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客家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公館水岸 都市農園 義民喜年華 人物專訪 走讀客家 推廣行動 相關網站 專題簡報 回首頁

 

 

引言

我們用環保走讀的方式,走訪以台北城南為主的客家史蹟,及公館相關周邊的人文景點,這是十分難得的經驗,現在我們把它紀錄下來,希望以後有更多的人也可以一起來走讀,看見客家,看見公館水岸,讓台北更健康,更好,客家文化也能永續傳承下去

 

 

 

萬盛庄寶藏巖

2015年2月2日 林家


自萬隆捷運站下車前往寶藏巖,路途中看見了紀念景美橋的路橋,寫著「景美梘尾」,橋的兩側布滿了有關景美的歷史照片。當初清乾隆時,郭錫瑠為從新店引水灌溉,在當地架設「梘橋」,而那時引水處稱為梘頭,另一頭則為梘尾。後將梘尾改成景尾。但又覺景尾不甚好聽,於是最後取名為景美。

 

隨後參訪頂公館福德宮,當時正在整修,但仍可看見瓦上螭吻的樣貌,而它的底座是由碗的底部拼貼而成,正是台灣傳統剪黏藝術的美麗結晶。
寶藏巖是一間佛寺,主祭觀音。往寶藏巖途中的圍牆畫著許多悠閒愜意的人事物,以模型零件方式顯現,彷彿象徵這裡是由居民們共同胼手胼足所創造的溫馨的「共生聚落」。

 

在公館鬧區的寶藏巖顯得格外寧靜,現在這裡有20戶住家,以及藝術家居住。初時這裡為軍事管制區域,因此至今可見此處的房屋與房屋間都留有小通道以利作戰需求,甚至防空洞等都仍保有,成為被定為歷史聚落,2006年紐約時報將寶藏巖與台北101評為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而寶藏巖正是一種歷史痕跡,從清朝、日治、到現在的民國,都有不同的發展面貌,如今規劃為國際藝術村,有許多藝術家與居民共同經營這充滿人文歷史寶藏的寶藏巖,不需要大肆的宣傳,在公館繁華商圈中,優雅的佇立著。


跟著黃主委的書按圖索驥,竟能發現這隱身在台北中的有如桃花源般的秘境,也了解到客家遷台之後的些許片段,接下來再前往各個街頭角落尋訪,也許可將這些零碎的片段組合成一幅美麗的客家風景畫。


 

2015中正冬令營1040202一038.JPG 2015中正冬令營1040202一109.JPG 2015中正冬令營1040202二408.JPG 2015中正冬令營1040202二40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