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時代 一府二鹿三艋舺 開發歷史 先民械鬥 台北建城    

  「一府二鹿三艋舺」─ 台灣的港口時代  妍安 整理     

一府二鹿三艋舺,象徵著台灣對外貿易的興盛繁華,促進了山區開發、使的經濟重心北移,開港通商後開啟的變革更撼動著台灣的經濟。對外出口貿易本土的產物,不僅帶來龐大的經濟效益,更吸引許許多多外國商人在台經商,所累積的大量財富為未來創造堅穩而龐大的基石 。

荷西時期:荷蘭與西班牙對於台灣的貢獻

台灣歷經許多民族的統治時代,其中荷西時期更為台灣的經濟、教育創造新的里程碑:

●大航海時代: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開始浮現在歷史的舞台,台灣成為西歐列強與中國、日本海商集團競相角逐的對象。從一六二四年佔有台灣到一六六二年被鄭成功驅逐荷蘭東印度公司統轄台灣前後三十八年西班牙則於一六二六年佔領台灣北部淡水、基隆一帶,但在一六四二年被荷蘭驅逐。荷蘭與西班牙都在台灣留下歷史的痕跡,他們也曾對土著宣教,在各地建教堂、設學校;荷蘭對土著推行宗教教育,以利統治,頗為成功。連雅堂在《台灣通史》的〈教育志〉,曾詳述其教化之狀況:(右圖為荷蘭人所建之熱蘭遮城,引用自台灣歷史博物館網)

台灣為海上荒島,靡有先王之制。荷蘭得之,始教土番,教以為隸而已。
派牧師布教,以崇信基督。其時歸化土番。曰新港、曰目加溜灣、曰蕭壟、
曰麻豆、曰大目降、曰大傑顛,各設教堂禱福講經,永曆二年,各社始設
小學,每學三十人,課以荷文荷語及新舊約。牧師嘉齊宇士又以番語譯耶
教問答及摩西十誡,以授番童 。…然其所以教之者,敬天也,尊上也,
忠愛宗國也。故終荷蘭之世,土番無反亂者,則教化之力也。

 

● 荷西時期的發展成就在荷蘭佔領台灣期間,荷蘭牧師用新港文翻譯聖經而且教導土著使用羅馬字母書寫他們的語言。新港文在荷蘭人離開台灣之後,仍然繼續使用了至少一百五十年。一九三○年代,經由台北帝國大學教授村上直次郎蒐集整理一百多幀的《新港文書》由台北帝國大學農學部發行,至今成為研究平埔族文化、語言與社會不可或缺的寶貴文獻。不過,從歷史的發展來觀察,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軍「開台」,鄭經時期且設立學校,推行儒學教育,畢竟是影響深遠,決定台灣終將成為以漢人文化為主體的社會。

● 「大臺北古地圖」:

本圖為1654年荷蘭人所繪製的「淡水及其附近村落並雞籠島之圖(Kaartje van Tamsuy en omleggende dorpen, zoo mede het eilandje Kelang)」,簡稱「大臺北古地圖」,彩繪紙本,約為28公分 x 35公分,原藏於荷蘭海牙國家檔案,在日治時期,由臺北帝大的岩生成一教授翻拍重印。由於本圖將當時臺北盆地的原住民聚落,以及大臺北地區的大致地形都宏觀地描繪出來,因此深獲學界的關注。

始自大航海時代,荷蘭人即不斷地展開海外的擴張,尤為重視航海圖與地圖的繪製。1640年代初,荷人勢力抵達中部臺灣,並於1642年開始攻下雞籠,並驅逐北臺的西班牙人。其後荷蘭人銳意探查北臺,致力完成各類的報告書與相關地圖繪製,本圖即在荷蘭人海外擴張與深入北臺的背景之下所產生。圖片引用自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第一版,(台北,中央研究院,2003年9月)。

台灣的開發情形: 擁有航運之便的「一府二鹿三艋舺」,開啟台灣海外貿易新世代

府城、鹿港、艋舺,三個海運發達的城鎮,藉由對外出口貿易創早龐大經濟效益,開創台灣港口新時代:

