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器具人要衣裝家居生活行萬里路教育札根兒時記趣老店懷舊你現在在這裡喔!時代故事哩哩扣扣  
 
 

【1-真情漫談】
  台灣早期的社會中,道教、佛教和民間信仰都十分興盛。其中道教是漢人本來就有的宗教信仰,信奉多種神明,非常注重倫理道德。

  至於佛教,則是起源於印度,像是「佛祖」(釋迦牟尼佛)、「觀音媽」(觀世音菩薩)和「彌勒佛」等等,都屬於佛教。佛教強調要行善積德的觀念,深入人心,成為許多民眾的處世原則。

  另外台灣民間還興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廟宇,供奉了各種神明,像是媽祖、關公、王爺、土地公等等,有時也混雜了佛教和道教的神明,供人們隨時來祭拜。這些台灣傳統的民間信仰,是維持早年社會安定的力量呢!

  此外,過去人們也總是依據歲時來行事,在逢年過節、婚喪喜慶的時候,也會辦理相關的法會儀式來進行祈福於是流傳下來的宗教文物也相當豐富

  「興穀鄉土文物館」中,就有各種神像、香爐、燭台、廟宇的木雕、交趾陶等等宗教器物的收藏

  宗教主要是在教人修身養性、行善助人,參觀這些文物的同時,我們也要對各種宗教表示尊重,並且發揮宗教行善助人的理念,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安定與祥和喔!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2-香爐】

  常見的香爐有大小二種,大的香爐長得像鼎,有三隻腳,通常放置在寺廟的殿內或殿前拜亭中,它的擺放方向習慣上將單腳對著神明,雙腳面對祭拜者,材質則多為鐵或銅所造,有時為了防雨還可以加頂蓋。

  於一般民宅供桌上的小香爐,則多為長方形,左右有耳,有四隻腳,材質為錫製的,或者是外面用木雕裡面套金屬盒。另外懸掛在正廳燈樑中間的,特別把它稱為「天公爐」

  鄉土文物館中有清末民初的土地公「石香爐」數個,經過多年歲月的刻蝕,反而充滿了古樸的味道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3-燭台】
  在一般寺廟、民宅的正殿或廳堂,供桌上所擺設的五個祭祀用器具,分別是中間的香爐,還有左右各放一對燭台和花瓶,總共五件,合稱為「五供」。在大陸上,古代的皇帝陵墓前也常會設置石雕的五供。

  其中燭台也屬於五供,通常要準備一對,左右對稱放置在供桌兩邊。台灣常見到的大多是錫製的或木製的,造型精緻美觀。

  鄉土文物館中的幾對燭台也是錫製的,錫器製作也是屬於傳統的金屬工藝,正式受到人們的注重大約是從明代開始,到了清代才大放異彩。

  也就是在清領時期,錫器工藝隨著先民渡海來台,集中在鹿港、嘉義及台南三個地區,其中鹿港在清朝嘉慶年間到台灣光復前的一百多年裡,可說是錫器工藝的全盛時期,幾乎台灣中北部地區的祭祀禮器都是這裡製作的。

燭台也屬於供桌上的五供之一

  錫的質地軟,銅加上錫可以降低熔點,增高硬度與延展性,稱為青銅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就名揚世界。

  錫字與賜字相通,所以從前的許多祭祀用的器具都用錫來製做。錫製的生活器具相然也不少,有水壺、酒壺、粉盒、茶罐等,而應用最多的是在廟裡或家庭的供桌上的燭台、香爐及花瓶等。

  然而,到了民國四○年代,傳統錫器業已經沒落了,故鄉在鹿港的黃書卿老師(指導老師)表示,目前在鹿港的老字號「萬能錫舖」已經轉型成功,賦予傳統錫藝更高的藝術價值,因此錫器業目前還能夠繼續保存下來,這可真是值得欣慰的事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4-交趾陶】
  「交趾」名稱的由來是指南蠻人席地而坐,兩腳互相交疊。從漢代開始,在現在的廣東省以南,越南河內一帶設立交趾郡,在唐代稱為安南,日本人習慣把從安南一帶輸入的陶器叫做「交趾燒」

  至於在台灣發展的「交趾陶」,是一種用在裝飾寺廟或富貴人家住宅等建築物的低溫多彩釉陶器,結合了捏塑、繪畫和燒陶等三項技藝。

  交趾陶的製作方式,手藝與廣窯、唐三彩很接近,在清朝的道光年間引進台灣南部,作為傳統建築物的屋頂、水車堵及墀頭上的裝飾品。由於技巧難度非常的高,在一百多年之間,會做的藝師一直都不多,這當中以「葉王」這個人的藝術成就最受推崇。

