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客家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公館水岸 都市農園 義民喜年華 人物專訪 走讀客家 推廣行動 相關網站 專題簡報 回首頁

 

 

遷移簡史

 

客家遷移


台灣的客家人先祖,原為中國大陸「中原」的居民。
根據1930年代以羅香林為代表的學者認為,自晉朝自現今共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客家遷徙事件:


第一次遷移

晉朝五胡亂華之時,受到匈奴、氐羌外族入侵,許多中原漢族居民紛紛向南方的河南、湖北、安徽、廣西、長江兩岸等地區遷移。地方政府在戶籍管理上,將這些自北方而來的人定為客籍,自此開始有了「客家人」的名稱。

 

第二次遷移

唐末黃巢之亂時,江南地區大受影響,原本河南、湖北、安徽、廣西的客家人再次遷移,南遷至江西以南、福建、廣東等地。

 

第三次遷移

南宋末年,蒙古軍南進中原,客家先民隨著宋王室向南移動。

 

第四次遷移

清朝的乾隆、嘉慶年間,因生活安定,使得人口大量增加,導致糧食、耕地短缺,許多人只得向外發展,有的往四川移入、有的前往廣西、有的則渡海來台,成為今日台灣的客家人。

 

第五次遷移

清朝末年,受到太平天國等起義的影響,客家先民不得不離開家鄉,向西、南遷移,甚至移居海外。

 

 

明末清初時,鄭成功以台灣為反清復明之基地,招募許多福建、廣東一帶人民組織軍隊,當中也包含些許客家人民。但明鄭時期結束後,清政府的渡台禁令,目的為防止台灣再次成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因此渡海來台的客家人數較為減少。

 

而清康熙後期,開放了海禁,閩粵人民受生活環境所迫,便大量移入台灣,因來台時間較早,佔地較多,使得後來的客家人指得移往東門外開墾以維持

生計。

 

清康熙32年,福建漳州詔安廖氏來台祖,自淡水河往新店溪到公館一帶,新店溪旁的渡口叫「虎坑口港」。廖氏祖先從這裡上岸,那裡後來叫「拳山堡-萬盛庄」,就是現在公館的萬盛街。(「公館」是由粵籍廖簡岳在新店溪畔建立的,目的為管理拓墾等事務,公館總部在林口庄、頂內埔庄、萬盛庄交界,為現今的景美公館附近)

 

台北客家先民的開墾範圍約略在南機場公寓、南昌路、泰順街、通化街、六張犁一帶,有部份則到北投發展。

 

根據史料紀載,清道光年間,台北地區發生許多閩粵、漳泉械鬥,粵人無法生存便往中壢、新竹遷移,抑或是在北部當地隱藏起來。因此,在台北的開發過程中,並不是完全為部分人士認為的泉州安溪人所開發,客家人早在更早之前便已開始開墾。但到了日據時期,閩粵漳泉的械鬥便減少許多,便又有客家人來到北部發展。

 

據在1966年進行的全台戶口普查籍貫調查的結果,台北市的客家人集中在古亭庄(今日的中正區)。客家人在台北的分布主要有中正區的萬青街、南昌街、羅斯福路、同安街、廈門街,大安區的泰順街、通化街、臥龍街、嘉興街、吳興街、虎林街,中山區的合江街、五常街、長春路、塔城街,北投區的石牌路等地。

 

南昌路和同安街在日本政府撤離台灣時,留下許多日軍的房舍,客家人便暫住此地。而當時台北市長高玉樹要拓寬羅斯福路,便把許多拆遷戶遷至地價便宜的通化街,許多客家人民也包含其中。這些台北街道就此成為客家人的聚集地。

 

1960年代工商業興盛,吸引許多客家人來到台北都會工業區,從事以勞力換取收入的工作,多居於克難街和南機場。

 

 

參考資料:客家華園 101.06 台北市客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