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東螺溪 > 溪底地開發利用

溪底地開發利用

1898年戊戌水災,溪湖鎮田中里、河東里、西勢里、北勢里一帶的村莊受創嚴重,塗厝、打銅庄等村遭洪水淹沒,造成一波人口遷移。日本人將濁水溪主流定為西螺溪後,東螺溪河道逐漸萎縮,河床地大量浮現,成為開墾的新天地。
這些河床人稱「溪底」,田地所在明顯較一般路面低了約一米五,這些地泥較沙多,河川沖刷留下的淤泥肥沃,成為上好的良田,早年溪畔常見竹造水輪車,當時人稱「水蜘蛛」,用以灌溉。由於地勢較低,早期人們還會在磚頭穿洞,用繩子串起固定做為堤坡。這裡早期種植高麗菜、包心菜、青椒、辣椒、花椰菜等,是溪湖重要的蔬菜產區。近期則改種經濟效益更高的蔥和韭菜,改善了農村的經濟,從而使年輕人願意留在家鄉工作,並熱心參與社區事務。目前農會正積極推銷溪湖蔥,希望味道不亞於宜蘭三星蔥的溪湖蔥能為人所知,成為地方重要品牌。

田邊水溝 沙崙上的耕地

洪水從濁水溪上游帶來大量的泥沙,水災過後便出現飛沙問題,沙害的嚴重性不亞於水災之害。河東里一帶半人工堆積了許多新沙崙,綿延百公尺,據說所有權同屬於上百人,上頭種竹子降低沙害,竹子會擴散,也有擴展名下土地的意味。竹林裡有一條小路,夜間讓人想起許多怪力亂神的鄉野傳說,據說夏天時會有三兩人在竹林上築「樹屋」賭博……今日濃密的竹林,很難讓人想像過去的風吹沙景像,這洪水留下的另類贈禮,值得特別保留,作為歷史的見證。

沙崙上的竹林 沙崙之沙

資料來源

張素玢《濁水溪三百年》新北市,衛城出版,2014.06。
踩進竹林的田野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