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訪談文字稿:
1.汐止禮門里訪談稿
2.新店水利署訪談稿
3.陳瑞文訪談稿
4.陳伸賢副市長訪談稿
陳瑞文訪談稿
受訪者:陳瑞文先生
採訪與整理者:全體參賽學生
(1)成績不好,是一開始不好?還是從討厭背書?有沒有比較愛上的課?爸媽是什麼態度?
天生憨厚老實但是又很有自己的想法,不會表達,別人講什麼,只有贊同跟反對,不懂得溝通,只有OK和不OK,加上是家中是最小的兒子,父母有比較疼愛,所以父母並沒有很要求,反應慢半拍,雖然不笨,但是看在眼裡,卻總來不及表達。
到了四年級,遇到一個要求嚴格的老師,要求高標準,打是必備,一向天天優在習慣,一下子要求東,要求西,就很有壓力,以背書來說,當時老師規定每課課文都得背下來,因為慢半拍,背書又慢,就常常挨打,打到後來,打成了常事。
心裡想再怎麼被也是挨打,我乾脆放棄,因為個性硬,加上叛逆,就覺得要放棄,就徹底放棄,放棄了學校所有的學習,還曾經燒書包,不想去上學。
在這個階段,媽媽總是對我很和善,也不罵,只是苦口婆心地勸我,既然國中是義務教育,那你好歹也撐到國中唸完再說。沒辦法,只好乖乖地背著書包到學校去發呆。
(2)難道有沒有比較愛上的課?
國小老師是包班制的,所以我對學習是全部放棄。到國中的時候,是分科的,但因為放棄習慣了,所以也是天天到學校發呆。但其中有兩門課動手做的課,其實是比較有興趣的,一門是雕刻,大概是我手感不錯,所以我自己也覺得雕出來的東西很不錯。
另一個是物理課,我的物理老師是陳信平,陳老師,他上課都會帶我們做實驗,這種動手做的課,我也有興趣,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說:「我看你不是笨耶,很奇怪你為什麼不會讀書?」,我不知道實驗課我到底講了什麼,為什麼他會這麼說。
我心裡想:大家的認為「笨」是我的商標,他為什麼突然間講這句話,還把實驗室的鑰匙交給我保管。我只是想或許他覺得我傻傻的,不會偷學校的東西吧!但是他的這句話,卻在我心中引起了一陣騷動,心想:慘了,我是不是該好好讀書?
(3)幫忙搭建的廟是什麼廟?是孔子廟嗎?是現在的醒靈宮嗎?
我建的廟是醒靈宮旁的文武廟,我見的是文廟,醒靈宮就在離家300公尺左右,對一個鄉下小孩而言,那正是玩樂的範圍,每天都在廟前玩,所以當醒靈宮在建文武廟時,我閒閒沒事就跑去看。
文武廟地基的石頭就是我當年立的,所以每次回老家總跟孔子公說,我當年讀書的時候,都跑來你這裡蓋廟,所以沒有「學識」,你要保佑我長「智慧」。
(4)建廟有工錢嗎?
當初去的時候是打雜,沒想到有沒有工資,只覺得好玩。我好動,老師傅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因為我力氣大,不怕累,不怕髒,什麼都不怕,又閒不住,所以都主動找工作做,忙得不亦樂乎。因為我覺得建廟的工作跟學校的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學校的課程是死的,建廟的工作很新鮮,很不一樣,石頭該怎麼擺,該怎麼切,都有固定的尺寸,固定的做法。
因為當年師傅,都不說「為什麼」,只告訴你,「就要這樣,照著做就對了。」也因為這樣,我反而覺得沒壓力,有趣。所以我從基礎的立石頭開始一面擺,一面自己推敲,自己判斷,這種不告訴我答案,讓我自己去想出為什麼的方法,最對我的胃口,我也學到最多。
當時我一開始沒想錢的問題,不過因為我手腳俐落,又主動認真,我個性急,急著要把手上的事情做好,所以建廟的過程中,我學得很快,也做得又快,又好。
當年,大約民國60幾年,師傅的工錢一天40~50元,結果建廟的師傅每天給我50元,大約我的力氣大,手腳俐落吧,工作進度和品質都不差吧!
