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時代 一府二鹿三艋舺 開發歷史 先民械鬥 台北建城    

  「平埔時代」─ 多元民族的開墾  妍安 整理     

地靈人傑的台北盆地,匯集了多元民族的精神,平埔族創造開發基礎,漢人進一步擴大開墾,各個民族間或許時有衝突,卻齊心為了台北─為了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而努力拓墾。先人們昔日世代的辛苦開墾,成就今日繁華熱鬧、開發完善的台北,這些歷史的足跡與民族的血汗甘苦,值得我們探究,承襲並保護它們的理念,將這份偉大的精神傳播下去。

平埔族與台北盆地:群山環抱、河水匯聚下的台北盆地,孕育著民族蓬勃的精神

這個部分是介紹台北盆地的形成,因其絕佳的地理位置,這塊土地上也發展出許多堅毅的民族,一同在此拓墾、生活:

●「臺北盆地」:位於北台灣的「臺北盆地」,是由新店溪、大漢溪(大嵙崁溪)、基隆河匯集的淡水河從中貫穿整個盆地。四周高地環繞,南邊是雪山山脈,東北邊是大屯山火山群,西北部是林口台地和觀音山,形成一個完整的四邊高出、中間凹陷的盆地。(左圖為台北盆地古地圖,引用自台北古城深度旅遊-P18)

● 古臺北盆地:3000萬∼500萬年前,台灣還只華南古陸塊東南邊緣的一部分,屬於濱海到淺海的環境,不斷地累積由福建地區河川所帶來的沉積物,形成台北最古老的沉積岩地層。直到約200萬年前,造山運動達到高峰期,將古老地層推出海面,於是台灣露出海面,但那時候的台北地區還只是一片丘陵,古淡水河自東南流向西方,經泰山由林口附近出海,在河口形成林口沖積扇。此時由於造山運動的推擠,不但讓山脈隆起,也造成斷層帶的產生。

● 淡水河流域的形成:大約在80萬年前,大屯火山群開始爆發,形成較高的火山地形;地形的變動使古淡水河因此轉而偏北,流入台灣海峽;由於河川的轉向,林口沖積扇便停止發展。大屯山火山群的活動持續進行著,台北地區也一直維持著丘陵的地形,直到大約40萬年前,位於林口與台北之間的斷層陷落,使林口抬升為台地,而台北則開始陷落形成盆地。除此之外,觀音火山也開始噴發,促使古淡水河南岸的地形上升,由於台北陷落成為盆地,再加上觀音火山噴發所造成的地形改變,台北盆地成為較低處,所以鄰近的基隆河與大漢溪均轉向注入淡水河,形成龐大的淡水河流域。(右圖與下圖引用自台灣大河百科系列-淡水河篇)

● 古台北湖:大屯火山群的活動直到約20萬年前才漸漸的趨向緩和,但是火山的熔岩阻斷了淡水河的入海口,將台北盆地堰塞成湖(即古台北湖),於是台北盆地的表面開始有沉積物,逐漸將崎嶇的丘陵填平。雖然出海口被阻斷,但是河川的流動仍然在進行;約至3萬年前,因為河川的侵蝕作用,使脆弱的火山崩塌堆積物開了口,積聚在古台北湖中的水,也隨著河川的流動,流向大海,留在盆地中的只有湖水退去後的汙泥和原本就已形成的淡水河流域,而盆地的底部則持續沉降。

距今約6000年前,台北盆地持續沉降,但是由於整個地球的氣溫回暖,及冰河融化的影響,造成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回台北盆地,使盆地內部再度陷入一片汪洋,此時的台北湖是呈現半淡水湖的堆積。當海平面下降後,台北湖內的水再次回到海洋的懷抱,再加上河川的堆積,使台北盆地逐漸變成現在這種面貌。
          ● 凱達格蘭族的分布:平埔凱達格蘭族的聚居地南方以桃園為界,北至三貂嶺與宜蘭,而散佈之處,則以基隆、淡水、士林及台北市各地最多。該族口碑相傳,祖先本住在「沙那塞」這個地方,但後來出現瘟疫與自然環境不佳,不得已只好舉族遷避,漂流海上。於台灣北部海岸登陸後,便定居下來,建設部落。

● 凱達格蘭族的遷移:據稱這個部落坐落於三貂角基瓦諾灣社,即後來的三貂社。一般認為台北的凱達格蘭族與昔日分居宜蘭平原的噶瑪蘭族間是分枝關係,所以三貂角的基瓦諾灣社一方面為凱達格蘭族的根據地,另一方面亦為凱達格蘭與噶瑪蘭兩族的分歧點。凱達格蘭族進入台北盆地的經過,據日本人伊能嘉矩的推定,認為該族在三貂角形成部落後,部分族群就沿海岸向西前進,這支又稱為雷朗族,經基隆、金包里(今金山)、打賓海濱(今富貴角)、滬尾(今淡水),部分更沿基隆東岸南下,進入台北盆地的東方。其中一支定居水返腳(今汐止)附近,形成峰仔峙社,另一支則到錫口(今松山)附近,形成錫口社

