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客家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公館水岸 都市農園 義民喜年華 人物專訪 走讀客家 推廣行動 相關網站 專題簡報 回首頁

 

 

戲劇舞蹈

 

傳統歌曲 現代客家音樂 戲劇舞蹈 童謠

 

 

戲劇


三腳採茶戲


三腳採茶戲是客家大戲的一種,是山歌發展成的小戲,內容是劇情簡單而帶即興的相褒戲,以一男一女的方式對唱情歌、情話為主。相褒戲源自男女的山歌唱答,而採茶戲是相褒戲漸漸發展出來的地方小戲。三腳是指一丑兩旦,丑就是張三郎,但分別是他的妻子和妹妹,劇情也多以生活倫理為題材或是日常生活的小事,例如:上山採茶、送郎酒、跳酒等等。

棚頭是三腳採茶戲之一大特點,意指採茶戲的開頭,它多以數板為主,然後與幫腔答腔(答腔)或是詞白 台白等等結合。數板是四句以上,句是非常自由,多有押韻所以念起來都琅琅上口;幫腔是出場的丑角說一句話,而後台的人回一句;台白是演員之間的應答,詞白則是在戲劇中插入的一段唱曲或是一段話而不是用唱的。棚頭的內容屬詼諧有趣的,並能接上正戲,巧妙地做結合,其對於三腳採茶戲而言,是很重要的一部份。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8522&ctNode=1843&mp=1

 

撮把戲


內容是客家車鼓和客家山歌的結合,也有中國功夫 魔術的武套等等,是一種文武交替的表演。而撮把戲是南部的名稱,在北部就叫賣藥或作場。通常會在最精彩之處穿插賣藥的活動,並可分成武套和文套,武套是以父母和子女四人一組的形式,文套則是以夫妻二人組的形式。撮把戲與三腳採茶戲相比,有點類似,但並沒有很完整的演出,只呈現精彩的片段。
台灣客家音樂網
http://music.ihakka.net/web/01_music_index.aspx

 

舞蹈


客家舞獅
在2014的義民節活動,有精采的客家舞獅表演。
而客家舞獅其實是一種音樂戲劇街武術 舞蹈的表演藝術,早期客家舞獅隨著廣東潮州惠州等地的客人渡海來台,後來日治時期沒落了一陣子,一直到民國五十幾年經濟起飛的時候,因客家意識興起,客家舞獅的活動再度被人重視。


客家舞獅早期多為春節時期或廟宇慶典時演出,現在則是在店家開幕或是一些客家慶典中演出,而完整的演出是全棚獅,有獅套和武術,獅套的角色包括靈獅 大面 小面,內容是三者間的互動,最重要的特色是客家舞獅草蓆的使用與其他舞獅不太一樣,這就是客家舞獅。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50128&ctNode=
1880&mp=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