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門細說聖殿地理環境殿堂介紹廟宇建築廟與社會踏查實錄未來展望專題簡報
4))廟宇建築    石雕藝術木雕藝術屋脊藝術建築小品

宇建築

台灣廟宇建築是個活潑而且適合進行藝術欣賞的好地方,莊廟或村廟是各種社會生活功能的整合中心,普遍存在台灣每一個鄉鎮村里中。先民敬畏崇拜鬼神,所以盡其所能取悅神明,而各種工藝是先民最直接最容易的表現方式,再加上各地方廟宇往往同時也是該地區的休閒育樂中心,因此各種工藝呈現在廟宇的爭奇鬥豔也就很自然了。

許多的鄉鎮以廟宇為當地地景指標,象徵著村莊社會共同體的精神。而一座村廟的建築形式、雕樑畫棟、彩繪書法、文物器皿等等,往往集合成該村莊唯一的文化藝術中心。所以要認識台灣鄉土,一定不能疏忽地方上得廟宇。文武聖殿即是高雄市的眾多藝術殿堂之一,採北方式宮殿建築,亦有其風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文武聖殿沒有門神,而是孔廟才用的乳釘

進入文武聖殿,我們就看見很特別的廟門。一般來說,廟宇的大門都刻劃門神,文武聖殿沒有門神,廟務人員告訴我們說,這是因為關聖帝君本身是一尊武神,力量強大,所以不需裝飾門神,同時為求具有孔廟的特質,保佑讀書人,所以廟的大門才用「乳釘」,乳釘真正的意含,我們詳述如下:

乳釘,官方祀典的廟宇或是帝后級神格的廟宇,才有門釘的配置。其主要功用有兩個:

一、固定門板
古代宮殿或大戶人家的門都是用木板拼接而成,透過門釘能夠強化整個結構,有些會加上銅片加強固定。

二、防禦效果
就是讓敵人在撞擊門板時,力道不容易集中。可是到後來裝飾效果反而比較大。


傳統廟宇相當講究對稱,尋找一種和諧感覺。


官方祀典的廟宇或是帝后級神格的廟宇,才有門釘的配置,文武聖殿就是這類廟宇。


傳統廟宇講究對稱和諧的氣氛,文武聖殿屬於的三川門建築風,簡單又具莊嚴感。

------Top ------


宇建築六大特色

一、講究對稱的建築
蓋廟宇要先請地理師選方位,定出前金、後金。以主神的眼神焦點和前金連成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兩邊的建築對稱。習俗左邊是尊,是為龍邊,右 邊居次,是為虎邊。廟宇三川殿的對看牆常雕有龍、虎的圖樣標示之。而且傳說中「龍怕臭、虎怕吵」所以廟宇的廁所大多建在虎邊,免得把龍趕走,而民間也因此 而有「入龍門出虎門」的說法。

二、封建階級的建築
廟宇建築有最簡單的一門四壁,到尊貴的五朝門。這些建築格局受當地信徒的財力與神明的階級的限制,一般如帝、后可建五門,稱五朝門。分別 是龍門、三川門(中港門和小港門)、虎門。將軍、王爺建三門。土地公僅可建單門。鎮瀾宮則為二落一進式,前為三川殿,後為拜殿與正殿。神明以正殿為主祀, 另有附祀。

三、安全防禦示的建築
民間以抬高地基,可防淹水,可顯現地位,各殿的階梯以奇數為主,因習慣上奇數是陽數。另用石壁、石窗等防禦盜賊,增加安全感。廟宇就是 仿照皇宮巨賈的宅第建築,又因無家丁侍衛的保護,於是在建築的上下四方安置天神、天獸鎮守,以盯住廟宇的每一寸土地,防止天地間的邪靈、惡徒等入侵而破壞 殿堂的莊嚴。因此只要您一踏入廟庭,便會受到各種靈獸、天兵、天將的監視。

四、傳統美學的建築
廟宇以吉祥圖案配合石雕、木雕、彩繪等裝飾,發展出居家美學與權威象徵的建築物。木架架構,以合乎力學原理,將樑、柱、斗、栱巧妙的組 合,將建築藝術發揮得淋離盡緻。木柱上端較陰暗,木材藉油漆保養,畫上多重意義的圖畫。屋頂上用彩色瓷片剪出各種戲劇故事及吉祥圖案的剪貼。

