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器具人要衣裝家居生活行萬里路教育札根兒時記趣老店懷舊宗教禮俗你現在在這裡喔!哩哩扣扣  
 
 

【1-真情漫談】
   「興穀鄉土文物館」裡有著台灣各個時期的文物,包括明朝的沉船物品,鄭氏時期的「狀元拜相」銅鏡,清代以後的服飾、錢幣、日常生活用品等,文物背後總是隱藏著說不盡的動人故事。

  據說一百多年前的「中日甲午戰爭」,滿清政府不幸戰敗了,最後同意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因此從西元一八九五年開始,台灣便展開了長達五十年的日本統治,鄉土文物館當然也典藏了不少這個時期的文物。

  從民國二十六年開始,經過了八年的對日抗戰,到了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台灣也終於光復了!鄉土文物館裡就有八年抗戰的紀念勳章,還有光復初期民國三十六年的「中華民國身份證」等文物。

  後來,台灣在中華民國政府的治理之下,還有說不完的過往故事與歷史,這個時期中,我們有民國六○年代存放戶口名簿用的「戶口名簿保護袋」,以及民國六○年代的「先總統蔣公遺照」,還有紙鈔錢幣、郵票和愛國獎券等等文物。

  歷史不能遺忘,屬於台灣的大時代故事,邀您一起來分享。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2-日本時代物品】

日治時代總督府專賣局聘書

  長達五十年的日治時期中,故事可精彩呢!老阿公如果回憶起當年在「日本時代」的種種,可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的呢!

  鄉土文物館中典藏的日治時期文物,包括有昭和六年的「日治時代土地稅單」,這是當時的土地繳稅收據;另外還有昭和二十年的「日治時代總督府專賣局聘書」,文件上有薪級和年代日期等資料;此外,還有一份昭和時代的「房屋稅單」,同樣是繳稅的收據證明。

  日用品方面,有日治時期「小學生帽」,這是給小學生用的;還有日治時期「中學生帽」,這個則是給中學生用的;此外,文物館中還有不少日治時期的「老照片」,也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3-紙鈔錢幣】
   來到「興穀鄉土文物館」參觀一定會注意到這裡有許多過去的錢幣與紙鈔,除了少數清朝與日治時期的錢幣外,較多的是光復以後政府在台灣發行的各種貨幣

  據說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以後,在民國三十五年時台灣銀行改組成立,便取得了在台灣發行紙幣的發行權利。

  當時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因為種種原因,最後導致物價上漲,惡性通貨膨脹。

  針對舊台幣的惡性通貨膨脹,政府決定在民國三十八年六月十五日實行改革,由台灣省政府公布「台灣省幣制改革方案」及「新台幣發行辦法」,其中的要點之一,就是舊台幣對新台幣的兌換率為四萬元舊台幣可以換新台幣一元

  四萬換一元,老一輩的人都還記得民國三十八年,舊台幣四萬元才能兌換新台幣一元的年代。 從民國三十四年發行舊台幣,到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實施二次金融改革,變成四萬元才能換新台幣一元,在短短四年多,物價上漲了四萬倍,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而說到「新台幣」從民國三十八年開始發行以來,為了符合大家日常生活中的需要,鈔票和硬幣的面值也有所不同。

  鈔票的面額從當初最小面額的一分錢,一直到今天的最大面額二千元。有了大大小小不同組合的紙鈔和硬幣,日常生活使用就方便多了。

台灣光復以後的各種硬幣

  現在大家在生活中可以看到使用的鈔票面額共有 一百元、二百元、五百元、一千元及二千元等五種;經常使用的硬幣則有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及五十元等五種。 這些鈔票或硬幣的圖案,都是由中央銀行聘請專家精心設計的,從以前孫中山先生、蔣中正先生、總統府的制式內容,一直到現今包括科技的進步、教育的普及、體育的重視、經濟建設的成功與生態的保育等成果的展現,各具不同的特色。

  大家一定想不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鈔票和錢幣,還有那麼多的學問哩!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4-集郵樂】

文物館中有不少古早集郵冊喔!

    郵票除了用來寄信,不少人也有蒐集郵票的興趣,「興穀鄉土文物館」中,也有為數不少的郵票和相關文物

  「集郵」是一種好處不少的休閒活動,因此很多人都喜歡集郵。有些人特別喜愛根據某一個專題來集郵,原因包括郵票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這樣能夠和個人的興趣相結合,整理郵集的方式也能夠展現個人的創造力,才會有那麼多人喜歡專題集郵。

  此外,郵票也具備教育的功能,像是歷史、地理和我們國家的許多特色等,都可以從郵票中找到。

蒐集首日封也是集郵的一種方式

  集郵並不用花很多錢,為了完成一個郵集,努力找資料的過程中,集郵的人也得到了知識,何況郵票還有保值的功能。

  集郵的方式有很多種,大致可以分成傳統集郵、專題集郵和其他方式三大類。 集郵並不只是蒐集郵票,蒐集郵票組成郵集,這是一種集郵方式。另外如果蒐集郵戳、郵政用品、郵政史料等等,也可以組成郵集,或是去參加郵展。除了國內的郵票之外,世界各地的郵票也都各具特色,難怪那麼多人熱衷集郵活動。

  由此可知,集郵的樂趣無限,有興趣嗎?一起加入集郵的行列吧!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5-政治肖像】
   在民國三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之後,為了加強宣導意識型態與實踐政治教育,開始在全台灣各路口、大型公共場所以及各學校建立孔子、孫中山先生與蔣中正先生的銅像

連時鐘裡面都有蔣公肖像耶!

  民國六十四年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先生去世以後,塑造銅像的風潮達到另一個高峰。在當時幾年以內,不只在中正紀念堂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蔣中正銅像,也在各地的路口和公共場所豎立許多座蔣公銅像。

  另外,大部分校園也同時立起大小不一的銅像。因此,到現在還經常可以在各校園中見到孔子銅像、孫中山先生銅像與蔣中正先生銅像。

  興穀國小同樣也有一座至聖先師孔子的銅像,這是孔子的立像,是以唐朝名畫家吳道子的畫作為範本所雕塑而成的。如果是蔣中正先生的銅像,通常會有「永懷領袖」、「民族救星」的字樣

  除了銅像外,肖像同樣也在那一個時期十分流行,鄉土文物館中也典藏有蔣中正先生與孫中山先生的肖像,記錄了當年到處都有政治人物肖像的這一段歷史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6-愛國獎券】
   買過樂透彩券嗎?現代人的發財夢可以寄托於統一發票或樂透彩券,而四○年代時只能期待「愛國獎券」中獎

  這種台灣最早發行的彩券從民國三十九年四月十一日開始發行,一直到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為止,總共發行三十七年。

  為什麼停止發行,原因是當時「大家樂」賭風盛行,民眾都以開獎號碼做為進行其他賭博的工具,為了阻止不當風氣,才有停止發行的決定。

興穀鄉土文物館收藏的愛國獎券

  最早愛國獎券的開獎是用人工抓球的方式,後來才改成電動開獎機。到了民國七十七年,愛國獎券為政府創造了不少的營餘,可以支援國家建設和社會福利工作,所以才稱為愛國獎券。

  光復初期,國民政府遷台,湧入大量的移民,很多人暫時就以擺攤賣愛國獎券維生,成為台灣過去社會中的一項特色。

──興穀小玩童整理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