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台北城先民的發展歷史-開發歷史 柔云 整理
大稻埕日漸的繁榮,熱鬧的市街、古老的建築、純樸的人民,種種的懷古物品,在這裡總會勾起老一輩的最深底的回憶。走在這路上,欣賞著風景,享受著最樸實的一天,淡水河的發展,帶動大稻埕的經濟,這是先民們一絲一毫用時間累積起來。為什麼大稻埕會如此的繁榮?那大稻埕是如何發展成現在的樣子呢?就讓我用文字來述說這歷史悠久的古老歷史!
以前古老的淡水~祖先安頓的地方與三市街、番薯市古地名的名稱由來
以前的淡水造就成今日繁榮的大稻埕,想知道為什麼嗎?那就繼續往下面看看吧!
●古老的淡水:世界的都市發達史都在告訴我們,大台北盆地內的艋舺、大稻埕昔日的興起,就是因為有淡水河舟楫之便,而其榮枯盛衰,也是以淡水河水流的遞變為依歸。至於更早時期的新莊、淡水、八里亦復如此。之前我們也曾說過,北台灣的拓墾是先以台北盆地淡水河系下游為重,現在就從淡水河靠近出海口的八里坌開始,依序敘述淡水河沿岸聚落、城鎮的興衰交替,這當中我們也將發現這些聚落鄉鎮的由興起而衰落都直接或間接和淡水河水流的壅塞變遷(改道)有關。位在淡水河出海口的南岸,早期名稱叫八里坌(左圖),康熙二十三年在此派撥水師駐紮。康熙末年開發埤頭村、訊塘村、荖阡村、米倉村、舊城村、大崁村、頂罟村等七個村,雍正年間已成街衢,清政府更於舊城村設立巡檢駐守。由於臨淡水河口處,水深可泊船。
●「三市街」:指的是台灣台北市市中心的三處街區:萬華(艋舺)、大稻埕、台北府城(俗稱「城內」)。
這三處街區原為相鄰的聚落,經過19世紀末以來的發展,已經連成一氣。從台北成為清代台灣省省會以來,至1970年代台北東區興起前,三市街是台北市、乃至於整個台北盆地的發展中心。而台北府城雖已不存,但因其舊城郭範圍內有大量政府機構廳舍位於其中,今日仍然是台灣的政治中樞。
●「番薯市街」:臺北市「最老」的街與艋舺「最早」的街,即為貴陽街,舊名「蕃薯市街」位於今貴陽路青山宮與環河北路間,包含華西街前段。是先民開拓艋舺的起點,也是艋舺的重要街道。早期漢人從堤防外的河口上岸至艋舺開墾時,漢人常到此地和平埔族人以蕃薯交易,因此便以「蕃薯市」為街名。日據時,蕃薯市街被改名為與蕃薯發音相近的「歡慈市街」,並因凹仔鄰近此地,而被劃入「遊廓」之內,現今只留有一些傳統產業,昔日風采已不復見。
老一輩艋舺人還記得,早期蕃薯市的夜市是何等熱鬧,芳明館戲院的歌仔戲天天連臺滿座,小巷裡的青樓妓院紅燈高掛、尋芳客川流不息,到蕃薯市去「秤蕃薯」成為尋芳客的行話。後被日人劃入入船町,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共分一∼四丁目,瀕臨淡水河邊,因為有艋舺碼頭,可停靠小船著稱。相當於今日長沙街、貴陽街、西昌街、華西街、西園路的一部份,但已不具航運功能。該町也為台北老社區,多居泉州三邑閩南人。
淡水的興起與沒落─由於八里坌港慢慢淤淺,淡水中下游砂堆積嚴重,被新莊取代
●淡水的興起 :只是後來八里坌港漸告淤淺,船隻改泊北岸的淡水港(左圖引自於台灣記憶),八里就此沒落,其地位亦由淡水港取而代之。淡水在明代中葉,即有漢人來此通商,後經西荷占領,荷蘭人稱其地為Chinar(芝蘭)。明鄭亦屯兵於此,初步開墾。雖然開墾很早,但因康熙、雍正、乾隆時代淡水河改道,船舶皆停泊南岸的八里坌。乾隆末期,港勢逐漸北移,加之可以與大陸通航,不需再經鹿耳門,因此促進其發展,人口也逐漸增加。淡水街因港口之利而成街;因本身港口深,加上八里坌港逐漸淤淺,大船無法停泊所以改泊淡水港。到1840年(道光20年),淡水港已是台北盆地兩大港市之一,次於後來居上的艋舺。咸豐10年(1860)淡水開港後,對外貿易日盛。
