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來北往勤奔走
前清水患為遠因 日治時期勤奔走 播遷來台續陳情
光復三年音訊無
前清水患為遠因
民國前西螺居民口中的溪底(溪螺溪),為扇狀水溪支流之一,就如中國黃河一般,每遭遇洪水期,水的流向就會有所變動,約在西元十七到十八世紀間(清初到乾隆時代),南岸的虎尾溪為濁水溪的主要幹流;但1795-1898年時又變成中間的西螺溪為主要幹流;而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日治初期的大洪水,幹流又變為北方的北斗溪,1912年時北斗溪與虎尾溪源頭的溪水,被匯集到西螺溪,自此西螺溪便成為幹流。今日西螺溪之名已隱沒,而以濁水溪為名。此後的十幾年間由於溪水流量大,造成泥沙的大量淤積,使得汀日漸升高,甚至有高過西螺聚落的趨勢,為了防範洪水氾濫的災害,日本當局乃在溪邊興建堤防。
濁水溪南北兩岸的交通,遠在清代時期便設立有渡筏站,以竹筏做為與北方交通往來的主要工具。據現有的文獻記載在大橋建造之前,濁水溪的南北往來,西螺渡站是除集集外另一個重要陸路水路的主要驛站。一般來說,台灣的河川冬季時河水枯竭,因此溪面是可供通行的,清代時期常有商人與牛車利用枯水季節通過溪底,至日治時期則開始有車輛往來兩岸。但夏日雨季後,濁水溪的水位大漲,此時的竹筏便成為南北往來的主要工具。日治時期的渡站,(公車站亦同)。但自從西螺溪成為主幹後,兩季常使溪水的水量激增,流速極快,竹筏無法通行,時常使水路交通癱瘓,造成南北往來的不便,此一情況日積月累,造民眾安全的顧慮與商業動的限制,而促使地方人士有築橋的提議,是為大橋興建籌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