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時代 一府二鹿三艋舺 開發歷史 先民械鬥 台北建城    

  古早台北城先民的發展歷史-先民械鬥 柔云 整理     

同安人到這個地方─大稻埕,形成聚落,後來簽訂了天津條約,開放許多港口,慢慢的淡水港繁榮起來,也帶動大稻埕經濟,外國商人紛紛地將貨物販賣進來,引進了各式各樣的茶,外國的文化也慢慢地傳進來,劉銘傳的盡力推廣新式建設更加促進了台北城的發展,使得從原本的重心南部漸漸地轉移到北部,現在我們來看看械鬥造成現今繁榮的大稻埕~

葉倫會老師的介紹─當時因為械鬥使得同安人被趕到了大稻埕

●影片逐字稿:大稻埕演變成台灣最繁榮的街區,大稻埕變成這麼繁榮的街區以後,為甚麼會這樣子?因為台灣自古就是移民社會,移民社會的特色是甚麼?「逞勇鬥強」民性很強悍,那這些逞勇鬥強裡面呢!民性強悍的時候,我們容易發生甚麼?發生「械鬥」,所以早期台灣有甚麼械鬥?有「閩客械鬥」,但是台灣人不為己甚,械鬥完了!你跑走就好,所以客家人就跑到哪裡?桃、竹、苗。但是這些閩南人是不是從此相安無事,沒有,為甚麼?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就會有鬥爭,那有甚麼械鬥?有漳泉械鬥,漳州人和泉州人械鬥,漳州人、泉州人械鬥完了!也是各分地域,我們以淡水河為界,我們萬華、大稻埕、大龍峒、松山幾乎都是泉州人,那你要知道漳州人在哪裡?在另外一岸,內湖還有士林包括板橋都是漳州人,可是我們分開以後,還會不會械鬥?1853年這個時候萬華的泉州人,晉江、南安、惠安三邑的人聯合起來怎麼樣?把同安人趕走,同安人趕到哪裡?最後是趕到這個地方(大稻埕)!(圖片引用自大稻埕逍遙遊-P33)

●延伸閱讀-民變與械鬥:清初設一府三縣臺灣府,下轄臺灣、諸羅、鳳山三縣,各縣所轄區域甚廣,往往鞭長莫及,控制不易,時而發生民變與械鬥朱一貴事件後,清廷於1723年(雍正元年)在諸羅縣北部增設彰化縣及淡水廳(今大甲溪以北),加強治理北臺灣。1727年(雍正五年),以澎湖為全臺門戶,地位重要,改設澎湖廳;1812年(嘉慶十七年),今天的宜蘭地區因漢人移墾日多,又常受海盜侵擾,所以增設噶瑪蘭廳。清代的臺灣社會也被視為「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民變頻繁之地。苛稅的徵收、經濟的剝削、腐敗官吏的不當措施、班兵的戰力薄弱,再加上游民及祕密會黨的鋌而走險,造成民變頻仍,使不穩定的社會秩序更加惡化。其中大規模的民變共有三次,分別是1721年(康熙六十年)的朱一貴事件、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的林爽文事件及1862年(同治元年)的戴潮春事件

不同祖籍地之間的械鬥(如閩粵、漳泉)、異姓或同姓宗族間的械鬥、職業團體間的械鬥...

漢人移民來自閩粵沿海各地。來臺之後,由於生活習慣及身分認同上的差異,加上土地的競爭及利害的衝突,各人群間經常發生以祖籍為分類意識集體爭鬥,謂之「分類械鬥」

●延伸閱讀-分類械鬥:清代臺灣分類械鬥常見的類型有:不同祖籍地之間的械鬥(如閩粵、漳泉、縣籍等)、異姓或同姓宗族間的械鬥、職業團體間的械鬥等等。1684年清廷將臺灣正式納入版圖建立行政體系,不過清初採取消極治臺的政策,開發的力量主要來自民間,臺灣呈現典型的邊區拓墾社會,包括男女比例不均,爭水爭地的糾紛不斷不同族群的摩擦頻繁,民間與官方的對抗時而有之。發生的原因,大抵可歸納為三種。

一是經濟性因素:移墾社會的生存競爭激烈,移民常為爭奪田地、水源、工作,發生結黨私鬥。

二是社會性因素:當時臺灣社會游民人數不少,再加上籍貫及語言之差異、生活習性之不同,常因細故釀成大禍。

三是政治性因素:由於行政區域遼闊,官府的控制力不足,易使多事之徒有僥倖行險之心,加上官員貪贓枉法,民間遇事容易私鬥了斷。

清領時期,芝山岩曾發生數起漳泉分類械鬥事件,此圖為楊英風遙想當年械鬥場景,所繪製而成的圖像。〈芝山岩械鬥〉,楊英風繪製,繪製年代:1958。圖片提供者:楊英風美術館,網站名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

