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觀點: 中日關係
日本觀點
琉球漁民觀點
清朝觀點

中國歷史

中日關係

丁日昌的建設

古代中國與日本的關係

西元 57 年,日本的倭奴國王向東漢進貢並接受東漢授予印文為「漢倭奴國王」的金印。

西元 107 年,日本的倭國王帥升等人向東漢進貢並獻上牲口。

西元 239 年,日本的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遣送使者赴魏接受「親魏倭王」稱號。

西元 607 年 7 月,日本推古天皇派遣大禮小野妹子到隋朝送呈宣稱「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的國書。

西元 630 年,日本舒明天皇派遣最早的遣唐使。

西元 660 年,在白村江之戰中日本、百濟聯軍在唐軍面前大敗,百濟政權被唐帝國及新羅共同滅亡。日本以這次嚴重的敗北為契機不得不從百濟撤退而帶了許多百濟的亡命者回到日本,由於這次的慘敗使大和朝廷的立場脆弱化,中大兄皇子由之暫緩即位並作各種補救方策,大和朝廷不得不加強日本國內體制。

日本天武天皇在位期間,新羅將唐帝國驅出統一了朝鮮半島,天武天皇採取與新羅保持外交關係的方針並與唐帝國斷絕邦交。

西元 694 年 12 月,日本持統天皇將首都遷至引進中國樣式的藤原京,它係以長安、洛陽等中國古代的首都為模範。

西元 702 年,日本文武天皇實施大寶律令後恢復斷絕三十多年與唐帝國的邦交並派遣了遣唐使。

西元 735 年,由於日本國內頻頻發生災害、異變及流行病,因此聖武天皇不但向天下行大赦,也透過由唐帝國由來的僧人玄昉逐漸希望皈依佛教。

西元 753 年 12 月 20 日,中國僧人鑑真在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等人陪同下第 6 次東渡日本成功,終於能夠踏上日本的國土。

西元 894 年,由於唐帝國的衰落,因此日本宇多天皇停止派遺遣唐使。

中國宋朝時,中國和日本雖然沒有官方往來,但是民間貿易卻很頻繁。

中國元朝時,身為蒙古人的元世祖忽必烈對日本發動了兩次戰爭,但因遭遇颱風及水戰經驗不足都未獲得成功,日本方面則認為是自己得到上天的眷顧,因而稱颱風為「神風」。這兩次戰爭在日本被稱為「元寇襲來或文永•弘安之役」。

中國明朝時,大量的日本流浪武士和中國沿海的海盜相勾結,侵擾中國沿海,史稱「倭寇」。明朝初期永樂年間,明成祖派遣鄭和帥艦隊及軍隊十余萬人向東跨海抵達日本,嚮日本傳遞明成祖的旨意,提出朝貢要求,日本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以「臣源義滿」的名義回書明成祖,答應向明朝簽使朝貢,並獻俘倭寇數十人,兩國政治貿易關係加強。明朝中後期以後,由於明朝皇帝腐敗無能,明朝海防廢弛,倭寇來犯頻繁,對中國的海防造成威脅,直到後來由戚繼光、俞大猷等將領進行了長期的抗倭戰爭,並取得較大勝利以後,這一情況才得以好轉。

由於明朝實力和影響力大不如前,加之親明朝的室町幕府在日本倒台,取代它的的豐臣秀吉政府在同一日本後,躊躇滿志,開始對海外奉行擴張政策,兩國朝貢關係結束,關係開始惡化。 1592 年,豐臣秀吉出兵 20 余萬,入侵朝鮮,李朝政權由於準備不足,初戰即潰,被日軍在 20 天內佔領了從釜山到首都漢城的大片領土。在佔領漢城後,日軍乘勝進攻,繼續北進,豐成秀吉認為勝局已定,野心繼續膨脹,開始制定進攻明朝的軍事計劃。在這種情況下,大明帝國政府做出了援助朝鮮的決定,明朝軍隊先後兩次,先後派遣數十萬明軍,並花費巨額人力物力支援朝鮮,日本曾在期間戰局對己方不利時,採取假意要求和談,與明朝修好的策略,欺騙明軍撤退,進而重整軍力成績再次開戰的策略。因此戰爭時打時停,歷時7年之久。最終這場戰爭以豐臣秀吉病死,日軍撤退,而告終,中國明朝和朝鮮李朝最終贏得最後勝利。

清朝取代明朝成為中國的中央政權後,日本受中國夷狄之分大義名分的影響,認為清朝本屬外來侵略的夷蠻政權,並非漢人正統的正統「華夏大邦」視清朝為「北狄」,蒙元第二,長期不屑於和清朝發展政治關係,但依舊保持了貿易關係。

清朝後期的兩國關係

■圖片說明: 李鴻章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全書

近代中國與日本的外交接觸,始於同治九年( 1870 ),日本派遣全權代表柳原前光到天津洽談商約。次年(同治十年, 1871 ),日本代表伊達宗城與清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簽訂「中日修好條規」。當時中國方面的實權人物,如恭親王奕訢、李鴻章等人,都希望中日兩國能夠友好親善,共同對抗西方列強的侵略。不過,日本並不以此為考量。

