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請點  操作說明    專題簡報                                                                                                        問卷分析

                        ★ 【大龍峒●狀元紅-保安宮.保生文化祭】推薦內容:本頁是在介紹保生大帝及保安宮的歷史淵源,以及四十四崁的出現。保生大帝在生前是一位心腸很好的人,到處行醫,造福無數,所以在死後被升格為神。     佑晨負責

 
 
保生文化祭
  保生大帝傳奇
  潘麗水.壁畫
 絢爛火獅施放
剪黏.交趾陶
 閩南廟宇形式
  廟宇對場作
石獅.龍柱.門神
 
 
 
 
 
 
 
 
 
 
 
 
 
 
 
 
 
 
 
 
 
 
 
 
 
 
 
 
 
 
 
 
 
 
 
 
 
 
 
 
 
 
 
 
 
 
 
 
 

我們廢寢忘食拍攝的video:廟宇欣賞、四十四崁(點圖示可觀看影片)

很抱歉,因檔案有50MB限制無法呈現影片,若想觀看影片,請上北市重慶國中學校網頁
有完整的影片介紹(提醒您 是外部連結)  http://163.21.52.5/cchs-center.htm

 

 

其實我是交趾陶 廟宇欣賞 同安人信仰中心 四十四坎
保安宮歷史淵源:俗稱「大浪泵宮」或「大道公廟 」,寓有保佑同安人之意。

保安宮的經歷了許多歷史上的重大事件,讓我來說明它的歷史吧。(下圖拍攝自大龍峒保安宮,是保生大帝的神位)

大龍峒保安宮,位於臺北市大同區哈密街六十一號,俗稱「大浪泵宮」或「大道公廟」,為國家二級古蹟。香火十分鼎盛,每日來自四方的的香客總是絡繹不絕, 如果談起保安宮的種種神蹟,眾人無不能娓娓道來。

從附近的長輩口中,得知保安宮的歷史根源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傳說中清乾隆七年(1742),渡海來臺的福建同安人來到大浪泵拓墾後,返回故里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的慈濟宮,將守護神-保生大帝,乞靈分火至大龍峒,名為「保安宮」,寓有保佑同安人之意,當時人口稀少,僅以木造架設簡陋廟宇奉祀。由於保生大帝神蹟顯赫有求必應,時常顯靈濟助人民,信眾為感念保生大帝的庇佑,便於乾隆二十年(1755) 籌資建造正式宮廟,歷經五年完工。

又有一說,相傳乾隆二十一年(1756),當時大龍峒的居民,前往同安縣白礁鄉慈濟宮,恭迎保生大帝神像來臺奉祀,其中有大尊、小尊各一 尊,以及中壇元帥、黑虎將軍亦各一尊,分乘兩隻帆船來臺。在啟程之前,曾有約定:先到者稱為「老祖」,後到者稱為「二祖」。當時小尊的保生大帝神像中壇元帥黑虎將軍共同搭乘一艘船,一路上通行無阻,一路 順風,於是就從淡水登岸,直接抵達保安宮安座,因為這樣所以稱此小尊之保生大帝神像為「老祖」。大尊的保生大帝神像因位在途中遇到風雨的侵襲,出於無奈只好轉航到臺南布袋嘴北邊上岸,再取道路北上,途中卻又受到同安鄉親的恭迎膜拜,許多地方還有演戲的活動,因此抵達保安宮時,距離第一尊的神像到達早就過了幾個月, 所以大尊神像稱為「二祖」。

參考資料來源: 魏淑貞主編 《台灣廟宇文化大系(五)保生大帝卷》 (自立晚報出版部1994)

保生大帝(大道公)他可是個神醫哦!!!!吳夲所治之疾,不旋踵而去,遠近以為神醫。

(左圖拍攝自大龍峒保安宮,是保生大帝的簡介)保生大帝的經歷都很精彩有趣,並不會像一般的歷史故事一樣單調乏味,就讓我來介紹這位遠近馳名的神醫吧!