  早期寺廟裝飾的工藝幾乎都是交趾陶的天下,後來由於引進了「剪黏」的技術,交趾陶才慢慢被取代了。

  鄉土文物館也典藏了不少清末民初的交趾陶作品,然而傳統技藝需要傳承,除了要保存這項民間技藝的文物之外,更要尋找出交趾陶更寬廣的生存空間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5-觀音媽神像】
   鄉土文物館中有不少台灣早期的神像,早期的神像製作也是一項傳統工藝,木雕師傅往往需要有多年的經驗,才能製作出栩栩如生又莊嚴的神像。

「觀世音菩薩」又稱為「觀音媽」

  我們看到了其中有一尊觀音神像,閩南話稱「觀世音菩薩」為「觀音媽」,在台灣民間的宗教信仰中,「觀音媽」是非常普遍的神佛,不但佛教的信眾會加以崇拜,一般人也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觀世音菩薩的神像。

  在一般民家廳堂上所供奉的觀音菩薩神像,通常是穿著唐裝,白皙、豐腴、雙目閉起或是向下看,寶相莊嚴而慈悲。有時會坐或踏在蓮花座上,大多時候的形象是一手拿著淨瓶,另一手拿著楊柳枝

  依據佛經上的記載,觀世音菩薩其實原本是一位男菩薩,事實上,佛經中也提到,觀世音菩薩在普渡眾生的時候,可以呈現三十三種不同的化身,像是千手千眼或是送子觀音,也都是祂的化身之一呢!

  參觀宗教類文物,我們不只欣賞藝術的美,也總是懷著崇敬的心情,探索文物背後所蘊涵的意義與真理。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6-布袋戲】
  舊時的廟會總會看到布袋戲的演出,民國六○年代時,史艷文的布袋戲節目,也曾經讓許多人為之瘋狂。「興穀鄉土文物館」中當然也少不了布袋戲偶的收藏。

  布袋戲也叫做「掌中戲」是台灣最盛行的偶戲。據說在三百多年前,一個住在泉州的書生,名叫梁炳麟,參加考試每次都落榜,有一回夢見仙人在他的手掌上寫下「功名在掌中」,夢醒以後,他以為這次考試一定可以考中,可是放榜後還是名落孫山,他一氣之下,就不再求取功名了。

  有一天他看到傀儡戲的演出,便自己雕刻木偶,用手代替線來操弄。他藉著戲偶,自己編戲文演出來抒發心聲,沒想到造成了轟動,各地都爭相聘請演出,他也因而變得很有錢,直到這時他才領悟出所謂「功名在掌中」的真正意思。

  大概在清朝道光、咸豐年間,布袋戲從中國大陸的福建省流傳來台灣,當時社會趨於平靜,因為廣建廟宇,為了演戲酬神,所以來自大陸的民俗技藝便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布袋戲偶是由木頭刻成空的人頭,下面加上繡工精巧的古代服飾,演出的人在幕後,一邊發聲,一邊用手指、手掌和手肘的舞動來操作木偶,場後則有地方戲曲的現場演奏來協助演出。

  布袋戲傳入台灣歷經清領時期、日據時期,一直到台灣光復,在兩百多年間,因為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觀眾口味的轉換,戲班為了生存下去,使得這個小小偶戲的面貌變化多端。

  結合了美術、雕刻、說唱、文學等藝術的布袋戲,到了日治時期因推行皇民化運動,日本人禁止中國傳統樂曲的演出,因此當時的布袋戲,戲偶都穿著日式和服,手拿著武士刀在台上揮舞,說的是日本話,感覺十分奇怪!

鄉土文物館館藏的布袋戲偶

  光復以後,傳統布袋戲重現江湖,但是因為民國四十一年起,政府鼓勵節約,使原本活躍在廟會的野台戲遭到限演,改在戲院內演出。為了吸引觀眾購票觀賞,所以創造新奇的劇本,因而有「金光戲」出現,在劇情、燈光、布景、音效上有顯著的改變。

  回想從前,只要廟口上演布袋戲,大人小孩們都會非常興奮,廟前總是擠滿了人潮。 然而隨著時代潮流的轉變,傳統布袋戲已經引不起觀眾的興趣了。後來布袋戲搬上了電視,造成另一股風潮,加上了許多科技的配合,甚至還曾經到國家戲劇院演出,也曾經拍成電影,市面上還有許多戲偶的專賣店,算是傳統藝術的另一種復興。

  參觀欣賞了這些傳統戲偶,也知道了那麼多的故事,深覺小小的戲偶背後,還真是有著大學問呢!

──興穀小玩童整理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