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詩路資訊網首頁》現今詩路》VS蓮花詩路 

我們這一次有機會訪問到白荷陶坊的主人-林文嶽老師,也是蓮花詩路的發起人,讓我們收穫良多。

雖然我們這次的主題是台灣詩路,但是從林明執行長那邊常聽到林文嶽老師的名字,才知道原來台灣詩路的陶版都是請林老師幫忙製作的,而且白河鎮裡也有一條蓮花詩路,這更加讓我們想要拜訪林文嶽老師,一探蓮花詩路與台灣詩路的相異!

title1

      蓮花詩路位於白河鎮竹門綠色隧道旁。林文嶽老師表示當初會做蓮花詩路的動機很簡單就是-『想要讓白河蓮花意象更好!』-也就是想要讓白河人對地方更有感情,進而產生更多的鄉土認同。 interview4

title2

interview3       然而蓮花詩路不過是推動這想法的其中一個小計畫,林老師也在附近承租了一大片土地,提供給單位認養來種植蓮花,這蓮田認養今年邁入了第四年,從一開始的無頭蒼蠅、赤字收入,到現在可以回饋台南縣家扶中心10萬元,這些都是林老師一路堅持以及得到地方上鄉民的認同,所展現出來的成果。林文嶽老師還說了,這蓮田的認養裡面還有許多的活動,提供附近學校小朋友生態教學、蓮花茶道體驗。說到蓮花茶道,林文嶽老師當天也有泡蓮花茶給我們喝,使用的就是老師自己製作的陶杯,真是超級漂亮!還解說了茶道的內涵給我們聽,包含了四個步驟:入、坐、需、和,雖然很深奧,但是聽起來很有一番道理!需要我們多多深思!

title3

interview5       林文嶽老師本身是藝術家,所以也跟我們分享了一些關於藝術的想法,好比說蓮花詩路這個計畫,林老師覺得現在的時代已經不適合單打獨鬥,而是需要透過大家的合作,這樣可以激盪出更多不一樣的點子。蓮花詩路就是得到了鄰近12國小師生的支持,由學校老師指導小朋友寫詩,然後由林文嶽老師把它燒製呈現。跟台灣詩路一樣,蓮花詩路也有一個入口意象,而這個空間所呈現出的蓮田、蓮花詩路、入口意象、步道、木造觀景台,林文嶽老師覺得這就是公共藝術!
      它所表達出的公共價值跟一個人獨創作品是不一樣的!這是大家一起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參與的社區民眾、國小師生,對於白河蓮花有更多的體會,想必也會產生更多情感與認同!我們覺得這應該就是林文嶽老師所想要傳達的社區美學吧!

title4

會想要訪問林文嶽老師,陶版當然就是這之間的聯繫,而林老師也不吝嗇的跟我們談了許多,這當中竟然有這麼多有趣的事情,跟我們在學校製作的陶版似乎有些許的不同!

      林文嶽老師說我們在陶坊所看到的陶製品,還有蓮花詩路、台灣詩路的陶版詩都是使用在地化材質作原料像是蓮蓬、蓬灰、石灰石、溫泉泥等。而要先800℃素燒成素坯,再來使用礦物原料上色,然後上最後一層透明釉,接下來就是1200℃高溫燒製完成!最後林老師還教了我們一個台語字『石回』唸成hui2,就是我們日常中閩南語念的瓷器或是陶器,老師還跟我們解釋了這個字的意義:燒成素坯所使用的泥土是石頭、岩石經過幾百年,更甚者幾千年的變化,而當素坯在經過1200℃高溫燒製成陶器時,就是在短時間內再度變回成石頭,也就是成了『石回』。一個字就表達了石頭變成泥土再燒回石頭的整個歷程,真的很有趣也很神奇!
interview2 interview1


這趟訪問讓我們獲得許多不同的觀念及想法,也讓我們對於蓮花詩路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就要來超級比一比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