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研究的文武聖殿,位於鹽埕鬧區中,從拜訪老一輩的居民的口中,雖然我們很想知道更多的文武聖殿,但卻得到的訊息多與鹽埕區的發展有關,所以,想要了解文武聖殿,當然離不開鹽埕區的發展,因此,我們團隊決定讓大家也認識一下鹽埕區,因為,它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從爛泥巴發展成寸土寸金,最後因為都市更新計畫的影響,火車站內遷,百貨公司林立於三多路、五福路,市政府搬移到四維路,鹽埕區終究沒落下來。
不過,不服老的鹽埕區,正等待我們這一代的年輕子弟來振興它,文武聖殿過去因為它的繁華,促成今日香火鼎盛的成就,還曾經是國際廟宇,收日幣,也收美金,所以研究文武聖殿,當然也要認識高雄發源地---鹽埕區。
以下,是我們南方小飛鼠的調查報告:
鹹湖沼澤地,曬鹽之地
鹽埕區以前稱為鹽埕埔,乃因早期為一塊鹹湖沼澤地,曬鹽之地。
明鄭時代,居民即以晒鹽為生。
入清之後,遂有鹽埕莊與鹽埕埔兩個聚落,「鹽埕」(晒鹽的地方)因而得名。二十世紀初期,這兒盡是鹽田和沼澤,放眼望去只白水汪汪白茫茫的一片呢!當時只住了數十戶以晒鹽維生的居民,除靠近鼓岩一帶被稱為鹽埕「埔」外,其餘各地都是泥濘的漁塭、鹽埕、鹹湖及淺水沼澤。
日治時期,大正三年(西元1921年),高雄港築港工程全面施工時,將港內挖出之泥沙填平鹽田後,鹽田轉變為一大片的新生地,地勢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人口激增,工商急速繁榮,市政中心也因此從哈瑪星遷移到鹽埕,市治就設於現在的歷史博物館,稱為「榮町」。此後,鹽埕區成為高雄市的首善之區,政治、經濟、文化重心,機關林立,人口高達七、八萬人,其人口密度居全市之冠,各行各業雲集在區內幾近五千餘家,幾乎掌握全市一半以上的財富。
光復之後,越戰結束,美軍撤離台灣之後,受限於地理區位的限制與市府發展東移的趨勢下,原有的產業已逐漸消失或沒落,土地及房產遭閒置荒廢,也引起了人口的外移;目前國內傳統零售業商業環境欠缺效率的經營,除經營空間雜亂無章外,正遭逢前所未有的衝擊。
綜合言之,「鹽埕」是高雄的發跡地,自1907年鹽田填平迄今將近百年,老鹽埕有過繁華的歲月,區內有許多全國聞名的老店和特色街,如金仔街-新樂街、飾品街-鹽埕街、堀江商場、賊仔市、大溝頂小吃等等,她記錄了高雄的源起與發展,所以是「高雄的母親」。越戰期間(民國53年至58年),鹽埕區的七賢三路有高雄市的西門町之稱,位於鹽埕國小附近的「堀江商場」,舶來品充斥,顧客川流不息。可惜就像海水潮漲潮落一樣,隨著市中心的逐漸東移,鹽埕區的人口日漸減少,繁華的景象也逐年褪色。 |
鹽埕區以前稱為鹽埕埔,乃因早期為一塊鹹湖沼澤地,曬鹽之地。
日治時代五福四路的景觀,遠端為柴山,當時主要交通工具為腳踏車。
日治時代碼頭建設工程,也是造就鹽埕區奇蹟的重要建設。
舊鹽埕區遠景,主要為日式的木造矮房,現在大多已經拆除改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