1871 年 6 月,日本政府派大藏卿伊達宗城為全權代表來大清帝國訂約,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伊達提出凡別國在中國享受的各項侵略特權,日本都要一體均沾,遭到清政府斷然拒絕。 9 月,清日訂立《清日修好條規》和《通商章程》。因為沒有完成任務,伊達回國後被免職。

1874 年,牡丹社事件爆發,日本出兵入侵清朝的屬國琉球國,並佔領琉球群島,清日簽訂北京專約,根據北京專約,清朝承認日本出兵是為了「保民義舉」,這就等於承認琉球國是日本的屬地,中止了中國與琉球間的藩屬關係。而大清帝國的主權行使範圍在東海包括臺灣等島嶼,也在日本簽下條約之後不再有爭議。

1894 年春,朝鮮爆發 " 東學黨 " 農民起義。 6 月 2 日,日本內閣作出入侵朝鮮進而直接與清軍開戰的決定。朝鮮政府於 6 月 3 日請求清政府派兵協助鎮壓。清軍首批部隊於 6 月 8 日抵朝。

1894 年 7 月 19 日,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據其外相陸奧宗光訓令,逼朝鮮政府廢除中朝通商條約,並驅逐清軍出境。 23 日,日軍悍然攻佔朝鮮王宮,成立以大院君李?應為首的傀儡政府。 25 日,大鳥令大院君宣佈廢除中朝兩國間的一切商約,並 " 授權 " 日軍驅逐屯駐牙山的清軍。當天,日本聯合艦隊發動豐島海戰,在豐島附近海域對中國運兵船及護航艦發動突然襲擊。日本陸軍第 5 師之混成第 9 旅也於 29 日向由牙山移駐成歡的清軍葉志超部發動進攻 , 清軍敗退平壤。

1894 年 8 月 1 日,清政府對日宣戰。同一天,明治天皇也發佈宣戰詔書。清日甲午戰爭爆發。

1894 年 9 月,黃海海戰爆發 ,北洋艦隊沉毀 6 艦,死傷千余人;日本聯合艦隊受重創 5 艦,死傷六百余人。管帶鄧世昌殉難,日本取得勝利。隨後,由於李鴻章奉行「保船」政策,和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為自己慶祝壽辰等因素的影響,北洋海軍龜縮於威海衛基地,坐視日軍攻佔旅順,陸軍方面,又因葉志超等人私自撤退脫逃,導致清軍鴨綠江防線小戰即潰,進而發展為全面潰敗,日軍佔領遼東半島。在此以後,日軍又從成山角攻入山東半島,從內陸側後襲擊威海衛。清軍由於派系爭執,協同不力,再次被日軍輕易戰敗,北洋艦隊走投無路,水師提督丁汝昌自殺身亡,部將及外籍教習盜用丁的印信宣佈投降。最終,清朝完全失敗,北洋艦隊也不復存在,日本取得全勝。清政府除乞和外再無出路。

1895 年 4 月 17 日,清朝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和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代表中日雙方在日本馬關(今下關)春帆樓簽署了《中日馬關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從朝鮮半島撤軍並承認朝鮮的「自主獨立」,中國不再是朝鮮之宗主國(從此日本完全控制朝鮮半島,並最終在後來實現「日韓合併」); 中國割讓其東南的臺灣島及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和東北部的遼東半島給日本(臺灣民眾因不滿被遺棄,組織成立台灣民主國,展開英勇抗擊活動,但因缺乏後援,不久即被日本佔領軍擊潰;另外,在俄國、德國和法國的關涉下,日本被迫放棄割占遼東半島,而改以收取白銀 3000 萬兩「贖遼費」); 中國賠償日本軍費 2 億兩(相當於當時日本 4 年的財政收入,日本政府用戰爭賠款主要做了 3 件事:擴充軍備、確立金本位制、推行義務教育。擴軍開支占去了賠款的 62.8% )。

1900 年 6 月 11 日,日本駐華外交官日本大使館書記杉山彬被調入京的大清帝國正規軍隊甘軍所殺。

1900 年 6 月 21 日,清政府以光緒的名義,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十一國同時宣戰。

1905 年 9 月 5 日,由於俄羅斯帝國在日俄戰爭中失敗,日俄兩國在美國簽訂了《樸資茅斯和約》。根據條約,俄國將過去所占領原屬大清帝國的庫頁島南半部(北緯 50 度以南)及其附近一切島嶼割讓給日本,將旅順、大連及附近領土領海的租借權讓給日本,俄國還承認朝鮮為日本的「保護國」。條約簽訂後,日、俄兩國立刻逼迫大清帝國政府給與承認。

1905 年 12 月,在日本的壓力下,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除了接受日、俄《樸次茅斯和約》中的所有規定外,還額外給日本以某些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