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時代 一府二鹿三艋舺 開發歷史 先民械鬥 台北建城    

  古早台北城先民的發展歷史-台北建城  柔云 整理     

台北城的興建促進了台北的發展,當時建造台北城時要看風水,並且籌備經費,採用優良的石頭,才能讓台北城屹立不搖的矗立著,原先建的東、西、南、北城,因為日本人進城將城門拆掉,雖然現在只剩遺跡,但依舊是台北人的精神所在,因為第一任巡撫劉銘傳推動許多建設,造就了當時最現代化的都市-台北,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台北城的興建過程!

現代的台北城─臺北城是指在清朝統治期間,於臺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

現代的台北城依舊矗立著,包含東、西、南、北、小南門,各個城門都是現在繁榮地區,為何現在只剩四座門而不是五座呢?我們來看看台北城的建造過程!

●臺北城的地點:臺北城是指在清朝統治期間,於臺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面積達1.4平方公里的城廓。因為是臺北府所在,所以又稱為台北府城。而有別於台北府城以外的已開發聚落,臺北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城中」,而這稱呼已經沿用到今天(例如「城內次分區」)。

●臺北城建造時間:城內也是臺北三市街之一,清領時期台灣兩大行政機關——台灣巡撫衙門和台灣布政使司衙門都設在這裡。這座用石材紮實建起的城池於1879年研議規劃、1882年開工,1884年竣工。然而這座歷經多位清朝官員才建好的城池,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三十年

●臺北城建造石材-石英砂岩:清朝光緒年間,臺北府城牆石材大都採自於內湖金面山石英砂岩,當年採石的範圍從金面山往東至小金面山。內湖金面山為五指山系的西南稜,這座山地質中的安山砂岩含有石英,因此當太陽照射石遠望山頂閃閃發光,當地人便稱之為金面山。註:金面山位於內湖金龍產業道路西邊,因從碧山巖方向看過來,山頂巨石有如鳥嘴般尖銳,因此又名剪刀石山,海拔雖僅258公尺卻具高山氣勢,山谷曾是清代時期臺北建城時,所用石材的大石之地,如今仍留有開採痕跡 。

●臺北城的拆建入台北城後的日人統治者,對於以守備日本為主的台北城存在價值,抱持不同看法。在1897年成立的「台北市區計畫委員會」就研議拆除城牆。隨即在1899年公告第一次市區改正計畫中,台灣總督府以街地整理與貫通道路為由,連同城內文廟、武廟一起,開始動手拆除部分台北城牆。1904年,該城城牆被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拆除大部分,僅留下四座城門。1935年臺灣總督府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四座城門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今臺北城四座城門已被列為中華民國國家一級古蹟,名稱為台北府城,北門、小南門、東門、南門(上圖為東、西、南、北、小南門,引自於台北古城深度旅遊P.28頁)

台北城的興建─因為日本的入侵牡丹社事件,清朝批准台北城的興建

日本琉球居民漂流到台灣,被屏東恆春牡丹社原住民所殺,日本假藉為琉球人報仇,攻打牡丹社,使得清朝了解台灣的重要性,也是建造台北城的原因。

●泉州人渡海來台18世紀中的清朝乾隆、嘉慶年間之後,大量泉州人移民跨海沿著淡水河靠岸定居台北艋舺,並與當地平埔族通婚後人口大增,艋舺因而大為興盛,於是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後來,在艋舺地區1853年(清咸豐三年)分類械鬥或稱頂下郊拼落敗的泉州同安人,不得不整宗族舉家遷徙至大稻埕經商,也有所發展。此時,以艋舺與大稻埕兩地共同撐起的台北熱鬧聚落儼然成形。不過當時人口眾多的艋舺、大稻埕仍屬廳治偏遠的淡水廳管轄

●牡丹社事件的影響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發生在與臺北相隔數百公里的台灣南部牡丹社事件,是促使臺北建城的遠因。因牡丹社事件緣故(上圖取自台灣海外網,日軍由恆春登陸,圍攻牡丹社),喪失琉球宗主權的清朝,終於體會到日本擴張領土的準備,相對的,清廷也大幅改變對臺戰略地位的觀感。