●淡水的沒落:後來英國商人發現台灣北部商業多在艋舺進行,乃由駐淡水之英國代理領事向清朝政府交涉,同治元年(1862),允將條約中的淡水港境界擴充,包括艋舺在內。於是淡水港至大稻埕、艋舺間,淡水河之商船、小輪船往來頻繁。其實淡水在鼎盛時期早已埋下沒落的因素,一如其對岸的鄰居八里,那就是港口逐漸淤淺,終致無法停靠大船,改停到內港關渡港,但是關渡的風光沒有維持很久,淡水河中下游土砂堆積日趨嚴重,船隻無法靠岸,只有直航到更上游的新莊停靠。最後淡水港的功能被新興起的新莊港所取代,街面便趨沒落。
艋舺的興起─新莊漸漸成為商業重地,土地開發飽和,容易發生械鬥,新莊成了主戰場
●凱達格蘭族武嘮灣社的棲息地~新莊:新莊在明朝的時候,是凱達格蘭族武嘮灣社的居住地,過著漁獵和簡單耕作的生活。康熙年間,漢人陸續來這裡開墾,初步建立村莊。又因為位在大嵙崁溪西岸的良港,雍正年間從大陸來的船隻,紛紛來新莊停靠,所以很快成為北台灣的商業重鎮。
●械鬥的戰場~八里坌:乾隆15年(1750)八里坌巡檢司移駐新莊,使得新莊更成為行政和商業的中心。從另外一方面看,新莊在乾隆年間逐漸轉變為一個各種祖籍雜居的市鎮。也由於當時整個台灣北部的土地開發趨於飽和,閩、粵各籍的地緣意識高漲,械鬥事件時有發生,而各籍雜居的地區,就成為主戰場。
●艋舺取代了新莊貿易:新莊也因此成為閩、粵械鬥的中心,地方擾擾不安。再加上「嘉慶末年道光初,新莊河港泥沙淤積,河港漸淺,大船轉泊於對岸艋舺」,最後艋舺(上圖為艋舺的龍山寺,引自於台灣記憶)終於取代新莊在台北盆地的地位。
大龍峒的發展─同安人集資建了保安宮,日漸繁榮起來,但後來無法跟上艋舺和大稻埕...
●大龍峒~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的居留地 :大龍峒位於台北市的西北隅,在淡水河和基隆河的交界處。早期就擁有舟楫之便,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Paronpon社的居留地。其最早的漢譯社名是「巴琅泵社」,番族六考及諸羅縣志,都作「大浪泵」,後為奎母卒社母卒合併,所以改為「奎泵社」,或「雞泵社」。其開發先後僅次於艋舺,而較早於大稻埕。康熙48年(1709)陳賴章墾號開墾大佳臘堡時,大浪泵就是重要的墾區。大龍峒確實擁有舟楫之便而且適宜墾殖。嘉慶10年(1805)大批移入之同安人集資捐建保安宮(左圖引自於台灣記憶),俗稱「大浪泵宮」。
●「四十四坎」:保安宮建廟後,使得居民在精神信仰上亦有所寄託,因此引來更多的人前來定居,街面遂逐漸擴大。後來更由於地方仕紳王、鄭、高、陳四姓的發起,在保安宮西側地段,興建店鋪兩排,出售給居民營商,每排二十二幢,共計四十四幢,這就是頗具盛名「四十四坎仔」的由來。由於有此四十四坎店面的興建,大龍峒才開始有店街的出現,以此店街為中心,商業日趨繁榮,人口也越來越多。
●大龍峒的沒落:可惜大龍峒發展的速度終究跟不上艋舺和較慢起步的大稻埕。
大稻埕的地名由來─因為當地人會在此地曬穀,久而久之這裡就稱為大稻埕
●大稻埕的地位:大稻埕(左圖為淡水河畔,引自於台灣記憶)是淡水河沿岸最晚發展的街鎮,可是後來居上,竟然能掌握其充沛的商業動能,引領、帶動整個大台北地區的發展。
●大稻埕的地理位置:它位於台北市的西北部一帶,緊靠淡水河東岸,毗鄰艋舺。清代屬大佳臘堡的一部。大稻埕在更早的時期是平埔族的居住地,其番社名為「奇武卒」,或「奎母卒」,後又改稱「奎府聚」。康熙36年(1697,這年郁永河來北投採硫磺)之前,此地區仍是一片荒野,除平埔族部落外,未見有漢人的足跡。經過十二年,康熙48年(1709),因陳賴章獲准開墾大佳臘堡,才漸有漢人前來從事開墾。自此以後一百三十年間,即咸豐初年,其毗鄰淡水河東岸已建立繁榮的艋舺市街,北部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界處,並已興建成有名的大浪泵「四十四坎仔」。