(5)為什會選「泥作」的部分,不選「雕刻」去幫忙?
「雕刻」是慢功夫,當年沒有「藝術」的想法,心裡想如果一輩子窩在房間雕著木頭,那好像太小格局了。
我從小就想,不要跟別人一樣,平平凡凡過日子,常常自己問自己,一輩子如果不想白來,流的是錢嗎?還是「名利」?我希望一輩子不想白來,最重要的不是留下錢或名利,而是留下一點光,造福別人;所以從小別人在做的我不做,別人不做的我來做。像賽跑,我如果要超越,我必須跑外圈,比別人跑得遠,跑得快,才有可能超越別人。
(6)國中畢業,當年為什麼會離家北上工作?
留在故鄉只能種田,種田曬稻穀我又會過敏,雖然建廟的工作我有興趣,但建廟完成後,就沒什麼工作可做了,所以就離開家到工作比較多的台北來。
(7)一開始你就找泥水匠的工作嗎?
一開始我是到親戚家的針織場工作,在那個年代,針織廠外銷訂單很多,雖然沒經驗,他也馬上用我,讓我操作一台針織機台,刷刷刷,握著機台的把手,左邊搖過來,右邊搖過去,織起毛衣來了,但一個星期後,我覺得這個工作實在太單調了,不自由,無聊,跟坐在課堂上似乎沒兩樣,另一方面也沒什麼挑戰性,發展性,所以就跟我大哥說,針織廠的工作我沒興趣,可不可以幫我找別的工作?
哥哥當年是泥水匠,他就帶著我去跟他師父學「泥作」的工夫了。
(8)當工人時,跟老闆或老師傅學了那些技巧?
當年的泥作除了砌牆外,最主要也最難的就是貼磁磚,但這段時間並不長,沒多久,大哥和幾個好朋友,決定自己出來當泥作包工,於是就跟著大哥離開那個師傅做泥水匠的工作了。
貼磁磚要貼得平,需拉線才能做得好,所以一開始我也是按照步驟,拉線,按標準貼,貼一陣子技術熟了以後,我開始有了手感,貼起磁磚,我就按照自己的模式去做。不到一年的時間,我的功夫就很厲害,貼的水準一流,速度還比別人快。
當年做最多的是貼廚房的磁磚,平常貼一間廚房和灶台的磁磚大約需要2個工作天,這樣就稱得上大師傅,當年有個很厲害的師傅叫TACA,他一天就可完成,我一天可以做10個,所以早期貼磁磚的師傅一聽到我的名字都要尊敬三分。
(9)是什麼原因,促使您自己出來當老闆?
大約過了一年多,大哥要結婚了,他和朋友拆夥,決定自己獨立當老闆,當時市場建築業正在起飛,泥水工的工程生意不錯,大哥也覺得我該學的功夫(建房屋的工程)已經學得差不多了,可以試著獨立帶班,於是就獨立帶班當老闆。
因為在哥哥手下,業界的人就知道我的功夫很不錯,手腳又快,於是自己出來當老闆,生意也一直上門,那一年我17歲半,就從17歲半開始當老闆。
(10)砌磚應屬於房屋建築的工程?怎麼由房屋建築到道路建築?
泥作的包工做得不錯,我又開始接起營造工程的生意,營造工程就包括鋼筋結構、水泥灌漿,水電工,貼磁磚,全部統包,幫建築公司蓋房子。當然也開始接起一些公共工程的建設工作,其中也包括道路建築。
(11)請問您為什麼會和學者一起研究專文發表期刊?
一般論文,找學者共同研究,我是發明者與推動者,在研究單位,學者,論文名字在前面差別很大,我都讓他們的名字擺前面,我自己擺後面,我發表論文的目的是證明這套工法是有用、有根據的。
(12)得獎作品一開始就是結構化了嗎?
得獎作品,一開始就是有管子,後來就開始對不同的需求而做改變,但導水管與空調管分大小是一開始就分大小,主軸沒變。
(13)為什麼支架結構大小是這麼設計的?
