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鎮鄧公路一五號 鄞山寺是一座唯一保存完整的定光佛寺。本寺建於清道光2年(西元1822年),由閩西汀州永定縣金沙移民羅可斌、羅可榮兄弟捐獻廟地,張鳴崗等人募款集資,在滬尾建廟,恭迎家鄉的守護神「定光古佛」前來滬尾隆重奉祀。 |
淡水鎮中正路九五巷二二號 淡水龍山寺建於清咸豐8年(西元1858年)。由移民到淡水的泉州三邑人(晉江、惠安、南安),在頭人黃龍安等的帶領下,募款集資,武榮洪光海兄弟捐獻廟地,龍山寺建廟得以順利完成。 據傳光緒中法戰爭時,觀音也有顯靈助陣,曾獲御書「慈航普渡」匾額。 |
淡水鎮中正路二○○號 淡水福佑宮,主祝天上聖母,相傳草創於清乾隆間,今廟則是嘉慶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重建。為滬尾街最早之寺廟,與淡水之發展關係密切。淡水街的發展中心,為商務舟楫往返之樞紐,廟中主媽祖,俗稱媽祖宮,巡撫劉銘傳曾奏請光緒皇帝微賜「翼天昭明」匾額,現今仍懸掛在正殿。 |
淡水鎮真理街15號 約130年歷史的「小白宮」,居高可遠眺淡水河景、採西班牙白堊迴廊式建築,屋頂是四坡式斜屋頂的基本形式,牆柱以白灰土粉漆,周遭迴廊以紅磚砌造,外部有石造圍牆。由於白色外觀相當醒目,淡水民眾暱稱為小白宮。小白宮即前清淡水總稅司官邸,以前差點被財政部拆除改建大樓,經滬尾文史工作室請願,終於搶救下來。 |
淡水鎮真理街二六號 此處是馬偕博士長眠之所,得以安葬於此墓園者,多為其家人與嫡系學生。這裡原本是駐淡水外僑的墳場,1901年6月2日馬偕逝世後,家人即遵其遺囑和外僑的墳墓立一牆之隔,以表明他是台灣人。 墓碑較高者是馬偕的墓,右邊是其「牽手」五股女子 張聰明,再右邊是女兒和女婿,再外圍是其學生。 |
淡水鎮真理街三巷 1867年英國人將眷屬葬於此,而有此西仔墓,分東南西北四區,分為官員,基督教,天主教,百姓,四區。 外僑墓園又稱西仔墓,1862年淡水開港通商後,外僑開始僑居淡水,有些人不幸去世後,便葬在淡水,自1867年到1974年止共有76座墳墓。 |
淡水鎮真理街三二號 1880年馬偕第一次回加拿大述職,向鄉親講述他在台灣的工作經驗及宣教的種種,牛津郡的鄉親們共捐六千多元加幣,返台後即興建一現代化學校,於1882年9月完工,成為全台第一所新式教育的學校。為紀念故鄉牛津郡鄉親們慷慨的捐贈,因此以「Oxford College」為校名,中文名為「理學堂大書院」簡稱「牛津學堂」。 |
淡水鎮中正路二八巷一號 明崇禎二年〈1629年〉西班牙建『聖多明城哥』。荷蘭人利用西班牙人有事於呂宋,不戰而下淡水之城,於〈1642年春天〉改建為『安東尼堡』,由於那時稱荷蘭人為『紅毛』此城因此稱『紅毛城』。 |
淡水鎮中正路一段六巷三一號 主因中法之役,淡水所有的砲台全沒發輝作用,當時劉銘傳深感海防之重要,請洋人來設計,建築,且購買洋人最先進的「後膛砲」,採『以夷制夷』的方法來保衛台灣。 為光緒十二年1886重建完為德籍技師鮑恩士,規劃修建,全台五座砲台之一,砲台有劉銘傳墨寶『北門鎖鑰』。 |
淡水鎮馬偕街六號 「偕醫館」是全台第一所西式醫院。1877年,在此發現全球第一件「肺蛭蟲」病例而聞名一時。由於病人絡繹不絕,為了拓展醫療工作,馬偕開始籌建改建此一醫館,新醫館在 1879年9月落成。由於得到美國底特律市馬偕船長夫人,慷慨捐贈美金3,000元做為建築經費,為紀念其亡夫馬偕船長,醫館因此命名為『滬尾偕醫館』。 |
淡水鎮馬偕街八號 1872年3月9日馬偕博士在淡水登陸後,積極展開傳教工作後,購地興建教堂,1932年為紀念設教60年週年,重建為哥德式禮拜堂目前這棟仿歌德式教堂,是,是第二代馬偕先生設計督建,品質極佳的紅磚,由名匠樹司以精細的磚工砌出變化有序的壁面。 |