在動盪的社會狀況下,清代的臺灣卻也有其積極進取的一面。臺灣的肥沃的土地吸引了大量的漢人渡海來臺從事農業開墾,也經營投資水利興築,使臺灣的開發相當迅速,富饒的農業生產更帶動了商業的活動。至於貿易從臺灣、大陸之間拓展到國際市場則要到1860年臺灣開港以後。

大稻埕的形成─頂下郊拚使得同安人慢慢的在一個地方形成聚落

漳州人和泉州人的械鬥逼得同安人跑到這裡-大稻埕,漸漸的同安人在這裡聚集成一個聚落,也加速大稻埕的發展。

●大稻埕的經濟貿易:大稻埕之建街,始於咸豐元年(1851),當時有一位名叫林藍田的人,自基隆移居大稻程中街建築店鋪三幢,從事與大陸之貿易,以華北、廈門、香港各地運來貨物,銷售於附近的農民,換取油、米、糖、菁、茶葉、樟腦等,以輸出大陸各埠。店名是林益順,是為大稻埕店鋪的先驅。1851年林藍田由基隆移居大稻埕,與族人在此建立三間閩南式街屋,是大稻埕最早的商店及建築,經過一百多年,三棟街屋有兩棟留下來,分別是迪化街一段154號勝豐食品行,與156號林五湖本館,而上圖為林五湖本館(臻味茶苑),我們去大稻埕逍遙遊所拍攝。

●林五湖本館(臻味茶苑)林五湖並不是真名,而是林家經營命理館稱號,林江於此棟建築第二進開設「林五湖命相館」,為永樂市場三大命理師之一,後代子孫仍持續以「林五湖」經營命相館,目前命相館營業已經遷往迪化街一段280巷7號,但林家祖先牌位及大房仍住在此宅,因此每年林家子孫都會回到祖厝祭拜先祖,每年高達15次。

●同安人在大稻埕定居:當時雖淡水河岸時有船隻停泊,但大部分都出入於較上游的艋舺港口,此間還人煙疏落未成其為市集。一直到了咸豐3年(1853)艋舺爆發所謂「頂下郊拼」,拼鬥結果同安人(下郊人)潰敗,所以便遷去他地,並奉護霞海城隍的金身,逃離八甲庄,轉進入大稻埕,除了營建新市街外還重建廟宇,利用淡水河的河道之,來從事對外貿易,形成「同安人聚落區」咸豐6年(1856)及咸豐9年(1859),新莊地區發生嚴重的漳、泉械鬥,同安人也一再敗績,紛紛退回大稻埕,並作長久定居之打算。自此以後,整個台北盆地附近,每次一有具規模的集體械鬥發生,便有一批批逃難者逃抵大稻埕,在原有的同安人街市外圍,陸續建立起「漢人居住區」。(左圖1912霞海城隍廟,右圖五股之義勇公之墓。引用自霞海城隍廟)

大稻埕的興起與沒落─艋舺因為地形不佳,而使得大稻埕漸漸取代了艋舺

英法聯軍使得清廷簽訂了天津條約,開放許多港口對外進行貿易,其中包含大稻埕、艋舺,但因為艋舺住民不喜歡與外人接觸,再加上艋舺碼頭河沙淤積變淺,於是重心慢慢地轉向大稻埕,開始大稻埕鼎盛時代 。

●開港原因:兩次英法聯軍之後,清廷與列強簽訂條約,開放安平淡水等港口為國際通商港口。因此,在1860年,淡水正式開港。但是實際起卸的口岸,則包括艋舺和大稻埕。

●艋舺的沒落,大稻埕的興起:1860年,淡水正式開港通商,但是實際起卸的口岸,卻是包括艋舺和大稻埕。艋舺因為住民排外性強烈,加上艋舺碼頭淤淺的因素,無異把和外人通商機會以及大台北物資集散中心的地位,讓給了大稻埕。不久之後,艋舺因為河沙淤積,市況漸衰,船隻大都停靠在大稻埕。大稻埕於是逐漸取代艋舺,成為北台灣的商業貿易中心。

●大稻埕的沒落:不過大稻埕發展的鼎盛時期,卻在往後的光緒16年(1890)前後,亦即台灣巡撫劉銘傳主政之後。戰後大稻程也因為淡水河淤淺,逐漸失去河港功能,原本興盛多時的茶葉也大幅衰退,再加上近年來台北市的快速擴展,中心區逐漸轉東移後,大稻埕的人口隨著外移,舊日的繁華不再,終淪為台北市外圍的老社區。風水輪流轉,眼看舊日大稻埕的風華景象消逝,卻也讓人噓唏不已。從以上淡水河流域沿岸六個主要聚落、城鎮的興衰過程,可以看出都和淡水河的河道之利和河港淤淺,有著密切關係。簡單來說就是:「成也淡水河,敗也淡水河」。(圖片引用自大稻埕逍遙遊P6)