五、聚集一堂的神明
早期來台移民創業維艱,籌建廟宇不易,為因應居民心靈的需要,而將各種神明聚集一堂,所以廟中有主祠與附祀神明的組合。進而佛、道神明共 祀一廟,如觀世音菩薩祀於道教廟宇中,這種包容組合成為台灣宗教信仰的特色。並將神明匿稱家族成員化,以達到親近神明並獲得保估的目的。

六、奧妙神奇的風水
中國建築重視人與景的融合,所以愈後殿的建築愈高,除了可一目了然之外,也給人感覺寬廣與氣派。若後方有山脈烘托,則更佳,讓它與大自然 融合著。文武聖殿越來越興盛,可能與廟宇的地理位置有關。廟宇前方穿越三條大街(建國四路、七賢三路、大勇路),有高雄之母「愛河」;另外,後有柴山,更背後則為西子灣,形成一旺盛的地理位置,因此香火越燒越盛。

------Top ------


文武聖殿的建築亦為傳統藝術的成就之一,台灣許多廟宇的建蓋都尋著古禮來設計。建築給人感覺寬廣與氣派。


廟的四方都常會安置天神、天獸鎮守,以盯住廟宇的每一寸土地,防止天地間的邪靈、惡徒等入侵而破壞 殿堂的莊嚴。


傳統廟宇喜歡用「龍」來裝飾,用以提高殿堂的莊嚴,同時也希望提高廟的靈氣。這些裝飾藝術讓廟宇儼然成了歷史文物館。


有些廟宇會有家族成員化的現象,文武聖殿正殿、大成殿等佈置都是如此,可以說:「一家都是神啊!」


宇建築原則

傳統觀念裡有所謂「左金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中勾陳」的意思是:中央為大,後方為靠,前方遠眺、左尊右卑。所以神像多居中位,以中為大,後方要有山嶽以為靠山,沒有山也要立一片矮牆叫做「檻牆」作靠山,有些則雕上九龍以為後盾。
「前朱雀,後玄武」,所以前面要開闊(意喻前程遠大),後面要深暗(才有厚實感)。

「左金龍,右白虎」則影響民間最深,因此有「左尊右卑」的觀念,凡是分左右的,都要分出尊與卑、高與下。例如龍在左、虎在右;雄在左、雌在右;神格高的在左、低的在右;左鐘右鼓;左進右出(左入相、右出將);入龍喉(升官封侯)出虎口(永保平安)。以「龍」為題材,是為了凸顯最為尊崇的意思,因為龍是傳奇的動物,最是神通廣大。較為特殊的動物是麒麟,龍頭鹿身鯉魚鱗,牛尾馬蹄的麒麟,相傳也分公與母,其中「麒」是雄的、「麟」是雌的,麒麟與龍、鳳都是象徵吉兆的喜獸,是自聖王開天闢地就有的傳奇,也是極樂世界的象徵之一。


文武聖殿的左邊牆堵上雕刻著「青龍搶珠」,代表尊貴的方位,俗稱大邊。從這進入廟內,即為入龍喉的意思。


文武聖殿的右邊牆堵上雕刻著「青龍搶珠」,是離開廟的方位,俗稱小邊。從這進入廟內,即出虎口的意思。

------Top ------


方宮殿式建築特色
屋脊
正脊成筆直的柱狀,正脊與垂脊交叉點由兩隻神獸咬住,稱為正吻。其形式有鴟尾、魚、螭吻等數種均為具有壓制火神能力之神話動物。背上安劍把,意味用寶劍使它鎮住脊端,以寄望不要發生火災。
屋脊裝飾
在戧脊的尾端常置有仙人走獸等裝飾物。其排列次序為仙 人、龍、鳳、獅、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斗牛、行什(猴)十種動物。除仙人 之外,其餘動物之數量及體積隨宮殿等級遞減。由於琉璃裝飾是一種工業產品,而屋頂裝飾的構 件也逐漸發展成為標準的形式,所以明清時期選用建 材、飾件能夠趨向標準化,這不但能統一規格,而且加快施工進度。不過建材樣式、脊飾造形的一成不變 卻反而造成枯燥乏味之感。
屋簡角隅
簷角下常置套獸。
瓦片
北方的布瓦另稱「青瓦」,乃因青灰色而名之。紫禁城則使用琉璃瓦,顏色有黃、綠、黑、紫...等七、八種。 每種顏色均有等級與地位之分。
櫞木
有方形柱及圓柱兩種椽條。
出簷
由於椽木較粗,可直接用椽出簷。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