● 三足鼎立:唐山(中國大陸俗稱)沿海的移民自明朝中葉以後跨海來台,一路從臺南府城鹿港艋舺,發展由南而北。至18世紀中的清乾隆、嘉慶年之後,民間產生一府、二鹿、三艋舺三大城鼎足而立的說法,此三個城市皆有航運之便,為當時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及經濟命脈。

● 行政區域設立&進展快速的開墾:在荷治時期、鄭治時期,政治的重心都是在台南。1683年,鄭氏投降清朝時設立臺灣府,包含臺灣諸羅鳳山三縣。1723年增設彰化縣,管轄諸羅縣以北的地區。1731年,將大甲溪以北地區設立淡水區,形成愈來愈精細的省級行政區劃分。自從1709年(康熙48年)陳賴章墾號獲准開墾北台灣後,許多墾戶也紛紛申請加入開墾的行列,短短三十年當中就開墾了二十個街庄,進展十分快速。(左圖為台灣的行政區域分布,引用、修改自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 北台灣的開發:因此可以看出,1740年代的街庄主要在淡水河的下游地區,到了1764年代逐漸往中游延伸,這時候基隆河最北的村落是峰仔嶼庄(汐止),大漢溪最南的聚落是隆恩庄(三峽),新店溪最南的街庄是大坪林庄(新店)。換言之,北台灣的拓墾是先以台北盆地淡水河下游為重點,漸漸向外環地區與河流更上游地區開發,這就是早期漢人在北部台灣開墾的態勢和整個推進的情形。

一府--史蹟輝煌的台南:起初作為政經中心的台南,在歷史推進下成為一大商港

這個部分介紹府城台南的發展,身為台灣政經中心的台南,在安平港的蓬勃發展下更加興旺,卻仍敵不過北部大港的興起,造成台灣政經中心的北移 :

● 一府台南簡介:一府為台南,台灣最早開墾的地區。除了台灣原住民以外,在15世紀即有仰賴海洋維生的漁民、船員甚至海盜倭寇在此定居。事實上,台灣之名最早僅指台南安平附近,後來才擴及全島。(左圖引用自台南赤崁文史工作室)

● 荷蘭東印度公司: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隨即1604年、1622年兩次出兵台灣海峽中的澎湖,欲作為東亞貿易基地,但遭明朝反對。東印度公司只得在明朝默許下,轉至當時不屬於明朝版圖的東番(即台灣)。連橫所著《台灣通史》序中寫道「台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即反應台灣近代史是由荷蘭人起始,地點則在今台南市,並以台南作為全島政經中心長達200餘年。

● 漢人的開發:1644年,明朝滅亡、滿清入關。當時反清勢力蜂起,明鄭成功(國姓爺)即為其中一股強大的勢力。在經過幾場敗仗後決定改取台灣,作為之後為反清的基地。1662年,鄭氏攻下荷人政治中樞熱蘭遮城,以祖籍地命名安平鎮,設置承天府。明鄭時期以此開始,漢人亦躍升成為台灣開發的主導勢力。

● 地位逐漸動搖:1683年,清提督施琅攻下台灣,明鄭王朝滅亡。台灣設一府三縣府衙門位於台南(台灣縣),因此該地亦有府城之別稱。台南此後繼續成為全島首府百餘年,為一府。之後港口淤塞,清末至日治時期交通地位逐漸被高雄港(打狗港)所取代,戰後台南雖新築安平港,但今日僅為高雄港之輔助港。

二鹿--命運多舛的鹿港:曾經為台灣最繁華的港口,卻在命運之下由勝轉衰

鹿港在與其他港口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其主要原因為它絕佳的地理位置。鄰近中國的鹿港得以直接出入台灣海峽,每年對外出口的產值便高出其他港口許多,成就它的繁華興盛 :

● 中部第一大港:二鹿即彰化鹿港,發達於1784年(清高宗乾隆49年)清朝政府仿鹿耳門及廈門模式設立專員管理,開放「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所屬蚶江口」與「台灣府彰化縣鹿仔港」來往通商。此後行郊雲集、商務發達,迅速成為中部第一大港。

