百零八將,以喻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現在陣容縮小,往往以三十六人為一團。在大規模的神明遊行時,團員全身輕裝,手執刀、劍、矛、盾、弋等古代武器,由一個旗手領先,兩人一排,作成長陣,在鑼鼓聲中行進,表演的武功有單打、雙打,也有全體對打,表演的動作,優美而有力,與鑼鼓配合,如同舞蹈一般。


宋江陣


宋江陣

 

 

    扯鈴、跳繩是我國傳統的民俗技藝。

  扯鈴雖然真正的起源年代已不可考,但可以確定的是,元朝末年就已有扯鈴這項活動,而明清時代更曾經大為風行。在古時候稱之為「空鐘」,那是因為扯鈴在旋轉時會發出像鐘鳴般的聲音。此外,又因為地域的不同,扯鈴還有很多有趣別稱。例如;在北京叫「空竹」、在河南叫「抖老牛」、在河北叫「風葫蘆」、在東北叫「抖嗡子」、在蒙古叫「打嗡嗡」,每個別稱都相當可愛,也大多與它旋轉時會發出「嗡嗡」之聲有關。現在大陸普遍稱之為「空竹」,而在臺灣;我們叫它—扯鈴。

  跳繩在古代叫「跳百索」,這遊戲在我國起碼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所謂跳百索,就是因為當繩飛轉時,可以幻成千百條。由於跳繩既有趣,又能夠眾人一起同樂 ,所以這項童玩就一直被延傳下來。


扯鈴


跳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