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簡報
網站導覽
話說豐田 談天說玉 玉鄉尋寶 課程融入 研究札記
翻開玉史 訪談記實

卑南時期

       
  首頁>>翻開玉史>>50-70年代    
       
 

  據時代日本人在開採時玉石不分,將一塊塊的豐田玉原石倒棄於河谷,視為廢石。直至50年代,成功大學的廖學誠發現綠色石塊並確認為閃玉後,中央日報在民國54年9月24日刊載花蓮發現翠玉的新聞報導,台大地質系教授也深入礦區進行評估研究,掀起未來十年採玉熱潮。豐田礦山逐漸以軟玉為主要產品,並行銷世界各國。
  當時產玉的豐山村幾乎沒有一家不做玉的生意,豐田成為花蓮首富之區。僅豐田一地,當時就有計程車近40輛,供做軟玉人士往返乘坐。這個玉礦聚落,為豐田玉石界締造了一段輝煌燦爛的一頁。
  50年代豐田地區的閃玉加工業就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根據統計,當時台灣的玉加工廠曾多達二千家,直接或間接從事豐田玉生產、銷售的人員約二十萬人,每年玉類零售價值近新台幣二百億元。民國55~60年間台灣閃玉大量生產,民國65年後採玉進入鼎盛期,生產或加工都獨佔鰲頭。這個

 

中央日報民國54年9月24日第五版(財經版)刊載花蓮玉引起之開採潮
(圖片來源:經濟部  地質期刊第25卷第4期)

 

時期,豐田玉礦聚落曾經「家家做玉」、「成為花蓮首富之區」,臺灣的閃玉產量曾佔全球6成,就官方發表的總產量,豐田玉以1萬多公噸高居世界第一。豐田玉也因此成了「臺灣寶石」的代名詞,成為臺灣特產品最佳表之一。

   
 

       
 

1966年(民國55年)工人搬運豐田玉石頭下山
(提供/蔡萬益;翻拍/梁昭南)
(圖片提供: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圖中右二為蔡萬益先生先父,當時其為中國石礦公司的礦區總領班
(提供/蔡萬益;翻拍/梁昭南)
(圖片提供: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豐田玉打響「綠色閃玉」在全球寶石市場的名聲,曾締造世界第一的閃玉產量,但太多人以炸藥瘋狂開採,白白毀損一半以上的玉礦,加上石油危機,造成了全球經濟的不景氣,而表層的玉石礦脈枯竭,而礦體小、礦脈不規則分佈,主要成本工資又上漲的情形下,使得深層玉石的開採大舉拉高開採成本,便宜的外國玉大舉攻佔全球市場,致使豐田村的玉石開採量急速衰退整個礦場經營終於難以為繼而走上關場廠命運,曾經盛況空前的「台灣豐田玉」正式走入歷史,成為豐田村民的共同回憶,榮景僅輝煌九年。民國73年後,礦權才移轉予理新礦業公司。目前,該礦區以採蛇紋石為主,主要供應中鋼公司做為助熔劑之用。
  由於台灣閃玉生產停頓,台灣開始自加拿大和韓國輸入閃玉,以應此間加工廠的需要。

 

       
 
 
 
 話說豐田 :: 翻開玉史 :: 談天說玉 :: 玉鄉尋寶 :: 訪談記實 :: 課程融入 :: 研究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