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耀南主任
>>黃志亮先生
>>謝源樹先生
>>陳上遠先生
>>陳文清先生
>>李春生先生
>>葉春榮夫婦
現在位置:首頁>聽阿公講古>葉春榮夫婦
回上一頁
>>葉春榮夫婦

糖廠思想起---訪談對象:葉春榮夫婦,年齡八十歲。

  在拜訪的過程中,葉春榮先生據長輩的口述得知,在沒有糖廠之前,糖廠那塊地聽說是墓地,後來是日本人在1909年來建糖廠,並建木造宿舍。還說最早期種田都是靠天公下雨來灌溉,沒有圳溝。二八圳是日本人所做的,二八圳挖出來的土,有一部分填在糖廠的土地上。
  在他們的印象中,自懂事就有糖廠,他們有時會拿農作物、蕃薯跟日本人換衣服穿,還有一次,糖廠的黑糖儲存槽,在第二次大戰末期被盟軍的炸彈炸裂,流出很多黑糖膏,附近居名一傳十、十傳百,大家搶著要(那時物資缺乏,當事者談到此處,笑得合不攏嘴,好似回到過去那一幕),拿回家做年糕,吃得不亦樂乎。
  還有以前甘蔗製糖後,甘蔗渣都放在現東萊路旁的一塊空地上,為避免雷擊引起火災,四周裝有六支避雷針,避雷針現在仍在。
  日本投降後,日本人要撤走,家具帶不走,附近很多居民都拿農作物換家具,以前的家具都是用檜木做的,是上等木材,目前還有些人家中還保存著。
  當時中寮種植甘蔗的位置,是在東谷路、東萊路沿線一帶,如果你仔細觀察,在東谷路、東萊路的兩側,現今仍殘存部分的甘蔗叢。

 


葉春榮夫婦接受採訪小組訪問留念


東谷路旁還殘存著昔日的甘蔗叢

.........................................................................................................................................

 


廠長宿舍位於招待所的後面,現仍為前廠長的眷屬所居住


蔗渣


蔗糖壓榨機

 

訪談對象:卓先生,年齡七十歲

  卓先生說,清朝李鴻章將台灣簽讓給日本,日本鼓勵蔗糖生產,實施資金援助、指定原料採取區域、保護市場等三大措施,支援保護日本新興製糖資本家,當時在中寮就是建新高株式會社。日本人撤退後,改名為彰化糖廠,後來又改經營彰化副產,利用甘蔗渣製成天花板和吸音板,最後,糖廠將一部份的土地賣給國民黨,經營建業紙廠。
  糖廠在職員工可分配宿舍,宿舍大小是依據職位高低而分配的,職位較高的職員可分配較大的房子,如廠長可分配500坪的房子,而課長可分配150坪的房子,地位較低的員工則是分配坪數較小的房子,當然,越大的房子,需要繳的房租則是越多,民國六十幾年,高級幹部的房子以每坪200元的價錢轉賣給當時的職工,位置大概於今天的東陽路、東順路還有克東路一帶。
  糖廠內有鑄造廠、火車修理、修理機器,我在十六歲的時候,在糖廠內做一年的臨時工。退伍後,參加糖廠機工考試,內容有筆試、口試、實務操作。操作部分要將整台機器全部拆開,再重新組合、上電、試機,還要在標準時間內完成,才算通過。
  在工作中,也會有工安事故發生,較常發生的是石輪,就是壓甘蔗的機器,兩個石輪邊緣互相輾壓,將甘蔗壓出汁來,要壓四次,當壓到第四次時,甘蔗渣變得較細、較滑,機器會壓不下去,需要人用竹竿將抹布往機器中間擠,帶動機器轉動,若不小心,人有被機器拖下去的危險。其中,白糖是加入硫磺漂白,黑糖是經過石灰水蒸餾,只有紅糖是最純正的。
  製糖要有糖種,糖種是從黑糖蜜經過長時間提煉,再用放大鏡找出一小顆的糖。糖種是利用去年剩下的黑糖,經過長時間加熱提煉出,黑糖的製作過程沒經過過濾,故雜質較多,砂糖是經過二次加工,特細砂糖是三次加工而成,整鍋黑糖膏經過高速旋轉,會濾出糖蜜,而這些糖蜜通常都可再利用,大部分用來製味精、做米酒的糖蜜、酵母。(因為卓先生不是在結晶部門工作,據他所知,大概是這樣子)糖種磨碎煮過後會變大,再跟甘蔗汁混合,經過壓汁,然後用熱水洗兩次後,將雜質洗掉,就製成糖。

訪談人:林子健、林兼合、子健媽媽
 
.......................................................................................................................................^top
   
 
關於我們心中感謝心路歷程參考資料
--Copyright 2003,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