保生大帝,乃民間所通稱之「大道公」,他可是民間著名的醫神,在馬書田的分類裡屬於民間俗神,是一位道德崇高、醫術高超之上神,〈慈濟宮碑〉記載:「吳夲所治之疾,不旋踵而去,遠近以為神醫。」保生大帝除 了受萬民愛戴敬奉之外,只要是中醫執業與販售藥材商家者更是虔誠的祭祀這位神醫喔。而保生大帝原名吳夲(Tao),字華基,別號雪東,宋泉州府同安縣白礁人,太平興國四年生(979),據傳說他從小就相當的聰明,特愛 鑽研醫術。二十四歲中舉,後來辭去官位退隱於白礁大雁山,並行醫濟世 ,開始他的行醫之旅。宋仁宗景佑三年於白礁村採藥時,不小心失足摔落崖而身亡。吳真人因為生前醫蹟眾多,過世後被地方居民供奉為神,並於白礁村建立「龍湫庵」奉祀。根據《重修臺灣縣志》記載:

真君吳姓,名夲;泉之白礁人。母夢吞白龜,生於宋太平興國間。長而學道雲遊,得三五飛步之街。以治疾,多奇效。景祐二年,卒。里人肖像為祠,水旱祈禱輒應,廟額為「慈濟」。

吳夲於宋景祐三年去世後,當地民眾即修建小祠來紀念他的功績。隨著時間流逝及中國民間的「有功于民者則祭祀為神」的傳統觀念,再加上明清時代的敕封,使其神格上升至大帝。(右圖拍攝自大龍峒保安宮,是拍攝自大龍峒保安宮的對場做)

從吳夲到保生大帝,其間經宋紹興二十一年,宋高宗即位遂下詔令地方官,於保生大帝之鄉里立廟奉祀,並於每年春秋依時祭祀。至孝宗乾道七年御賜匾額,題名「慈濟靈宮」,並賜謚「大道真人」。時至今日尊稱保生大帝為「大道公」,即是基 於此典故,可說是名副其實啊,對於鄉里間的居民而言可算是一位無可取代的守護神。

參考資料來源:廖武治〈保生大帝信仰傳播到臺灣以後的發展〉《大道季刊》第56 期

(台北保安宮,2009)

四十四崁歷史淵源:在保安宮西側的地方,興建了兩排的店鋪(一間為坎)

(左圖拍攝自大龍峒四十四崁,是大龍峒保安宮旁邊的四十四崁)如今已剩下不多店家的四十四崁在以前可是人們聚集的地方,不僅位在保安宮旁邊,還臨近孔廟。四十四崁的位置可是在信仰中心旁啊,所以在當時一定是市民群聚的地方啊。

根據《台灣文化志》、《臺北文物》等史料記載1742年,移居大浪泵漢人因普生瘴癘,特別由福建泉州同安白礁鄉慈濟宮乞靈分火來台灣。其目的是希望保生大帝望能壓制當地所生瘴癘。之後,取名為保安宮的這座小廟於大浪泵該地落成,並迅速成為當地同安人的信仰中心。據說,當時 從福建買來用來修築保安宮的建材,並沒有完全用完,於是地方士紳購買了剩餘的建材,在保安宮西側的地方,興建了兩排的店鋪(一間為坎),賣給了當地的居民營商,南北相向每排二十二間,共四十四間,樣式、格局完全一樣,稱之為「四十四坎」,大龍峒自此使有街肆出現,並以四十四坎為中心,發展商業,聚集人煙。18世紀末,保安宮仍為一小型木造廟宇。1804年,四十四崁所在商人集資擴建該街道東側的該保生大帝廟,擬將其木造小廟擴建成三殿三進,左右各 開五間的大廟宇。經過多年施工後,於1830年完工。完工後的這座大廟正式被命名為保安宮,廟名意思有著「保佑同安」的涵義,除此之外,該廟也俗稱大浪泵 、大道公廟或大浪泵宮。(右圖拍攝自大龍峒四十四崁,是大龍峒四十四崁商圈中的石碑)

保安宮最初只單祀道教神靈是保生大帝,後因民眾信仰的需要,於是漸漸的加祀其他神靈,成為一所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廟宇。在正殿除供奉主神保生大帝外,還有神桌下的“黑虎將軍”,兩旁是三十六神將。東廳供奉福德正神,又稱“土地公”,西廳供奉的是註生娘娘,她的兩側配立十二婆祖,其意義與三十六婆祖相同。後殿供奉的是神農大帝關聖帝君。三樓的大雄寶殿供奉的是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廟宇的最高層四樓淩宵寶殿祀奉的是玉皇大帝

參考資料來源` 廖武治 《大龍峒保安宮》 (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2000)

2016臺灣學校網界博覽會  國中組 地方觀光資源類 作品【大龍峒●狀元紅】 製作團隊-cchs我最強

製作團隊:王思晴.馮冠穎.李庭逸.胡軒豪.莊懿暄.黃子綾.吳長紘.莊佑晨.邱湲容.劉威廷
指導老師:黃順盈主任.張樹人主任.黃明慧老師

學校 臺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  特別感謝:台北孔廟管理委員會大龍峒保安宮台北市文獻會

Copyright © Photography. Design by Chongqing Junior High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