●台北府城的興建批准清帝國終於了解,臺灣是遏止日本侵略中國的前哨,於是想藉臺北升格來強化北臺灣國防的光緒帝,於1875年批准了福建巡撫沈葆楨的『臺北擬建一府三縣』奏摺,台北府正式成立,此時的臺北府所轄今日之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縣、宜蘭縣、新竹縣及新竹市。

台北城的風水─因為當時實際參與建築者皆頗信風水,台北城是清代最後一座風水石城

當時因為參與台北城的建築者都是比較信風水,因此台北城的位置是按照良好風水位置建出來的,而臺北城是用優良的石頭蓋出來的,也是清代最後一座石城。

●台北城的地理位置台北城實際參與建築者──福建巡撫岑毓英臺北知府陳星聚與台灣兵備道劉璈皆信風水(左圖為台北府城風水示意圖,引自台北123),所以立城處所及其方位按地輿傳統。

●台北城的風水起初規畫者岑毓英他的風水觀認為該正對北極星,所以一開始建造的街道府前街、西門街等街道即官衙設施為東西南北向,此時城牆尚未興建。而後主事的劉璈風水觀屬「巒頭派」認為岑毓英之規畫「後無祖山可憑,一路空虛,相書屬凶」,遂改變城牆建造的方向,使其北依大屯山與七星山峰為靠,但城內完工建設保留,這是臺北城街道與城牆方向不同之原因。對中國風水獨有見解的德國學者Alfred Schinz對此解讀為:「台北城基本上以大屯山為背,淡水河為水的風水觀而設計的;因為城廓東北有高山主凶,整座城廓乃向東旋十三度,用以避凶。東、西兩牆延伸線相交於七星山,而城府的中軸,仍不偏不倚的對準玉皇大帝、北極星君。」

●台北城的建造過程不但讓台灣的行政中心正式由台南移至台北,也讓台北成為台灣的政治與經濟中心。台北建府之議剛批准不久,為求防務需求,清朝初步決定於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未開墾荒地構築台北城。並構想將重要台北府城官署、宗廟等建築設立其中。在首任知府陳星聚與其後1881年上任的直屬長官福建巡撫岑毓英積極籌款興建,台北城終於1882年委由台灣道道員劉璈正式開工興建。在陳星聚知府與台灣道劉璈兩相合作後,台北城的城池終於在1884年正式完工 。

●台北城的完成除了講究風水,建城處所也相當巧妙的立在泉州三邑人、安溪人為主的艋舺與同安人經營的大稻埕之間。這種考量除了可供聯絡兩地之外亦顧及到向兩方士紳籌募建城款項。也因為這種不偏倚的建城地點,讓包含兩地的當時門閥世族,包含板橋林維源、士林潘成清、大龍峒王廷理、大稻埕陳霞林及王玉華、葉逢春、李清琳、陳鴻儀、潘慶清、王天賜、廖春魁、白其祥、林夢岩、陳受益等等皆捐輸銀兩相助。雖然中間有所募款上的插曲,終究還是順利募得了建城所需的30萬兩白銀。該城是台灣史上唯一全部用優良石條所建的石城,也是唯一的長方形城池面積僅次臺南府城,更是清代最後一座風水石城。(上圖引用自維基百科網站)

台北的興榮─台北城的完工促使台北的進步,也因為劉銘傳的建設成為最現代化的都市

因為台北城的完工造成台北市日漸凡,重心從原本的南部轉到北部,而台北也在劉銘傳建造下,成為最先進的都市。

●台北城完工的影響:臺北城完工之際,城內文廟、武廟、開漳聖王廟、城隍廟、天后宮等廟宇也陸續落成。除此,化面積約一平方公里的台北城也相繼同時建造了淡水廳、台北府、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台灣巡撫衙門等衙門,此時台北城內儼然正式成為全台北甚至全台灣的宗教與政治中心。之後的數年內,台北也在清朝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的建造下,成為具有鐵路,電燈的現代都市。(上圖引用自維基百科網站)

