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人生 學校發展 節目劇本  回首頁
歌仔歲月 人物專訪 麗英歌劇團 專題計畫

 

起源:

  歌仔戲,是個具有相當強韌生命力的土生土長的劇種,源於閩南「錦歌」。「錦歌」原名「雜錦歌」後簡稱「錦歌」。形成於福建省南部,是以當地歌謠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曲種。流傳於福建省漳州、廈門、晉江、龍溪等地和台灣省,以及東南亞華僑聚居地區。「錦歌」的歷史悠久,約產生於明末清初。它繼承了明末南詞小調的許多曲牌,吸收了當地民間小戲、民歌及部分佛曲、道情的一些曲調,音樂豐富。早期主要是農民和市民逢年過節時業餘演唱,後來也出現不少民間藝人,並逐漸流傳到台灣和海外。「錦歌」傳到台灣是以宜蘭最為盛行,當地人一有空閒,便聚在一起,盡情傳唱,謂之「滾歌仔」,在台話中,「滾」有縱情恣意笑鬧的意思。

  一般提到歌仔戲的發源地,大都認為是在宜蘭。根據1963年宜蘭縣文獻委員會編的《宜蘭縣志》 及1971年出版的《台灣省通誌》記載,歌仔戲為宜蘭地區的一種民謠曲調,傳唱者乃是員山結頭份人-阿助,時人不知其名姓,乃稱之為「歌仔助」。但據民俗專家陳建銘考證,歌仔助本名叫做歐來助,但他是否為歌仔戲的創始者,則值得考證。

萌芽:

  「歌仔戲」萌芽之始,一般人只是為興趣而演歌仔戲,如農忙之餘,大家集中於廟堂前之廣場,即興就地演歌仔戲,或為酬神,或賀人之喜慶,數人臨時組團而演歌仔戲。在當時,歌仔陣表演,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形式,大概是擺幾隻椅子供操殼仔絃、大廣絃、彈月琴、吹笛子的人坐。唸歌也分生和旦、老婆子、三花這幾個腳色,表演的節目有陳三五娘、山伯英台、呂蒙正....等,表演時無搭棚,就在廟前大埕地面,也不用穿戲服,樂器一演奏下去就開演。不過,當時扮什麼腳色都不簡單,不單「腳步」和「手路」,「小旦的目神愛會曉使目尾(拋媚眼),給觀眾看得神神(愣愣地)」。這些流傳近百年的老歌仔,今天仍然存在宜蘭縣羅東一帶,在公園或者老人會,老人聚集的場所經常可以看到,可以說是最道地的「歌仔戲」了。

興盛:

  台灣光復之初,是歌仔戲全盛時期(民國四十-五十年),民國三十八年前後,約有二百多個戲班在全省各地公演。演出較為頻繁的戲碼是「楊宗保與穆桂英」等。不過,在極盛之時,卻也有新的亂流產生,起因大體上是出自生意上的競爭。爭奇鬥巧,一切為了吸引觀眾的結果,難免會有一些劇團不按牌理出牌。「胡撇仔戲」是個親切又揶揄的別稱,「胡撇仔」就是胡來一氣的意思。「不按牌理出牌」正是它的最大特色,如穿著花襯衫的文武場樂師、西洋樂器如薩克司風、爵士鼓等的引用,以流行歌曲「望春風」為序場樂,再加上「俗擱有力」的誇張海報,徹底的將那一個質樸狂野、充滿活力的時代襯托出來。當然,這一時期的歌仔戲早已經由男性扮演武生、由女性扮演小旦。

 

湖埔國小網界博覽會建置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