大稻埕的重要建設─劉銘傳推動新式建設,使得台北日漸繁榮起來...許多台灣最早的建設

自清朝簽訂了天津條約,將台灣設為行省,劉銘傳為第一任巡撫,大量興建新式設施,決定將大稻埕南端定為蓋台北火車預定點,帶動了大稻埕的發展。

●劉銘傳推動新式設施:1885年,中法議和,朝廷決定將台灣增設為行省,劉銘傳(右圖為劉銘傳,引用自悠遊歷史)任首任巡撫,下定決心要大力推動新式建設,大稻埕即以其北部貨物集散中心的優越地位,成為興建台北火車站的首要考量之處。劉銘傳最後選定大稻埕的南端(前鐵路局遺址)興建「臺北火車票房」(今臺北車站前身),此舉更加帶動了附近商街的繁華。

●台北成為台灣第一大城:除了舖設鐵路以外,劉銘傳(右圖取至台灣大百科)也在大稻埕設茶釐局、軍裝機器局等公家機構,在該區形成一個「官府建製區」。漸漸地,臺北在政經地位與臺南並駕齊驅,乃至成為台灣第一大城。也是在這個時候,富紳林維源與李春生合資建昌公司,在大稻埕開闢建昌街(今貴德街),興建洋樓店舖作為外僑區,出租給外商使用,此後各國領事先後在此設立,商機蓬勃洋風鼎盛。

大稻埕的經濟─許多國家在大稻埕設立茶行,不僅帶動大稻埕經濟,也傳進宗教、文化和建築

因為開港,造成許多商人來到台灣進行貿易,使得台灣的茶成為世界第一出產量,也為大稻埕帶來大量的財富,通商不僅為大稻埕來了貿易,也傳進新式建築、宗教文化 。

●茶葉的國際貿易:1865年,英國人約翰•陶德(John Dodd)來台灣考察,之後引進泉州安溪烏龍茶茶苗,貸款給農戶栽種,再收買茶葉烘培精製,是為台灣精製茶葉之始。安溪烏龍茶不但味道甘美,而且茶水分呈白、金、黃、綠、紅五種顏色,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品嘗之後,直誇這是Oriental Beauty(東方來的美人),於是「東方美人茶」的美名大作,國際行情水漲船高,歐洲人趨之若鶩。而因此,外商五大行:德記、怡和、美時、義和、新華利,先後來到大稻埕設立分公司,向英、美等國輸出茶葉,享譽國際的大稻埕茶市從光緒年代一直延續到日治時期。在洋行帶引下的茶葉貿易,不但使市場擴大,也迅速造就大稻埕驚人的財富。1897年,日本總督府調查,發表大稻埕有茶商252家

●外來文化的傳入影響:通商所影響的不僅是經濟,亦將異國風格的建築、宗教等文化帶入了大稻埕地區。

● 延伸閱讀:約翰·陶德(John Dodd)馬偕稱為「道先生」,為蘇格蘭商人,被稱為「台灣烏龍茶之父」,為清末北台灣外商領袖。1860年陶德首次抵達台灣,1864年再度抵台,考察樟腦與茶葉市場,認為深具潛力。1865年由中國福建引進安溪茶在台北丘陵地試種,成效良好,並在淡水設立寶順洋行,為駐淡水代理人,李春生為買辦。1867至68年間因發生艋舺租屋事件而轉往大稻埕開設行棧,1868年後引進廈門、福州技工精製烏龍茶,以「Formosa Oolong」為品牌外銷美國。

 

      參考資料:書籍資料/網站資料

◎ 莊永明,2012,《台北老街》,時報出版
◎ 莊永明,2007,《大稻埕逍遙遊─台北文化搖籃地采風》,台北霞海城隍廟出版
◎ 葉倫會,2007,《台北城的故事》,蘭臺網路出版
◎ 葉倫會,2003,《台北城逗陣行》,中華特區發展協會出版
◎ 莊展鵬,王明雪/主編,2000,《台北古城深度旅遊 : 古城門.老街.近代建築》,遠流出版
◎ 莊展鵬,王明雪/主編,2000,《台北歷史深度旅遊:艋舺.大稻程》,遠流出版
◎ 李秀娥、謝宗榮,2006,《台北霞海城隍廟》,台北霞海城隍廟出版
◎ 上旗文化編輯部,2011,《台北故事遊:古蹟、老街、老店 & 新空間》,上旗文化出版
◎ 李乾朗,2004,《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
◎ 徐逸鴻,2011,《圖說清代台北城 》,貓頭鷹出版
◎ 王存立、胡文青著,金炫辰改繪,2004,《台灣的古地圖 :明清時期 》,遠足文化出版
◎ 雷魯等撰,2004,《古地圖臺北散步: 一八九五清代臺北古城》,果實出版

悠遊台灣史    http://www.wfps.tp.edu.tw/iweb/society/?m=1

◎ 台北霞海城隍廟    http://www.tpecitygod.org/

2014台灣學術網界博覽會  國中組  觀光資源類  作品【傾埕之美-大稻埕say街】    製作團隊-cchs最強 

學校 臺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    Copyright © Photography. Design by Chongqing Junior High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