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台北城依舊矗立著,包含東、西、南、北、小南門,各個城門都是現在繁榮地區,為何現在只剩四座門而不是五座呢?我們來看看台北城的建造過程!
●臺北城的地點:臺北城是指在清朝統治期間,於臺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面積達1.4平方公里的城廓。因為是臺北府所在,所以又稱為台北府城。而有別於台北府城以外的已開發聚落,臺北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城中」,而這稱呼已經沿用到今天(例如「城內次分區」)。
●臺北城建造時間:城內也是臺北三市街之一,清領時期台灣兩大行政機關——台灣巡撫衙門和台灣布政使司衙門都設在這裡。這座用石材紮實建起的城池於1879年研議規劃、1882年開工,1884年竣工。然而這座歷經多位清朝官員才建好的城池,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三十年。
●臺北城建造石材-石英砂岩:清朝光緒年間,臺北府城牆石材大都採自於內湖金面山的石英砂岩,當年採石的範圍從金面山往東至小金面山。內湖金面山為五指山系的西南稜,這座山地質中的安山砂岩含有石英,因此當太陽照射石遠望山頂閃閃發光,當地人便稱之為金面山。註:金面山位於內湖金龍產業道路西邊,因從碧山巖方向看過來,山頂巨石有如鳥嘴般尖銳,因此又名剪刀石山,海拔雖僅258公尺卻具高山氣勢,山谷曾是清代時期臺北建城時,所用石材的大石之地,如今仍留有開採痕跡 。
●臺北城的拆建:入台北城後的日人統治者,對於以守備日本為主的台北城存在價值,抱持不同看法。在1897年成立的「台北市區計畫委員會」就研議拆除城牆。隨即在1899年公告第一次市區改正計畫中,台灣總督府以街地整理與貫通道路為由,連同城內文廟、武廟一起,開始動手拆除部分台北城牆。1904年,該城城牆被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拆除大部分,僅留下四座城門。1935年臺灣總督府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四座城門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今臺北城四座城門已被列為中華民國國家一級古蹟,名稱為台北府城,北門、小南門、東門、南門(上圖為東、西、南、北、小南門,引自於台北古城深度旅遊P.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