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門之外,首先印入眼簾的是禮門義路

孔子廟在位於大成門與已經不存在之檽星門間的圍牆上,有兩個小門作為平常通行之用,朝東的稱為「禮門」,朝西的稱為「義路」;其以禮義為名,表示請求孔子之道,必須遵循禮義。孔子廟並以「大成」殿為中心,學生必須經過「禮」門,「義」路兩個路徑,才能進入孔子廟的殿堂。此兩座小門,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年),歷代曾有整建,目前之建築乃是於民國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年)至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年)整建之貌。在大成門與檽星門間有圍牆時,此兩門亦有鑰匙控制出入,圍牆廢後,成為兩個門洞,以鋪面相連於大成門前之廟埕。在造型上,義門義路為硬山燕尾,脊上各有一對鴟尾,門洞上有橫額分別書有「禮門」及「義路」,兩側牆及山牆上則有小花格窗。

經過禮門與義路之後,看到的是名宦祠鄉賢祠

名宦祠與鄉賢祠位於大成門兩側還有兩棟建築,它們經常是進入大成門之前會先參觀之處,其中東側的名宦祠鄉賢祠,是孔子廟為了崇德報功,供奉祭禮朝遷功臣及受地方尊崇士紳之祠堂。台南市孔子廟最早的名宦祠鄉賢祠是清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年),當時是位於啟聖祠(後改名崇聖祠)前之右右。清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年)廩生侯世輝等捐資改建孔子廟時,將原有空間作為禮樂庫及典籍庫,名宦祠鄉賢祠乃被改建於大成門兩側。日治大正六年(一九一七年)整修之後,原居左側之鄉賢祠空間改為節孝祠與孝子祠,鄉賢祠乃與名宦祠合而為一。 日前名宦祠鄉賢祠內供奉包括有福建水師提督施琅與台灣知府蔣毓英等名宦十人,鄉賢二人則是王鳳來與陳震曜。

在西側呢,則是節孝祠孝子祠

大成門西側為節孝祠孝子祠,是奉祀節孝婦女與孝子之祠堂。台南市孔子廟原來並無此兩祠之設置。至於何時所建,說法不一。一說根據《安平縣雜記》所載,為清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另一說根據《台南聖廟考》附圖,當為日治時期,其因乃是原來位於鎮北坊之烈女節婦祠與東安坊縣學內的節孝祠被廢,神位移至孔子廟大成門東側之鄉賢祠,原有鄉賢祠則與名宦祠合而為一。節孝祠與孝子祠於是成為孔子廟空間組群的一部份。目前節孝祠孝子祠內供奉有節孝婦女二百多人,孝子則只有侯瑞珍一人,可見要成為鄉里公認之孝子是很難的事。

接著走向孔廟文化園區的另一側吧......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