清水街在清水街在祖師廟附近,於嘉慶年間形成,往者經營碾米業,故稱米市仔,今仍有遺跡可尋。清代的街道十分重視防禦功能,多採丁字形,易於防守,並在街道的接合處建以廟宇堵住出口。清水街即採取此方式。清水街是淡水人的生活街道,來淡水也要體驗淡水人最熱鬧的街道。 |
淡水人最重要的信仰中心祖師廟建於1937年,但其奉祀之「落鼻祖師」早在咸豐年間即有街民供奉,每遇天災人禍,皆會落鼻示警預告鄉人,常為滬尾附近居民所尊敬,以同治年間顯神通救石門鄉民免地震之災,最為人所流傳,中法戰爭也相傳祖師爺大顯威靈懼退法兵而獲光緒皇帝御筆所賜之「功資拯濟」匾額。一直到昭和年間才經地方人士發起建廟,於1932年在原蕭府王爺廟址破土興建,每逢五月初六清水祖師祭典。 |
臺灣民房的建築格式,大都是由中國大陸的建築衍化而來,只有「亭仔腳」是臺灣土產,而在清水街這種亭仔腳型式卻是它的特徵,也是和重建街最大不同處。 由於此街往昔經營米業,故稱「米市仔」,至今仍有遺跡可尋。 |
走出福佑宮,向左轉入廟旁的重建街,小小的街道沿著圍牆外側的石階越爬越高,順著山勢一直往北延伸過去。這條狹窄彎曲而往上發展的重建街,是淡水最早形成的一條街,當年是陸路交通要道,聯絡碼頭和北方丘陵上聚落村莊.由於是建在起伏不平的山坡上,使得房屋與路面常形成高低落差,必須加建階梯上下,相當特別.今天在重建街上還保存著幾間舊式長條式街屋,古意盎然,有興趣者可去好好研究一下喔! |
淡水紅樓是淡水當地經營船頭行的富商李怡和建於清末的宅第,紅樓起建於西元1895年(清光緒21年),歷時4年竣工,是淡水非常著名的古蹟,不少畫家畫過。這幢三層的「券廊式」洋樓,以紅磚建構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古意。因視野遼闊,觀音山、淡水河美景盡收眼底,曾有個舊名叫「達觀樓」。淡水紅樓則從古蹟改建成了餐廳。 |
西班牙式的白堊弧建築,不僅適合熱帶氣候,其優美的造型,配合青翠的埔頂,展望淡水河和觀音山,真讓他樂山樂水。其建材由廈門購入,並由馬偕親自設計督工興建,後來馬偕還在後頭加蓋一間書房兼研究室,稱為「讀書樓」。 |
教會單身姑娘的來台服務,當時教會必須提供她們合適的宿舍。當時台灣民宅的居住環境,不適合洋人的生理和文化條件,磚拱迴廊的「番仔樓」落成於
1906 年,今日在其屋頂西邊的氣窗上,仍有白灰所塑「 1906 」的浮字,所用的磚材和福杉據稱來自廈門。磚工精細、造形、比例優美,是難得的建築作品;由於最先住的是高姑娘、金姑娘,淡水人就稱它為「姑娘樓」。 |
姑娘樓西側的牧師樓,在吳牧師過世後由明有德牧師( Rev Hugh. A. MacMillan )進駐,明牧師是淡江中學男校最後一任校長,學校被日人接管而明牧師搬到雙連後,成為孫雅各牧師( Rev James Dickson )的牧師樓,孫牧師是台北神學校校長,較年輕前衛,他有一部福特汽車,因此牧師樓西側的地下室就成為他的車庫,而教會人士習慣稱牧師樓為「孫牧師樓」 |
婦學堂校舍,又名「真樓」這棟建築在日人接管淡中時,被當作學生宿舍,稱它「真」樓、而女學校大樓為「善」樓、牛津學堂為「美」樓,真、善、美之名稱至今還為淡江師生所沿用,是淡江中學現存最為古老的建築物,現在作為淡江中學校史館。
|
1916年5月峻工,更名「淡水高等女學校」。1922年又更名為「淡水女學院」,1945年後一度與淡水中學合併,成為淡水中學女子部,後再分離,更名為純德女子中學,1965年與淡江中學合併。 |
八角塔採用很多地方性的建材,按農舍三合院格局兩翼教室依次降低( 現已加二樓), 前端有兩座八角型衛塔,三塔環護青翠的前庭,中間開椰 林道通正門,主塔正面以磚面和粉面紅白交替,非常美麗。正門以觀音石雕 出雀替和宮燈,誇張中國色彩,上有吳廷芳的篆隸「私立淡水中學」和校訓 「信望愛」─這也是八角塔的 象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