●大稻埕的地名由來:唯獨此時的大稻埕仍是一片寒村,沒有商街,人煙稀少。直到道光元年(1821),噶瑪蘭通判姚瑩撰「台北道里記」時,對「大稻埕」這塊地方仍隻字未提,顯見當時外地人對大稻埕還很生疏。另據傳說,當地農民曾設一曝曬稻穀之大埕,供收割時曬粟之用,或作為農產品交易的場所,這也是「大稻埕」地名的由來。可以點我們的專網傾大稻埕,有更豐富的介紹。
參考資料:書籍資料/網站資料
◎ 莊永明,2012,《台北老街》,時報出版◎ 莊永明,2007,《大稻埕逍遙遊─台北文化搖籃地采風》,台北霞海城隍廟出版◎ 葉倫會,2007,《台北城的故事》,蘭臺網路出版◎ 葉倫會,2003,《台北城逗陣行》,中華特區發展協會出版◎ 葉倫會,2006,《飲水思源: 走過大稻埕. 二》,台北大稻埕扶輪社出版◎ 葉倫會,2002,《台北孔廟-文化之美》◎ 黃信彰,2009,《李臨秋與望春風的年代》,台北市文獻會出版◎ 莊展鵬,王明雪/主編,2000,《台北古城深度旅遊 : 古城門.老街.近代建築》,遠流出版◎ 莊展鵬,王明雪/主編,2000,《台北歷史深度旅遊:艋舺.大稻程》,遠流出版◎ 李秀娥、謝宗榮,2006,《台北霞海城隍廟》,台北霞海城隍廟出版◎ 上旗文化編輯部,2011,《台北故事遊:古蹟、老街、老店 & 新空間》,上旗文化出版◎ 徐逸鴻,2011,《圖說清代台北城 》,貓頭鷹出版◎ 王存立、胡文青著,金炫辰改繪,2004,《台灣的古地圖 :明清時期 》,遠足文化出版◎ 雷魯等撰,2004,《古地圖臺北散步: 一八九五清代臺北古城》,果實出版 ◎ 台灣記憶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
◎ 莊永明,2012,《台北老街》,時報出版◎ 莊永明,2007,《大稻埕逍遙遊─台北文化搖籃地采風》,台北霞海城隍廟出版◎ 葉倫會,2007,《台北城的故事》,蘭臺網路出版◎ 葉倫會,2003,《台北城逗陣行》,中華特區發展協會出版◎ 葉倫會,2006,《飲水思源: 走過大稻埕. 二》,台北大稻埕扶輪社出版◎ 葉倫會,2002,《台北孔廟-文化之美》◎ 黃信彰,2009,《李臨秋與望春風的年代》,台北市文獻會出版◎ 莊展鵬,王明雪/主編,2000,《台北古城深度旅遊 : 古城門.老街.近代建築》,遠流出版◎ 莊展鵬,王明雪/主編,2000,《台北歷史深度旅遊:艋舺.大稻程》,遠流出版◎ 李秀娥、謝宗榮,2006,《台北霞海城隍廟》,台北霞海城隍廟出版◎ 上旗文化編輯部,2011,《台北故事遊:古蹟、老街、老店 & 新空間》,上旗文化出版◎ 徐逸鴻,2011,《圖說清代台北城 》,貓頭鷹出版◎ 王存立、胡文青著,金炫辰改繪,2004,《台灣的古地圖 :明清時期 》,遠足文化出版◎ 雷魯等撰,2004,《古地圖臺北散步: 一八九五清代臺北古城》,果實出版
◎ 台灣記憶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
2014台灣學術網界博覽會 國中組 觀光資源類 作品【傾埕之美-大稻埕say街】 製作團隊-cchs最強
學校: 臺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 Copyright © Photography. Design by Chongqing Junior High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