台北府城的命運─日本人打算拆掉城門作為活動場所,但造成民眾的抗議臨時喊停

日本人的入侵,為台北城帶來岌岌可危的命運,因為日本人為了想建活動場地,想將台北城拆除,在拆除西門以後,遭到民眾的抗議,放棄計畫,之後被列為第一級古蹟。

●台北城的城門:城門共五,分別為北門「承恩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相傳台北城落成初期,只有四座沒有城樓建築的拱形「門洞」,後經士紳輸銀捐助,才得以興建各城樓。這裡面,以居住西門外,艋舺地區的三邑人捐款興建的西門最為華麗。至於小南門,則是後來因應新起枋橋(今新北市板橋區)聚落所設。北門為主城門。正式名稱「承恩門」,乃因為遙望北京朝廷,承受皇恩的意思。

該城門建築模樣是台灣城郭少見的碉堡型建法且具城碟與槍孔。城門前本有引自河溝口的護城河,建城過程建材經由淡水河再接護城河到達施工處所。承恩門雖在日治時期被拆除甕城外郭、接官亭等建物,但仍是台北城門現存最完整,也是國家一級古蹟。為了這古蹟,台北市政府還在1990年代特地拆了一小段通往延平南路但交通量偏低,足以破壞北門的高架橋。另外日治時期當成「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玄關腳踏石的原「巖疆鎖鑰」石碑已在1998年放回北門城畔(之前曾放置於台北新公園)。

●西門的拆除:西門亦稱寶成門,為台北城五個城門裡面最華麗的城門。取此名,應是該城門所在附近的艋舺三邑人,想用雕樑畫棟的『寶物成就』維持艋舺的流通興旺。1900年市街改正的拆牆過程,台灣總督府相中西門附近廣大土地計劃作為日人活動場所,以致不顧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建議,堅持拆除(上圖為拆建後的台北城牆)。也是因為拆除此門後的民意反彈,致使台灣總督府拆除其他四座城門的計劃喊停。

●城門的改建:因此西門成為台北城五個城門裡面,唯一被拆除殆盡的。為紀念此門,設有「寶成門舊址」石碑一座於西門圓環處。1935年台灣總督府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四座城門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另外,五城門中的大南門是台北城門最大的城門。與大南門同樣位於城池南側的小南門是通往艋舺與板橋的廊檐式城門。而五門當中居城池東邊的景福門,則為應付戰鬥的碉堡式城門。這三座城門本都為閩式建築的城樓,在民國55年(1966年)被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改建成風貌完全不同的華北式建築。

 

      參考資料:書籍資料/網站資料

◎ 莊永明,2012,《台北老街》,時報出版
◎ 莊永明,2007,《大稻埕逍遙遊─台北文化搖籃地采風》,台北霞海城隍廟出版
◎ 葉倫會,2007,《台北城的故事》,蘭臺網路出版
◎ 葉倫會,2003,《台北城逗陣行》,中華特區發展協會出版
◎ 葉倫會,2006,《飲水思源: 走過大稻埕. 二》,台北大稻埕扶輪社出版
◎ 黃信彰,2009,《李臨秋與望春風的年代》,台北市文獻會出版
◎ 莊展鵬,王明雪/主編,2000,《台北古城深度旅遊 : 古城門.老街.近代建築》,遠流出版
◎ 莊展鵬,王明雪/主編,2000,《台北歷史深度旅遊:艋舺.大稻程》,遠流出版
◎ 上旗文化編輯部,2011,《台北故事遊:古蹟、老街、老店 & 新空間》,上旗文化出版
◎ 李乾朗,1998,《台灣近代建築》,雄獅美術出版
◎ 李乾朗,2005,《台灣古建築鑑賞二十講》,藝術家出版社出版
◎ 李乾朗,2004,《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
◎ 徐逸鴻,2011,《圖說清代台北城 》,貓頭鷹出版
◎ 王存立、胡文青著,金炫辰改繪,2004,《台灣的古地圖 :明清時期 》,遠足文化出版
◎ 雷魯等撰,2004,《古地圖臺北散步: 一八九五清代臺北古城》,果實出版

台灣記憶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

台灣海外網    http://www.taiwanus.net/index.php

台北123    http://dipper.myweb.hinet.net/ch3/3-6.htm

2014台灣學術網界博覽會  國中組  觀光資源類  作品【傾埕之美-大稻埕say街】    製作團隊-cchs最強 

學校 臺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    Copyright © Photography. Design by Chongqing Junior High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