這是因為試驗的結果,跨距太大結構與呼吸的效能會變差,但如果跨距更小,成本又太貴,成本、效益和強度達到一個最好的平衡點,就是你們看到的這個10cm*10cm,我會大部分用方形的是因為方形的它的結構力學較均勻,方形的對角線加強有加勁作用,使結構更牢固。
(14)紙模與JW工法有關係嗎?
紙模板是我20、30年前的專利,一般灌水泥,模板如果印上去,等好了再撕下來。
就是從印紙的聯想,做紙模板,紙模板是另一個專利,不透水。
是好看,會呼吸的道路表面是應用紙模的技術,讓道路的表面有變化、變漂亮。
(15)為什麼管子會分大小?
開始在研發,你就須思考它的動能,我用塑膠,是因為我試過鐵,用過鋁,試過很多東西,但你會發現反而貴又不好,因為鐵會氧化生鏽,其他材質成品又高,永久性會隨時間減弱,後來想到塑膠,塑膠百年不壞,壽命長,為什麼不用?我測試很多東西,「塑膠」這是一個轉變。
(16)塑膠你用的是什麼材質?
是PP,好處是有毒物質的釋到130幾度以上~零下40度,這很重要,它的範圍這麼大,才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好的影響,環境大概不會到140度,你還可以加抗凍劑,那就可以讓它到零下40度以下,更冷的天氣。
(17)請問一下JW工法的洞會不會被塞起來?
不會,因為導水管設計成粗、細兩種。由於柏努力效應,鋪面下的空氣會不斷的由粗導水管排出,而地表的髒空氣,又不斷的由細導水管進入透水鋪面下,讓鋪面下的土壤,產生暢通的呼吸換氣作用,而地表的髒空氣也經由地底生物(如蚯蚓)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淨化。
(18)生態球,不同顏色有不同的功能,可否說明一下?
生態球的設計是左右各打5個洞,目的是可增加儲水空間,水滿時又留下一點空間讓生物、回生物可以呼吸。生態球是放在礫石中間,可幫忙儲水,也幫微生物留下呼吸的空間。
生物球分顏色,只是我自己的定位,讓人家容易了解。綠色就是生態球。放燒過的稻穀殼、培養菌、菌種,目的是為了微生物生存,製造微生物喜歡生存的食物與環境。
紅色是防災,紅色裡面完全是空的,是為了儲水。
藍色是保水,裡面有強力吸水海綿,可以保很多的水、保濕、是放水,最適宜乾旱的地方。
黑色解毒,放木炭,如果重金屬,需要用木炭去解毒的,炭就可以幫我們淨化這些有毒物質。
白色提供環境,裡面放當地原來的土壤,讓土壤裡面的微生物不會因為鋪路而離開原來的棲地或滅絕,可以利用白色環境球,讓微生物分布性的回到原來棲地繼續生存、繁殖。
你想由環境生態,一棵樹的生長的角度去思考,你就會想不能因為鋪路而破壞原有的環境生態,所以你一定得幫這些被打擾的微生物製造一個活化他們持續生存的環境,所以生態球除了有儲水功能,還有活化生態的功能。
(19)當初怎麼會想到利用球體做這些功能呢?
因為球的結構是圓的,很穩定的,圓的力量可以分散外界的力量,所以可承受的力量就大,不容易破。
(20)你從什麼時候開始研發?
我是從工人、砌磚包商、泥作包商、統包、營造包商,放下營造包商後我轉進出口貿易白磚,A++是模範貿易商,不走私,又誠實報關,我進口的產品都賣得很好。我進口的輕隔間白磚,當時新東陽投資十億,嘉新也投資十億,但市場的佔有率,我達到80~90%,他們都虧錢,因為他們沒有技術層面,我靠的就是技術層面的服務。
那時候是一個階段,20幾年前我租了朋友一個廠房,開了一個品岱世界建材館,比B&Q還大,但當時沒注意到,我開錯了地方,那個工業用地有條件限制高科技獎勵投資,不能做其他用途,後來只好關了。
之前,其實也都有陸陸續續研究,但沒有那麼專心,因為品岱世界建材館的失敗,才在這個時間點,全心投入JW工法的研究。
(21)你第一份參展的作品就是這份作品嗎?
