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人生 學校發展 節目劇本  回首頁
歌仔歲月 人物專訪 麗英歌劇團 專題計畫

 

1. 落地掃(本地歌仔):

  宜蘭人稱當地發源的戲為「本地歌仔」,本地指的是宜蘭,表示非外來的,這是最早的歌仔戲。演出型態很簡單,所有的演員都是男生,那時女性出來是敗壞門風。演出時並不在舞臺,是在地面,在廣場演出,如廟埕、樹下,是為「落地掃」。這時期的戲碼只有四齣:《山伯英台》、《陳三五娘》、《呂蒙正》、《什細記》。現在所看到的《王寶釧》、《狸貓換太子》等戲是外來的,是吸收其他劇種精華形成目前看到的歌仔戲。例如武打動作由京劇而來, 布景由福州而來,樂器由北管,許多曲調也是外來的,包括高甲戲、車鼓的曲調。所以,歌仔戲中可見到許多劇種的影子。吸收多樣戲劇精華,在穿上戲服後,登上舞臺演出,即為現今所見之歌仔戲。

2. 野臺歌仔戲:野台歌仔戲就是我們常見路邊演出、廟口演出的型態。

  野台歌仔戲演出的規矩是,一開始一定要有「扮仙」,小時候看戲的時候會分送糖果餅乾,就是扮仙,之後才正式演出戲劇。所有的戲劇演出前一定要扮仙,歌仔戲、北管、布袋戲、廟口放電影等都要。野台歌仔戲有個特色:一定是大團圓結局,沒有悲劇。因為現實生活裡常常有許多悲情,在廟口酬神或結婚喜宴的戲劇演出自然是喜事,只有大團圓,也符合了觀眾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歌仔戲中的梁祝沒有最後的「化蝶」一段,而是「回陽」。正如台灣有句俗諺:「不殺奸臣給人看,觀眾不願散」。

3. 內台歌仔戲:

  內台戲以營利為主,需買票觀賞,演出形式和野台大有不同,為吸引觀眾,創新了許多噱頭,如布景、機關裝置、噴乾兵、臺上特技等等,許多的舞臺技術,都從內台開始。此外,開始編新劇本,每一齣劇演出十天,結束時製造高潮懸疑,吸引觀眾繼續觀賞,歌仔戲連續劇即由此開端。內台歌仔戲開始創作許多新的曲調、劇本。

4. 廣播歌仔戲:

  1950年以後,台灣最普遍的的媒體是廣播電台,台灣各地許多電台都播送歌仔戲。許多著名的歌仔戲明星如楊麗花是正聲天馬廣播劇團,林美照、廖瓊枝、陳美雲......等人都在電台唱過。有個曲調叫做【中廣調】就是中國廣播公司創造的。

5. 電影歌仔戲:將歌仔戲拍成電影,是陳澄三先生在民國四十四年創立的。

   陳澄三建立第一個歌仔戲補習班--「拱樂社」,出了一位有名的童星許秀年,七歲就有良好的演出。電影歌仔戲在演出前,演員會打扮成劇中模樣,坐著三輪車踩街遊行來吸引觀眾。

6. 電視歌仔戲:是我們最常見的。

  在1962年台視成立之後,歌仔戲進入電視螢幕,首先演出的是金鳳凰歌劇團,真正轟動的是楊麗花。電視歌仔戲對表演藝術來說,造成很大的傷害,由象徵劇場走向寫實劇場,例如騎馬不再以道具身段演出,而是真有其馬,這使得身段不見了,此外,唱腔也不見了,因為電視台語節目只有半小時,扣掉片頭片尾和廣告,只剩下約21分鐘演出時間,不能唱,以免唱一半要進廣告,像唱個哭調就沒有了。這樣沒唱腔、沒身段的戲劇就只是古裝連續劇。

   當時電視的三台都有歌仔戲團,中視黃香蓮、華視葉青、台視楊麗花,非常競爭。約在民國62年時,推行國語運動,布袋戲和歌仔戲消失過一段時日。【狀元樓】是當時電視歌仔戲的主題曲。

 

湖埔國小網界博覽會建置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