平埔族繼續遷移:平埔族在瘟疫與漢人的逼迫下,展開大規模的遷移

平埔族在台北盆地的分布十分廣闊,在瘟疫,及漢人遷入的逼迫下,從最初的一大群族分支成許多支族,形成多元的民族分布網:

● 平埔族的接續遷移:而此又分為三小派;一派沿基隆河西折,形成里族答答攸兩社;一派向西南方前進,其中一支分支於大稻埕附近定居,形成圭泵社,其餘為大龍峒附近的定居者,形成大浪泵社;另一派更越過淡水河繼續南進,在海山口定居,形成武朥灣社。此外又有一小派自錫口南下,形成雷里社。(左圖為平埔族分布圖,引用自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暨研究所)於此再分為二小派,都跨越新店溪前進;其中一小分派定居擺接平原,形成擺接社;另一小分派則於新店溪西岸定居,形成秀朗社。從以上的敘述可以了解凱達格蘭族人在台北盆地和整個淡水河流域的遷徙和建立聚落的情形。

● 平埔族對開發的貢獻:溫振華(1981)認為,平埔族部落人口少,再加上經濟生活的限制,對土地的開墾本來就有侷限性。他認為平埔族對土地開發最大的貢獻,是他們開闢了部落的聚落空間及附近的地區。但因平埔族人口增加緩慢,所以無法抵擋從十八世紀初漢人的大批移民入侵,因此節節敗退,甚至逃入山區。各社人口更為減少,對土地的開發便非常有限。

南島語系及泰雅族:民族性格強悍的泰雅族,擁有廣闊的生活區域,勢力龐大

高山泰雅族南島語系最早進入台灣的一支,無論是民族性格、生活方式及其分布範圍,泰雅族的勢力皆是原住民最強大的一支:

● 南島語的原鄉:台灣是南島語區的最北端,語言學家Robert Blust在一九八五年發表的論文,認為南島民族的起源地應該是在台灣,由台灣開始擴散出去;另一位考古學家Peter Bellewood在一九九一年的論文,完全採用這個看法,推論南島民族分七個階段擴散開來,最初從台灣開始,距今約五千年。如果台灣擴散論成立的話,台灣可算是南島語的原鄉

● 原住民的來台的起源:台灣原住民一般區分為高山族以及平埔族。高山分為三大語群:泰雅語群鄒語群以及排灣語群。同屬泰雅語群的泰雅族賽夏族,在五千年至六千年前就來到台灣,一般認為是南島民族最早來到台灣的一支。泰雅族早期在南投一帶活動,後來逐漸向北向東擴展,最後整個台灣中北部山區,從南投的埔里到台北縣的烏來,這片山林地區都成為泰雅族活動的領域。(上圖為南島語系分布圖,引用自高雄市立美術館官網)

● 泰雅族的分布:泰雅族其中的烏來族群盤據在南勢溪上游大豹族群出沒在三峽河一帶 ;關於泰雅族甚麼時候進入台北,年代並不清楚,但是十八世紀中期漢人進入文山區時,烏來群泰雅族便已經在此地區活動。當泰雅族在今南勢溪沿岸建立部落時,活動區域最北更遠達今天台北市公館一帶,而群居於三峽河的大豹群泰雅族,其生活範圍亦到達新店溪下游的西側一帶,以及新店支流的地區。

泰雅族V.S.漢人&陳賴章墾號的拓墾:漢人的開墾,點燃與原住民間的戰火,零星而慘烈

這個部分介紹泰雅族與漢人之間的慘烈衝突,雖然泰雅族性格強悍驍勇,卻敵不過漢人大規模開墾入侵,點燃民族敵對的戰火:

● 泰雅族的特色:泰雅族是目前原住民十四族中最勇猛、最強悍的一族,男擅耕獵,女擅織布,黥面是族人引以為傲的特色。一位泰雅族的女性朋友就曾經這麼說,大部分人以為所有原住民只會唱歌跳舞,其實他們泰雅族兩百年來為了生存,不斷地和漢人及其他的入侵者戰鬥,他們哪有時間和心情去跳『山地舞』?因此泰雅族根本沒有歌舞。(左圖為泰雅族黥面照片,引用自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 泰雅族V.S.漢人:1709年(康熙48年)墾號陳賴章獲准開墾北台灣,是漢人北部大規模拓墾的開始,同時也點燃了泰雅族人和漢人之間的戰火,這兩族之間的戰火是漫長的、零星的也是極為慘烈的。因此在許多記述漢人開墾的事蹟當中,泰雅族人的影子和恐懼也隨處可見。如1717年周鍾瑄的《諸羅縣志》提到「擺接附近,內山野番出沒。」顯然這「內山野番」指的就是泰雅族大豹社群