是,但是很多人看不懂,看不到它的好,早期我不會講,講不出來,我參加總統獎,科學獎,國家發明獎,評審委員不一定看得懂,所以國家的發明展不一定得獎,評審沒有環境的觀念,沒有專業的知識,沒兩方面的對比,另一些專家如果是研究是同類的,他看得懂的,他嚇都嚇死了,根本不敢讓你得獎出名;因此一開始在國內不容易得獎。
但如果到國外參展,全球要拿金牌則易如反掌,但台灣不一定,但這幾年因為與論的問題,國外拿太多講了,國內的評審也不敢隨便,就開始得獎。
(22)第一次參展國外反應怎麼樣?
反應很熱烈。第一次是日內瓦那一次參展,國外的業界和學者都非常感興趣,還有一個瑞士皇家學院的院長還是教授,來了好幾趟,一直跟我說要幫我推薦參加諾貝爾獎,你在那裏展出,他可以感受到你對環境的改善的用心和好處,而不會把你當一個商品。但台灣就只把它當商品,但這也沒辦法。
十年前因為火災把那個教授的聯繫資料弄丟了;另外還有一個大陸的國家翻譯,他說他有官方的朋友,可以幫忙到大陸推。
(23)目前有幾個國家有你這份產品?
太多了,至少幾十個,在聯繫的也有八十個上百個,50、60個以上,五大洲各國家都有,現在還有澳洲有幾個議員、市長,美國伊利諾州大學,科學院都邀請我去,德國也有。因為我語言也有問題,需要翻譯,一個人跑不了,外國人有看到,其實關心環境的人,都會看到,你看前幾天報紙,現在國內也漸漸重視。
(24)到國外權利金怎麼算?
到美國那一次,我開2000萬美金的權利金,和佔有2000萬資本額公司的51%股權,是隨便開的,有點刁難的意思,希望他們知難而退,但那個城市的廠商,還是很有興趣,搶著跟我們合作。
應該是這麼說,如果你關心環境的議題,你就自然對我們的JW工法有興趣。
(25)之前的全球氣候會議參展過嗎?
沒有,這一次巴黎參展,是第一次參加全球氣候會議。因為覺得所有的研究較成熟了,有科學依據,時機,有論文報告,你可以很清楚的向國際交代,你看我們寫的是「環境的問題—我們提供一個解決的方案」。 從科研、發表、論文在哪裡,我們都對應觀的數據和實例來佐證我們的技術是經得起考驗的。
(26)既然你的生態工法這麼好,,那你有沒有想說要推動公共工程?
事實上,我在十幾年前,所有事情,研發底定後,我本來的想法,就是把這個專利送給送給政府,為什麼要送給政府,因為這個發明太大,他影響到每個人的健康,影響到所有的人類,整個環境,那這個發明已經變成不是我一個人的問題了,所以我想我不能自私,要送給政府,利用外交部把這個技術推廣到全球,所有的道路它付給我們台灣兩筆錢,甚麼錢你知道嗎?
專利權金跟碳交易稅,碳交易啊,因為它會捕捉二氧化碳,那這樣台灣一年可收多少錢你知道嗎?幾十個兆,那幾十個兆的概念,就是說假如拿二十兆給台灣的人民,一人可以分到一百萬以上,你看,世界氣候會議,他們在談碳交易有沒有,就是這塊碳交易,因為我看得到,但別人看不到,那沒有辦法。
所以第一個是陳水扁總統,專利是我的發明,錢是我繳的,我把它送給政府,不拿政府的錢可以吧!好,但是很可惜,那時候的邱義仁,回了一個文給我,「謝謝,感謝!」只有一排,還好,很高興因為只有一排我看得完,只有一排,直接拒絕。
第二個馬英九上任的時候我又寫了一份,又給馬英九,然後回回來又是沒辦法。
到最後只好想是老天給我一個擔子,在四、五年前才努力跑到大陸去推,因為臺灣真的動不了了,所以說我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也就是因為一直希望是政府去動,政府去做,不是我去做,所以我延誤了推動的時機,這幾來才開始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