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東螺溪 > 清代考證

清代考證

臺灣主要河川分布圖(余紀忠基金會)
首先必須說明,清領時期濁水溪大小改道無數次,人們為河道命名的速度卻趕不上改道的速度,當時人往往拿現成溪名胡亂套在溪流頭上,加上當時的地圖沒有使用科學比例尺,因此古地圖的相對位置和溪名僅供參考,真相尚無定數。比方說「東螺溪」這個名字,在清領時期代表的究竟是哪條溪流,今天仍有兩派說法:一派認為東螺溪是日治時期的西螺溪,也就是現在的濁水溪河道;另一派認為日治時期的東螺溪就是清朝的東螺溪。
事情當然沒有這麼單純。

裨海紀遊

西元1695年(康熙三十五年)冬,福州火藥庫爆炸,硫磺硝石付之一炬。隔年郁永河自告奮勇來臺採硫,三年後他的名作《裨海紀遊》刊出,成為首部詳細記載臺灣北部人文地理的專書。書中關於東螺溪的原文節錄如下:
「初八日……天既曙,復渡牛跳溪,過打貓社、山疊溪、他里務社,至柴裡社宿……」
「初十日,渡虎尾溪、西螺溪,溪廣二三里,平沙可行,車過無軌跡,亦似鐵板沙,但沙水皆黑色,以臺灣山色皆黑土故也。又三十里,至東螺溪,與西螺溪廣正等,而水深湍急過之。轅中牛懼溺,臥而浮,番兒十餘,扶輪以濟,不溺者幾矣。既濟,值雨,馳三十里,至大武郡社,宿。……」(裨海紀遊‧卷中)
這裡告訴我們打貓社(民雄)以北有山疊溪,山疊溪北邊有他里霧(務)社(斗南)和柴裡社,再往北依序有虎尾、西螺、東螺三條溪和大武郡社。提供的資訊實在不多。

高拱乾《臺灣府志》

本書於西元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編成,西元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也就是郁永河來臺前一年)刊行。以下是卷一的一段文章,它是研究濁水溪沖積平原最早的文獻,「東螺溪」一詞第一次出現就是在這裡:
「一曰山疊溪,源流有三:南從鹿子埔之北流過西北,與中流會;中從斗六門(斗六)山之南流過西南,與南流合;遂西過覆鼎山北,又北折過打貓社(民雄),至石龜之南,復與北流會,同為山疊溪。至笨港(今日北港、新港之間),入於海。其北流,則又從斗六門山西出者也,經柴里社、猴悶社、他里霧社,而與南流、中流合。
一曰吼尾溪,自斗六門西,過柴里社,南折至猴悶社(斗南158甲鄉道古坑路邊、座標23°39'41.0"N 120°30'23.5"E處有猴悶溝)之北,又折過他里霧北,受麻芝干社(即貓兒干社,位於崙背)細流。至南社(今麥寮、崙背)而西,入於海。
一曰東螺溪,自斗六門與吼尾溪同流,西至東螺之眉里社(Balbeijs,今北斗、溪州交界處)分支北流,西過西螺社(Soreau),又西過麻芝干社,為北社溪。西入於海。
一曰大武郡溪,自斗六門與吼尾、東螺二溪合流,西過大武郡(Tavocol,今田中、社頭),經柴里社之西支分,北流過東螺社(Dabale-Bao-a-ta,今北斗、埤頭交界處)、大突社(Taytoet,今溪湖北),從二林社(Tarkais或Gilim)之北(約莫是今日埔鹽) ,同三林港(二林溪出海口,今芳苑鄉永興村。另有一說在大城,但此說在這裡明顯不合理,故不採用。) 入於海。」
山疊溪明顯就是現在的北港溪,它北邊的支流就是現在的虎尾溪;吼尾溪既然跑到斗南又流到崙背,大概就是現在的新虎尾溪(另有一種說法,新虎尾溪在18世紀中葉的洪水中才被沖出來,此是外話。);這裡的東螺溪經過溪州、西螺、崙背和麥寮,應該就是今天的濁水溪河道(西螺溪),這順便很合理的解釋了為什麼「西螺溪」這個名字沒在這裡出現,而大武郡溪既然能經過田中、溪湖與埔鹽而在芳苑北部(或許就是今天的萬興大排)出海,代表它就是今天的東螺溪了。
附帶一提,《臺灣府志》這部書的主編者高拱乾在西元1691年到1695年間擔任臺廈道(全名很長,叫做「福建分巡臺灣廈門兵備道」),道是清朝的特殊行政區劃,等級介於省和府之間。臺廈道的長官也叫做臺廈道,當時有軍權和政權,是臺灣府和廈門府的最高管理者。

