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觀點: 中台關係 | ||||||||||||
|
最早定居在台灣的原住民,其文化與海洋息息相關。據中華民國行政院的資料,以及語言學和人類學的一些研究,台灣原住民與太平洋區域住民(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玻里尼西亞等地)的語言同屬於南島語系(也稱「印度尼西亞語系」),而中國華南地區並不屬於南島語系。由人類學及古文化的角度,台灣原住民的缺齒、紋身、口琴、卉服、織貝、腰機紡織、貫頭衣、親族外婚、父子連名、年齡分級、老人政治、鳥占、出草 ( 獵首 ) 、靈魂崇拜、室內葬等特徵,都屬印度尼西亞古文化的特質。 《三國志》記載三國時代吳國曾指派軍隊登陸夷洲,《隋書》則有隋煬帝派兵攻打流求國的記載。但目前還欠缺考古學的證據可確認夷洲與流求國的真實位置,學者間也沒有一致的意見,只能當做研究古代台灣的一種參考而已。若想進一步予以論斷,必得重新覓取明確的資料才有可能(參:夷洲、流求國) 《澎湖島及福爾摩沙海島圖》,約翰·芬伯翁繪,約 1640 年, 73 x 103 cm ,荷蘭海牙國家檔案館藏 荷西殖民時期 荷蘭統治時期,為增加米、糖等農作物產量,開始招募中國福建沿海一帶的居民遷往台灣開墾種植。台灣在 1624 年至 1662 年間被荷蘭人殖民,北部也曾經為西班牙占領,後來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東亞展開競爭,企圖獨占市場,於是對日本政府散播西班牙企圖顛覆日本政府陰謀,引起日本鎖國政策 ( 僅僅允許清帝國與荷蘭 ) 。為了進一步驅逐西班牙勢力,於是荷蘭人北上攻打西班牙,稱霸台灣。隨後鄭芝龍也大規招募移民渡海拓殖台灣。 鄭氏治理時期 反清復明的鄭成功經過九個月的苦戰,迫使荷蘭殖民總督揆一於同年黃曆十二月十三(西曆 1662 年 2 月 1 日)簽字投降,撤離台灣,自此台灣歸為鄭氏政權治理。後來於清朝康熙年間,清軍擊敗鄭氏後代,將台灣劃入清朝版圖,歸福建省管轄,結束鄭氏三代前後 22 年的統治。 清治時期 初期清朝政府對於台灣的統治採消極政策,未經許可禁止移民,但中國大陸沿海省分仍有不少人民冒險偷渡來台,在台灣西半部各地落腳定居,後來慢慢開始有向台灣東部開墾的行列,但為數不多。 19 世紀中葉以後,隨列強逐步由海路進逼中國,台灣在 1860 年起,開放部份港口開放對外通商。 1874 年,日本藉台灣南部原住民殺害琉球漁民事件,出兵恆春半島,即「牡丹社事件」。 1884 年,中法戰爭中法國軍隊出兵澎湖群島及台灣北部。這都讓清朝逐漸重視台灣在海防上的重要性。 1885 年,清朝設立台灣省,由劉銘傳出任首任巡撫,在台灣勵精圖治,使台灣在短短五年間成為當時中國最西化的省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