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年前,整個鹽埕區是一片藏污納垢的規則窪地,沼澤一望無際,僅有零落的幾戶鹽工茅舍。
這一片空曠的荒灘,卻由於產「鹽」而逐漸名聞遐邇。經過長年的拓殖經營,此一地區,除靠近鼓岩為鹽埕「埔」之外,其餘均為「鹽埕」,是清乾隆年間鳳山縣大竹橋莊「瀨南場」之曬鹽處所。 鹽埕雖是一片泥濘沒脛的淺灘澤國,與鹹湖雜陳的荒瘠野地,但每天晨曦初露,白鷺點點,成群掠過濔漫曉霧的水邊,形成動人的詩情畫面,古人題為「鹽埔曉鷺」,是打狗八景之一。
荷蘭據臺以前,每年十一月至次年元月即有戎克船至打狗進行烏魚漁業,清康熙四十九年(西元1701年),鳳山縣衙鑒於打狗海濱甚有漁鹽之利可圖,乃報請招徠漳州府南靖縣趙元、蔡瑪為、黃孔等三人率領晒丁二十餘人,在打鼓澳闢沼池為鹽田,臨近打狗港口遂名為「打狗鹽埕」,其後更名為「瀨南鹽埕」,簡稱 「鹽埕」。原分鹽埕莊與鹽埕埔兩個聚落,全區地勢平坦,形狀略似三角形。鹽埕的「埕」在閩南語與「庭」同義,為工作場所之廣場。
自明鄭時代,居民即以晒鹽為生,日治時期(西元1908年)起,日本政府築港成功,以港底泥沙填平鹽田澤國,而有了「滄海桑田」之變化,始有此新生之地。民國13年(大正十三年)高雄設市,民國28年市治(市役所)遷至本區埔榮町,即舊高雄市政府(市立歷史博物館址)。民國35年光復後,以地名為行政區域名,正式定名為「鹽埕區」。昔日的鹽埕區,拜海港通商之賜,曾為高雄的首善之區,民國55年人口達八萬餘人,為本市當時人口最多之區。
近年來,但因商業中心的東移而繁華落盡,人口開始大幅滑落,在2004年已取代旗津區,成為全市人口最少的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