圖為光緒十七年(1891)臺北宜蘭撫墾局頒發給墾戶吳文花的墾照。圖片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提供者: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平埔族與漢人的開發:漢人在平埔族所打下的基礎,進行大規模拓墾,促使台灣日益繁華

台北今日的繁華,歸功於先民辛勤拓墾與開發,其中有平埔族,有高山族,也有大量的漢人,皆共同為台灣的經濟效力,形成日漸繁華的台北 :

● 平埔族對土地的開發:平埔族對台北盆地開發的另一個意義是,臺北盆地平埔族所建立的聚落最後都由漢人全部接收,也就是說漢人是在平埔族所打下的土地開發基礎上,進一步再擴大開墾,而漢人所建立的聚落地名也大多承襲平埔族原先聚落的社名。平埔族經濟生活是以種芋和漁獵為主,不需太多的土地耕作,漢人則擴大其土地耕作的開發。(上圖為大稻埕繁華街區照片,引用自大稻埕逍遙遊-P33)

「由南而北,先西後東」的開發:臺灣的土地開發呈現「由南而北,先西後東」的現象,由原來的府治(今臺南市)一帶為中心逐漸向北延伸,越過斗六門(今雲林縣斗六)、半線(今彰化)、竹塹(今新竹),漸次開墾。臺灣西部平原本為平埔各社的生活空間與領域,隨著漢人移民漸多,原住民的空間日益受到擠壓,清廷為避免漢番衝突,或發生番變,對生番地採取封山隔絕政策,劃定土牛紅線(或稱土牛溝),嚴禁漢人越界入山開墾。原本禁止漢人承租的熟番地,於1724年(雍正二年)開放漢人承墾。但是漢番的土地所有權觀念不同,漢人強調土地私有制,原住民認為土地是公共財,所以漢人常用各種狡詐、欺騙及強占的方式,逐漸侵墾原住民土地。

● 水利的開發與土地拓墾:清代的土地拓墾通常是伴隨著水利開發而發展。水利開發後,稻米一年可二熟甚至三熟,單位面積的生產量提高;同時,可以抽取水租,水租的租率通常每甲約三至四石。清代臺灣水利的開發,與土地拓墾趨勢一致,大致上呈現由南而北,由西而東;由平原、丘陵而至邊區的趨勢。以民間投資經營為主,則是另一特色,最能反映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清代的水利設施中,以彰化平原的八堡圳臺中盆地的貓霧拺圳臺北盆地的瑠公圳鳳山平原的曹公圳四者最具代表。

● 日漸繁華的台灣:在台灣方面,由於北台灣水利的開發,耕地面積急遽的增加,土地的利用也更趨集結;同時在乾隆時代,南部台灣的耕地亦趨飽和,因此在水利開發後,漢人移入北台灣更多,聚落街庄也日益增加。

 

      參考資料:書籍資料/網站資料

◎ 莊永明,2012,《台北老街》,時報出版
◎ 莊永明,2007,《大稻埕逍遙遊─台北文化搖籃地采風》,台北霞海城隍廟出版
◎ 葉倫會,2007,《台北城的故事》,蘭臺網路出版
◎ 葉倫會,2003,《台北城逗陣行》,中華特區發展協會出版
◎ 葉倫會,2006,《飲水思源: 走過大稻埕. 二》,台北大稻埕扶輪社出版
◎ 莊展鵬,王明雪/主編,2000,《台北古城深度旅遊 : 古城門.老街.近代建築》,遠流出版
◎ 莊展鵬,王明雪/主編,2000,《台北歷史深度旅遊:艋舺.大稻程》,遠流出版
◎ 上旗文化編輯部,2011,《台北故事遊:古蹟、老街、老店 & 新空間》,上旗文化出版
◎ 徐逸鴻,2011,《圖說清代台北城 》,貓頭鷹出版
◎ 王存立、胡文青著,金炫辰改繪,2004,《台灣的古地圖 :明清時期 》,遠足文化出版
◎ 雷魯等撰,2004,《古地圖臺北散步: 一八九五清代臺北古城》,果實出版

◎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暨研究所     http://www.ntu.edu.tw/
◎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官網     http://www.nmp.gov.tw/
◎ 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http://www.dmtip.gov.tw/

台灣大河百科系列-淡水河篇     http://hysearch.wra.gov.tw/wra_ext/river/index.htm

高雄市立美術館-難倒當代藝術    http://austronesian.kmfa.gov.tw/Ver_10/Default.aspx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http://digitalarchives.tw/

2014台灣學術網界博覽會  國中組  觀光資源類  作品【傾埕之美-大稻埕say街】    製作團隊-cchs最強 

學校 臺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    Copyright © Photography. Design by Chongqing Junior High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