● 絕佳地理位置:鹿港的興起,掌握許多交通便利性。首先,鹿港為河港城市,可直接出入台灣海峽,且鹿港距中國也比其他大城近得多,造就繁華的鹿港。

● 命運的遊戲:然而鹿港的港口優勢卻因為泥沙淤積而快速沒落。嘉慶中葉後,來往商船已漸改由南方的王功港,道光年間,王功港也步上淤塞後塵,再改從番仔挖(今芳苑鄉)出入。同治年間,番仔挖復告淤塞,只好在光緒年間,在鹿港以西4公里處新開沖西港。(左圖為鹿港古圖,引用自鹿港導覽網)

● 二度創傷:日治以後1898年(明治31年),沖西港再因濁水溪氾濫再告淤塞,於是又在鹿港街西北方開福隆港。但此港十分克難,船僅能在滿潮時出入,再以竹筏運至鹿港街

● 命運遊戲結束~一落千丈:日時初期興建縱貫鐵道,鹿港則被摒除在外。後雖有糖業兼辦客運通往彰化及員林(戰後稱為員西線),經濟地位仍然不再。日治末期,鹿港近郊已完全陸化,連小船也不能進入。爆發的中日戰爭又使得對中貿易終止。戰後,台灣與中國大陸由於同由國民政府統治,而一度恢復海峽兩岸貿易,但隨即又因為國共內戰、兩岸分治而終止。鹿港地位一落千丈,出外謀生的居民稱為鹿僑。其港口地位後來被新築之台中港(日治時期稱新高港)所取代。

三艋舺--環境優越的艋舺:臺北盆地的貨物集散中心,對外出口帶來龐大經濟效益

艋舺因擁有北部及東部廣闊的腹地優勢,加上躍升經濟中心的光榮,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卓著,卻也在命運的遊戲下告衰:

● 艋舺─貿易重鎮:三艋舺即為艋舺,西、北邊頻臨淡水河,南倚新店溪,三面臨水可泊大船。乾隆初年,漢人入墾台北盆地者漸多,墾地並擴及整個東部和東南部,艋舺因水運地位之優越而有舟楫之便,所以成為台北盆地的貨物集散中心。自嘉慶年間至同治年間,艋舺行郊舖戶眾多。郊商船頭行多設在後街仔、舊街、新街、廈新街、頂新街、大厝口。泉郊亦稱頂郊,以對泉州的貿易為主,也有兼營北郊出口貨物都是淡水河內港和內山之特產,以大菁、油、米、糖、樟腦、茶、苧麻、木材、土布為主;進口以鴉片、紡織品、金屬品、雜貨、中藥、金銀紙、布帛、陶瓷器、鹹魚、磚石為大宗。自乾隆24年(1759)以來,先有淡水都司之移駐艋舺。接著嘉慶13年(1808)原新莊縣丞也移來艋舺而改稱艋舺縣丞,並將都司改為水師游擊。嘉慶24年(1819)艋舺始建營署,道光5年(1825)升游擊為參將,於是艋舺由商業中心一躍成為台灣北路政治和軍事的中心,自此步入繁榮,到咸豐3年(1853)堪稱全盛時期。(上圖為大稻埕河岸圖,引用自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

● 舊地名-剝皮寮、土炭市: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在目前可得的艋舺地契資料中,福皮藔街在嘉慶四年便有店屋買賣的紀錄,可以推估剝皮寮聚落的成形當在清代早期,開發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時間

「剝皮寮」的地名由來有爭議,其來源有二說,根據《台北市志》:「艋舺有北皮寮街,又稱剝皮寮街,北皮寮後有一詞應是殺牲製革所在,所製成品不外乎皮箱、枕、鼓。」意即剝獸皮而得名。但是據地方耆老所言,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

現鄰近康定路、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散地而通稱「土炭市」,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擁有不少精緻洋樓房屋。

