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觀點: 西鄉隆盛
日本觀點

太陽旗的傳說

琉球漁民觀點
清朝觀點

日本明治時代(一)

鎖國政策的失敗

19 世紀中期是資本主義自由競爭,並迅速發展的時期。英國在佔領錫蘭後,於 1819 年、 1824 年,相繼把新加坡、馬來亞變成其殖民地。 1824-1826 年間和 1852-1853 年間,又兩次對緬甸發動侵略戰爭。 1858 年,印度完全成為大英帝國的一部分。 1840 年的 鴉片戰爭 敲開了中國的大門。總之,亞洲各國普遍面臨著嚴重的民族危機,地處東亞邊陲的 日本 自然也不能逃脫其中。

面對西方的虎視眈眈,日本仍然頑強地固守其鎖國政策。幕府極力封鎖西方在鴉片戰爭中打敗中國的消息,他們採取的是鴕鳥政策和不承認主義。可是,這並不能阻止西方人的到來。

1844 年 7 月,荷蘭軍艦光臨長崎,要求日本對外開放。

1846 年,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畢德爾率艦隊抵達浦賀,要求互通貿易。被拒。

1853 年 7 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四艘軍艦在東京灣泊錨,以武力威脅日本開放港口。艦隊司令佩里將軍將美國總統的一封信遞交給幕府後,聲言明年會帶更多的兵力再來。一時朝野上下一片驚慌。幕府面對鼎沸的輿情,一面報告天皇,一面徵求各藩大名,甚至普通武士、百姓的意見。迫於國力不足以抗衡強權,幕府只好同意和美國進行有限的貿易。 1854 年 1 月,佩里率七艘軍艦再次來到日本,停泊於神奈川附近。幕府遂與美國訂立《神奈川條約》,條約規定開放下田、箱館等港口,並圈定外國人居留地,以及片面的最惠國待遇。此後,英、俄、荷等國都與日本簽訂了類似的條約,鎖國政策至此崩潰。
不平等條約對日本的危害表現在:
( 1 )片面的、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
( 2 )尤其令日本人感到恥辱的是領事裁判權,即外國人在日本犯罪時,由該國駐日領事懲處。日本方面無權過問。
( 3 )另外關稅不能自主,也使日本在國際貿易中蒙受巨大損失。
( 4 )列強強行設立租界,成為 “ 國中之國 ” ,實際上剝奪了日本的國家主權。

1858 年,在幕府大老 井伊直弼 的自作主張下,日本又相繼與美、英、法、俄、荷等國簽訂所謂的《友好通商條約》:開放港口,信教自由,外國人居住自由、免稅、享有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等等。這項條約的簽訂遭到國內對幕府的一片反對,而且,外交折沖的矛盾又和將軍繼位的分歧交織在一起,形成複雜的政治紛爭。

德川幕府第 12 代將軍德川家慶死後,他的兒子, 13 代將軍德川家定體弱多病,而且精神也不正常,並不是理想的繼位人選。一些經過改革藩政的強勢藩主想要推舉 德川慶喜 為將軍繼承人 -- 即所謂 “ 一橋派 ” ;另一些企圖維護幕府權威和門閥統治的實權派則想擁立血統較近的德川慶福。結果,實權派的井伊直弼壓倒了 “ 一橋派 ” ,德川慶福成為第 14 代將軍,改稱德川家茂。

幕府未得到天皇敕許就和外國簽訂條約,惹惱了 孝明天皇 ,導致了朝廷和幕府的對立。井伊直弼認為是 “ 一橋派 ” 的背後搗鬼, 1859 年,井伊直弼對一橋派興起 “ 安政大獄 ” ,逮捕了許多公卿、大名、家臣和民間志士,並加以嚴刑拷打。安政大獄使當時的政治形勢發生極大的轉變,尊王論和攘夷論結合起來,形成以後對幕府為目標的 “ 尊王攘夷運動 ” 。

倒幕的先鋒 —— 西鄉隆盛

井伊直弼進一步鎮壓一橋派的藩主,迫使他們退出政治舞臺。這使得以藩主為中心的集權體制崩潰,把下級武士推到台前。 1860 年 3 月,井伊直弼被水戶藩志士刺殺,即所謂 “ 櫻田門之變 ” 。從此幕府的權威一落千丈,倒幕派與幕府之間由政治對抗轉入武裝衝突。

行刺井伊直弼

日本明治時代(二)

尊王攘夷

幕府向美國的讓步,表現其務實的政治態度。但是封建藩主和武士、家臣們卻未必同意,他們認為這是屈辱投降。於是,日本人的愛國主義從攘夷開始,最終導致了尊王攘夷運動。

實際上在江戶幕府的初期就有“尊王”的理論,一些學者根據儒家的學說,提出“尊王敬幕”。由於安政大獄,使舊尊王論轉變為希望實現以天皇為中心的統一國家的新尊王論。在朝廷和幕府發生激烈對立之前,尊王論者並不主張反幕。可是,幕府不顧天皇反對,擅自與外國簽訂條約,一些長期不滿幕府專權的大名和武士利用此機會,以尊王為口號,企圖參與幕政。後來當幕府政治陷入危機,而且出現了西方侵略,於是尊王論和排外論結合起來,形成“尊王攘夷”的思潮。同時由於多數下層武士經濟處境的惡化,使得他們把對幕府的不滿轉化為激烈的“尊王攘夷”行動。

武士階級是日本封建社會所獨有的特色,江戶時代的武士不單純是戰士和軍官,而且兼有行政官員和知識份子的性質。日本的封建制度是以門閥、世襲制為基礎的,幕藩體制就是其嚴格的形態。下層武士對幕藩體制早已心懷不滿,他們希望打破門閥、世襲的藩籬,使自己也能躋身權力的中心。特別是在幕府末期的幕政改革中,下級武士開始進入藩國的統治機構,這種傾向就更加強烈起來。但是,下級武士雖然“下級”但畢竟是“武士”,也是統治階級的一員,所以又有維持封建統治的一面。簡而言之,對舊有體制的維護和重建的改良主義成為下級武士的基本訴求。“尊王攘夷”就成了他們必然的選擇。

在這種形勢下,孝明天皇走出歷代天皇無所作為的陰影,重返政治舞臺。

參考資料

http://www.qiji.cn/drupal/node/2196

http://www.qiji.cn/drupal/node/2198

心得:

牡丹社事件 是日本政府自從 明治維新 以來第一次向國外發動的戰爭,發生於 1874 (日本 明治 7 年,中國 清朝 同治 13 年),中國方面稱之為 牡丹社事件 ,而日本方面則稱為 台灣出兵 或是 征台之役

1867 年幕府將軍德川慶喜上表「大政奉還」,江戶時代結束。隨後的明治維新過程中,大量武士(維新時改稱「士族」)失業,造成極大的社會問題。於是有「征韓論」出現,企圖以海外擴張來解決內政問題。但征韓在外交上困難較大,也未獲得內閣多數閣員支持,最後造成提倡征韓最力的參議西鄉隆盛下野。日本政府為了安撫士族情緒,遂有出兵台灣之議。

獲福澤諭吉譽為「洋溢反骨精神」的西鄉隆盛,生於一八二八年,西南戰爭高舉叛 旗,兵敗自戕,享壽半世紀。

表面牡丹社事件是日本要替琉球漁民教訓原住民,討回公道,其實卻是日本要安撫士族情緒所作的決定,真是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