康熙臺灣輿圖

康熙臺灣輿圖中部部分
地圖臺灣(請點擊)
這個網站是國立臺灣博物館將歷代臺灣地圖數位化的網頁,有許多不同的數位化古地圖。連結到的是17世紀初的《康熙台灣輿圖》數位版,進入網站後請按「中部地圖」。可以看到,西螺溪又出現了,位置大概就是今天的濁水溪(位在東螺社和西螺社之間),而東螺溪也和今天的舊濁水溪吻合,虎尾溪還是今日的新虎尾溪,今日的虎尾溪當時則稱為三疊溪。

雍正之後

濁水溪下游水系地圖(彰化縣志)
1723~1728年之間的《雍正臺灣輿圖》、1724年的《諸羅縣志》和1741年劉良璧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都記載東螺溪在海豐港出海,東螺溪一詞在當時指的還是現在的濁水溪。《諸羅縣志》圖中的大武郡溪出海口已經從三林港(二林溪河道)移到鹿竹港,這段時間濁水溪沖積平原可能發生了很嚴重的水災,大突、二林、東螺、眉裡、南社等原住民部落全都遷到了縱貫道(南北大路)東邊。但《雍正臺灣輿圖》裡的部落卻全遷回了原本的地域。(參見張素玢《濁水溪三百年》新北市,衛城出版,2014.06,頁31~33。)
西元1749年到1792年之間的四十四年,濁水溪發生了十一次水災,平均四年就淹一次水。
西元1760年的《民番界址圖》描繪東螺溪、三條圳和西螺溪的方式非常不合比例,只能從相對位置去判斷(事實上這幾乎是所有清代古地圖的通病。),東螺溪流經眉裡社(溪州)附近,可能是魚寮溪或現在的濁水溪網流之一,三條圳就是之前一直提到的東螺溪海豐港(在麥寮鄉)出海口,而西螺溪則從貓兒干社(崙背鄉)南方出海,不過圖中只有「二林港」,對今日的東螺溪沒有記載。
大約同時的《乾隆臺灣輿圖》則把西螺溪畫成南北向,標為「卓塭厝西螺新溪」,從西螺東方經過,虎尾溪則標為「諸(羅)彰(化)交界」,下游又分為新、舊兩條虎尾溪。
從以上清領前期的地圖及文獻記載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
一、當時的「東螺溪」指的大多是今天的濁水溪,只有最原始的《康熙臺灣輿圖》用西螺溪指濁水溪、東螺溪指今日的舊濁水溪(東螺溪),而且當時的舊濁水溪是從今天的芳苑二林溪出海的。
二、當時多用「大武郡溪」稱呼今日的東螺溪,但常被忽略。
三、濁水溪在當時改道的程度猶勝於人翻臉,河道眾多。(但是否真的有所謂「主流」存在呢?還是只有相對的水量多而已?)
最後一點,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正如開頭所說,清領時期人們為河道命名的速度趕不上改道的速度,往往拿現成溪名胡亂套在溪流頭上,地圖也沒有使用科學比例尺,因此古地圖的相對位置和溪名僅供參考,真相尚無定數。

參考資料

1.彰化縣志濁水溪下游水系地圖鯤鯷工作室.彰化縣志(1832)之莊頭研究
2. 郁永河《裨海紀遊‧卷中》http://www.guoxue123.com/tw/01/044/004.htm
3. 高拱乾《臺灣府志‧卷一‧山川‧臺灣府水道‧諸羅縣水道》。http://www.guoxue123.com/tw/02/065/011.htm
4. 張素玢《濁水溪三百年》新北市,衛城出版,2014.06。
5.余紀忠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