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因擁有北部及東部廣闊的腹地優勢,加上躍升經濟中心的光榮,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卓著,卻也在命運的遊戲下告衰:
● 艋舺─貿易重鎮:三艋舺即為艋舺,西、北邊頻臨淡水河,南倚新店溪,三面臨水可泊大船。乾隆初年,漢人入墾台北盆地者漸多,墾地並擴及整個東部和東南部,艋舺因水運地位之優越而有舟楫之便,所以成為台北盆地的貨物集散中心。自嘉慶年間至同治年間,艋舺行郊舖戶眾多。郊商船頭行多設在後街仔、舊街、新街、廈新街、頂新街、大厝口。泉郊亦稱頂郊,以對泉州的貿易為主,也有兼營北郊。出口貨物都是淡水河內港和內山之特產,以大菁、油、米、糖、樟腦、茶、苧麻、木材、土布為主;進口以鴉片、紡織品、金屬品、雜貨、中藥、金銀紙、布帛、陶瓷器、鹹魚、磚石為大宗。自乾隆24年(1759)以來,先有淡水都司之移駐艋舺。接著嘉慶13年(1808)原新莊縣丞也移來艋舺而改稱艋舺縣丞,並將都司改為水師游擊。嘉慶24年(1819)艋舺始建營署,道光5年(1825)升游擊為參將,於是艋舺由商業中心一躍成為台灣北路政治和軍事的中心,自此步入繁榮,到咸豐3年(1853)堪稱全盛時期。(上圖為大稻埕河岸圖,引用自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
● 舊地名-剝皮寮、土炭市: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在目前可得的艋舺地契資料中,福皮藔街在嘉慶四年便有店屋買賣的紀錄,可以推估剝皮寮聚落的成形當在清代早期,開發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時間。
「剝皮寮」的地名由來有爭議,其來源有二說,根據《台北市志》:「艋舺有北皮寮街,又稱剝皮寮街,北皮寮後有一詞應是殺牲製革所在,所製成品不外乎皮箱、枕、鼓。」意即剝獸皮而得名。但是據地方耆老所言,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
現鄰近康定路、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散地而通稱「土炭市」,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擁有不少精緻洋樓房屋。
● 取代與衰落:貿易繁盛的艋舺卻在著名的「頂下郊拼」之後元氣大傷,加上河道淤淺以及巡撫劉銘傳全力建設大稻埕,而逐步走向衰落與被取代的命運,就此一蹶不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