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探索
  危機重重
西高雄廊道


計劃簡報

網站導覽

回首頁

危機重重

  近年來台灣土地的開發已經接近飽和,但是工業仍然需要大量的土地興建工廠,所以只好向沿海地區或是濕地來要土地了,大量的濕地被填平用來興建住宅、工場、遊樂區更甚者成為垃圾、工業有毒廢氣物、建築廢土的堆置場,其中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高屏溪河畔綿延十多公里的「垃圾長城」,這些垃圾當中並不僅僅是普通的垃圾而已,其中更含有鉛、鎘、砷、汞等重金屬,甚至連世紀之毒「戴歐辛」也在這座長城被發現到。這些物質會慢慢的滲入河床及地下水中,透過水循環以及食物鏈的傳遞,最終最終受害的或許是我們也或許是我們的子孫。

  最近環保意識逐漸抬頭,慢慢的已經有人發現而且重視到這樣的問題,進而開始保護濕地、宣導濕地的重要性,不過多數民眾仍未體認到濕地的可貴,畢竟把濕地改建成工廠或是住宅所能帶來的利益還是很誘人的,只能說不管是濕地的保護還是整個環境的保護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還需要更多的人的加入。生態的保育與經濟的發展在天秤的兩端拔河,孰輕孰重?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濕地的保存不僅僅只是在保護那邊的各種動植物,更不是因為那邊有稀有動物,為了揚名國際或是擔心遭到國際譴責才來保護這塊濕地,保護濕地是在保護我們以及我們子孫的未來,讓我們以及我們子孫的未來不用擔心與面對大量濕地被破壞後,所帶來包括水患、地層下陷、地下水鹽化、魚產減少、海岸線退縮、地下水被污染等問題。

  沿海濕地的植被,如紅樹林等,具有防風的效果,可以降低強風對陸地地上物的直接傷害。

  紅樹林的根係有防止海岸侵蝕及流失的功能,豐富的地下含水層可以避免海水入侵,防止地下水鹽化。

  而陽光、空氣和水讓植物製造許多的有機物質,提供了生物良好的棲地及沿海重要魚類資源的食物來源,是沿海食物鏈的基礎。


 

蘆葦是溼地常見的植物
 
溼地常因人為工程而被破壞
 
 
人和自然共存將是
今後的努力目標
 
 
 
 
 
 

2005年第六屆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 高雄市新上國小 www.shsps.kh.edu.tw 狗仔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