● 取代與衰落:貿易繁盛的艋舺卻在著名的「頂下郊拼」之後元氣大傷,加上河道淤淺以及巡撫劉銘傳全力建設大稻埕,而逐步走向衰落與被取代的命運,就此一蹶不振。

開港通商的變革&產物分布:台灣物產豐富,茶、糖、樟腦大量出口,為往後創造穩固基石

開港通商後開啟的變革,不僅開闊台灣的視野,更為日後發展部下穩固基石,使台灣步步高升:

● 茶:開港通商後,臺灣重新面對世界,開啟了一連串的變革。領事館、海關、洋行陸續設立,臺灣的經濟型態逐漸轉變,向國外出口茶、糖、樟腦。茶主要產於臺灣北部的丘陵,集中在大稻埕加工後,由淡水出口,以烏龍茶為大宗,銷往美國。其次是包種茶,銷往南洋。(左圖為大稻埕茶行)

● 糖:糖的產區在臺灣南部平原,以安平、打狗為出口港,銷往中國、日本為主。(右圖為製糖甘蔗田,引用自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

● 樟腦:樟腦起初出口極少,直到1890年賽璐珞( Celluloid )工業興起後,地位漸形重要。因為樟腦是賽璐珞的生產原料,樟腦產地以臺灣中北部丘陵地為主,由淡水出口。許多土地在樟樹砍完以後,就改成種植茶樹以生產茶葉。(下圖為採收樟腦照片,引用自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

● 開港通商的變革:而臺灣主要的進口品鴉片、紡織品。在清國割讓臺灣前,臺灣是清帝國平均貿易量最大的一省。開港後也造成臺灣社會的變遷。因為開港貿易,使臺灣的山區進一步的開發,擴大了生活領域,也使更多人來臺從事經濟活動。沿山地區也產生了不少新的市鎮聚落,臺灣的經濟中心也慢慢北移。同時社會上也崛起兩種階級買辦與豪紳買辦是擔任洋行與民眾間的中介豪紳是擁有武力的地主,可以用武力去防禦原住民,保護樟腦、茶葉的生產。這些人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上新興的經濟利益,累積了更大的財富,更在之後的日治時代扮演重要的角色。

 

      參考資料:書籍資料/網站資料

◎ 莊永明,2012,《台北老街》,時報出版
◎ 莊永明,2007,《大稻埕逍遙遊─台北文化搖籃地采風》,台北霞海城隍廟出版
◎ 葉倫會,2007,《台北城的故事》,蘭臺網路出版
◎ 葉倫會,2003,《台北城逗陣行》,中華特區發展協會出版
◎ 葉倫會,2006,《飲水思源: 走過大稻埕. 二》,台北大稻埕扶輪社出版
◎ 黃信彰,2009,《李臨秋與望春風的年代》,台北市文獻會出版
◎ 莊展鵬,王明雪/主編,2000,《台北古城深度旅遊 : 古城門.老街.近代建築》,遠流出版
◎ 莊展鵬,王明雪/主編,2000,《台北歷史深度旅遊:艋舺.大稻程》,遠流出版
◎ 上旗文化編輯部,2011,《台北故事遊:古蹟、老街、老店 & 新空間》,上旗文化出版
◎ 徐逸鴻,2011,《圖說清代台北城 》,貓頭鷹出版
◎ 王存立、胡文青著,金炫辰改繪,2004,《台灣的古地圖 :明清時期 》,遠足文化出版
◎ 雷魯等撰,2004,《古地圖臺北散步: 一八九五清代臺北古城》,果實出版

台灣歷史博物館網站    http://www.nmth.gov.tw/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http://www.ith.sinica.edu.tw/
台南赤崁文史工作室    http://www.tainanstory.com.tw/
鹿港導覽網    http://www.lukang.net/index.htm
國家圖書館    http://www.ncl.edu.tw/
◎ 台灣歷史文化地圖    http://thcts.ascc.net/copyright_ch.htm

2014台灣學術網界博覽會  國中組  觀光資源類  作品【傾埕之美-大稻埕say街】    製作團隊-cchs最強 

學校 臺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    Copyright © Photography. Design by Chongqing Junior High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