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分是介紹台北盆地的形成,因其絕佳的地理位置,這塊土地上也發展出許多堅毅的民族,一同在此拓墾、生活:
●「臺北盆地」:位於北台灣的「臺北盆地」,是由新店溪、大漢溪(大嵙崁溪)、基隆河匯集的淡水河從中貫穿整個盆地。四周高地環繞,南邊是雪山山脈,東北邊是大屯山火山群,西北部是林口台地和觀音山,形成一個完整的四邊高出、中間凹陷的盆地。(左圖為台北盆地古地圖,引用自台北古城深度旅遊-P18)
● 古臺北盆地:在3000萬∼500萬年前,台灣還只是華南古陸塊東南邊緣的一部分,屬於濱海到淺海的環境,不斷地累積由福建地區河川所帶來的沉積物,形成台北最古老的沉積岩地層。直到約200萬年前,造山運動達到高峰期,將古老地層推出海面,於是台灣露出海面,但那時候的台北地區還只是一片丘陵,古淡水河自東南流向西方,經泰山由林口附近出海,在河口形成林口沖積扇。此時由於造山運動的推擠,不但讓山脈隆起,也造成斷層帶的產生。
● 淡水河流域的形成:大約在 80萬年前,大屯火山群開始爆發,形成較高的火山地形;地形的變動使古淡水河因此轉而偏北,流入台灣海峽;由於河川的轉向,林口沖積扇便停止發展。大屯山火山群的活動持續進行著,台北地區也一直維持著丘陵的地形,直到大約40萬年前,位於林口與台北之間的斷層陷落,使林口抬升為台地,而台北則開始陷落形成盆地。除此之外,觀音火山也開始噴發,促使古淡水河南岸的地形上升,由於台北陷落成為盆地,再加上觀音火山噴發所造成的地形改變,台北盆地成為較低處,所以鄰近的基隆河與大漢溪均轉向注入淡水河,形成龐大的淡水河流域。(右圖與下圖引用自台灣大河百科系列-淡水河篇)
● 古台北湖:大屯火山群的活動直到約20萬年前才漸漸的趨向緩和,但是火山的熔岩阻斷了淡水河的入海口,將台北盆地堰塞成湖(即古台北湖),於是台北盆地的表面開始有沉積物,逐漸將崎嶇的丘陵填平。雖然出海口被阻斷,但是河川的流動仍然在進行;約至3萬年前,因為河川的侵蝕作用,使脆弱的火山崩塌堆積物開了口,積聚在古台北湖中的水,也隨著河川的流動,流向大海,留在盆地中的只有湖水退去後的汙泥和原本就已形成的淡水河流域,而盆地的底部則持續沉降。
距今約6000年前,台北盆地持續沉降,但是由於整個地球的氣溫回暖,及冰河融化的影響,造成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回台北盆地,使盆地內部再度陷入一片汪洋,此時的台北湖是呈現半淡水湖的堆積。當海平面下降後,台北湖內的水再次回到海洋的懷抱,再加上河川的堆積,使台北盆地逐漸變成現在這種面貌。
● 凱達格蘭族的分布:平埔凱達格蘭族的聚居地南方以桃園為界,北至三貂嶺與宜蘭,而散佈之處,則以基隆、淡水、士林及台北市各地最多。該族口碑相傳,祖先原本住在「沙那塞」這個地方,但後來出現瘟疫與自然環境不佳,不得已只好舉族遷避,漂流海上。於台灣北部海岸登陸後,便定居下來,建設部落。
● 凱達格蘭族的遷移:據稱這個部落坐落於三貂角的基瓦諾灣社,即後來的三貂社。一般認為台北的凱達格蘭族與昔日分居宜蘭平原的噶瑪蘭族間是分枝關係,所以三貂角的基瓦諾灣社一方面為凱達格蘭族的根據地,另一方面亦為凱達格蘭與噶瑪蘭兩族的分歧點。凱達格蘭族進入台北盆地的經過,據日本人伊能嘉矩的推定,認為該族在三貂角形成部落後,部分族群就沿海岸向西前進,這支又稱為雷朗族,經基隆、金包里(今金山)、打賓海濱(今富貴角)、滬尾(今淡水),部分更沿基隆東岸南下,進入台北盆地的東方。其中一支定居水返腳(今汐止)附近,形成峰仔峙社,另一支則到錫口(今松山)附近,形成錫口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