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酒廠環境 
話說舊酒廠 
花蓮新酒廠 
製酒原料 
製酒流程 
酒之番外篇 
關於我們 
感恩的心 

 

組織架構產品酒甕未來展望

花蓮新酒廠--酒甕

具有遠紅外線的甕王 用橡木桶儲存,別具風味
酒甕的故事 補丁

        蒸餾的酒因為濃度比較高,細菌不容易繁殖,所以可以保存,而且越陳越香,這時就需要一些容器來保存好酒。不同時期,甕的照型也不同,甚至有人把它當成收藏品。但甕的照型大概都是上大下小,這是中國老祖宗的一大發明,因為上大下小,可使由上層之酒液向下壓,形成自然循環緩慢流動,真是老祖宗的智慧。

        當酒甕有小破洞或裂縫時,如果拿去丟掉就太可惜了,所以會用補的,就稱為補丁,這樣就不會太浪費,而且還可以用很久呢。

•  光復年代
早期由大陸進口紅露酒甕,甕形較小容量亦較小,手工較為精細,目前僅宜蘭酒廠尚存一部分,詳細數字不詳。 年代:民國 土罐(陶甕) 手 工捏 製素燒的土器,多數為圓狀,底窄口寬著缸,口 亦窄者為甕,缸用於養魚、盛水、裝運,甕用來醃菜、儲存食物,亦有用甕做缸釀酒,上面並刻有「紅露酒」三字,這是早期樹林酒場特產之一,當時的甕還都是由大陸船運來台,甕擺設在船艙底下,也有怕船翻的壓艙效果。概有小甕、大甕、磚胎窄口小甕、 寬口大甕、寬口小甕及缸等。
•  40 年代:
本廠此年代購入之酒甕,純以人工手拉坯製作,甕肩歪斜、甕口粗細不同、充分流露出當時台灣陶甕文化的古樸,甕身以銑鐵補釘者,該技術目前已失傳,且年代更為久遠,細品觀來,令人回味,看到它似乎又回到台灣當年的鄉土文化,令你我咀嚼不已,感動莫名,值得珍藏,作為傳家之寶。

•  50 年代:
•  民國 47 年左右購入,儲存紅露酒用,酒甕容量 28 公升 ,甕口較小,係以人工手拉坏製作因製造技術未成熟,而有甕肩歪斜、甕口粗細不同、甕身起泡或甕內起泡,甚或有以銑?補釘者。 本廠此時期購入的酒甕,仍為手工拉坯製作,甕體端正,釉色較均勻,因各家窯溫控制不同,以致產生釉彩自然流動不一的韻律之美,形成變化多端的圖樣及色彩,實在值得典藏與品味。

•  60 年代:
•  民國 54 年前後購入者,手工拉坏技術較為成熟,甕體較為端正,釉色較為均勻,可能因所用陶土不同與窯溫各家控制不,致有釉彩流動形成美麗之圖案,甕之顏色亦各不相同。

•  民國 56 年左右,本省紅露酒銷售量大幅上升,儲酒倉庫容積一時無法擴充,當時樹林酒廠有位廠長設計甕身上下相同(俗稱草橄仔甕),以增加儲酒倉庫容積,並獲總局同意採用,那位廠長後來亦被暱稱為草橄仔 ( 台語 ) ,酒甕大部分為黃褐色,亦有釉彩特殊者,值得收藏。

•  本廠此時期酒甕僅生產一批,其甕身上下相同,酒甕呈黃褐色(又稱草橄仔甕),釉色特殊,非常值得珍藏。

•  70 年代:
•  民國 60 年以後,台灣經濟突飛猛進,國民所得大幅提高,飲酒需求亦提升到紹興酒,出庫後紅露酒甕改裝紹興酒半製品,隨著消費者需求增加,民國 70 至 80 年間總局乃增加酒甕的購買量,酒甕製造業者亦由手拉坏改為半手工或機械化生產,亦有以石膏模灌漿製坏上釉燒結者,形形色色,但甕形端正無起泡滲漏少,為其特色。

•  本廠此時期酒甕的生產技術,由純手工拉坯,改為半手工拉坯與半機械化生產製坯,上釉燒製的酒甕形形色色、甕形端正,無起泡滲漏情形為其特色。

 資料來源:花蓮酒廠黃股長提供


著作權所有 (c) 2004 我的公司。保留所有權利。

ldf520@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