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米」三個字聞名全國,究竟池上米為何特別好吃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純淨、無污染的稻米栽培環境

台東縣,被稱為是後山的淨土,由於台東縣境內並沒有許多大型的工廠,因此水質清澈、甘美,對於水稻的栽培來說,清澈無污染的水質,是使稻米在栽種的過程中可以生長良好的重要因素。在這樣無污染環境中所栽植出來的農產品,不會有其他有害物質殘留的問題,對於稻米的生長來說,是一個十分優良的生長環境。

除了水質優良之外,由於池上鄉位在海拔250∼293公尺的地方,因此日夜溫差大,在這裡所生長的稻米生長期長,米質特色可以完全發揮。在天然環境、氣候條件的配合之下,使得池上鄉即使種植與外縣市相同的稻米品種,其所生產出來的稻米品質特別優良,吃起來的口感就是與眾不同。

純淨、無污染的生長環境,加上優良的天候條件配合,使得池上鄉成為一個十分適合栽種水稻的地區,其稻米栽種的品質自然與眾不同。

池上鄉擁有天然、優良的稻作生長環境

水源清澈的灌溉溝渠--池上圳

 
●選擇適合栽種的良質米種植

池上鄉所生產的稻米,皆使用行政院農委會所公佈的良質米品種來種植。但池上鄉的鄉民經過實驗,發現台梗二號、四號、高雄139號越光米台農71號(益泉香米)的稻米品種十分適合在池上地區種植,發揮米質的特色,因此池上鄉「適地適種」的稻米品種選擇概念,造就了好吃的「池上米」。

 
●農民用心、專業

俗話說:「天才是一分的天賦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所造就出來的。」池上鄉雖然擁有天然的稻米生長環境,與台灣優良稻米品種的支援,但是農民種植稻米的用心與專業,才是讓「池上米」保有一定米質水準的重要因素,使池上鄉所種植出來的稻米,可以在年年的花東縱谷米競賽中獲獎。

池上地區的農民在種植稻米時,十分重視土壤用續利用的觀念,因為他們瞭解,唯有涵養好土地,才可以讓土壤孕育出良好的稻米品質。儘管運用有機方式涵養土地,農民必須使用人工的方式,到田裡面慢慢的搓草施肥,但農民卻不引以為苦,反而以生產高品質的稻米為主要目標,這種精神,讓許多地區的農民望其項背。

同時,農民在種植水稻期間,多會利用碾米場所提供的現代設備,瞭解田間稻米的生長情形,並利用農閒期間,按時與碾米場研究稻米栽植技術、方法,如此相互支援、配合,使得池上農民的生產水準得以不斷進步、提昇。

此外,未來鄉徽管理辦法推行之後,凡是在池上鄉種植稻米的農民都需要填寫田間栽培日誌,藉由許多日誌資料的累積,可以不斷的改良稻米種植的技術與方法,使得「池上米」得以維持一定的品質與水準,使目前許多進口米以及外來米相形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