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國八十四年起迄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於台南科學工業園區內已搶救了七處地點,依發掘先後的時間分別是:道爺遺址、五間厝遺址、三抱竹遺址、北三舍遺址、南關里遺址、五間厝遺址北地點,以及目前尚在發掘中之右先方遺址。(地點參見下圖)

  整體而言,台南園區搶救考古出土之文化遺存具有下述幾個特色:
  1. 時間涵蓋縱深長且完整-園區內多處考古遺址皆見有多層文化遺留堆積,涵蓋了台灣西南部地區的各個主要的考古文化。時間範圍由距約5000年起,至近代漢人移民拓墾止,長達4000年以上,是臺灣最具連續性人類歷史發展資料的地區。
  2. 保存良好-臺南平原深受曾文溪影響,土層堆積快速且深厚。此一特性對考古遺址的保存及研究,有多項優點包括:
   (1) 古代文化層多深埋在地面,受到開發擾亂的機率較低,一般保存極為良好。
   (2) 由於文化層大都深及地下水位線之下,以及文化層中的灰坑大都富含木炭,使得遺物保存狀況極為良好。
   (3) 由於水成性堆積所形成的地層堆疊清楚,易於辨認人類各種活動的遺存,如墓葬壙穴、柱洞、灰坑等,也較易辨認等。

  3. 文化內涵豐富多樣-出土文化遺物和遺跡的類別相當豐富且多變化,詳細之內涵將俟中研院考古隊於93年一月完成研究報告時方有較詳細的描述。
  中央研院自八十五年十月受台南園區委託辦理考古遺址搶救至今,已五年有餘。此期間,除了參訪的民眾藉由參觀南科的機會,可觀摩搶救的現場。附近國小教師更利用此機會進行鄉土教學,提昇民眾對當地文化的認同感。另外,台大人類學系亦藉此難得的搶救機會,函請籌備處在不影響搶救進度之前提下,由該校人類考古學系在校生加入搶救行列。


左:實況照片 中:現場實習照片 右:考古照片

  其中道爺遺址中發現當時人類的古墓,對於了解當時的人類生活及文化有很大的幫助。此墓面積長約十五公尺,寬十二米,此規模只略遜位於嘉義縣之清朝嘉慶年間名將王得祿墓園。結構含瓦質水管、半月形水塘、前庭、案桌(用磚頭鋪成)、墓碑殘片(花崗岩製成)、棺槨(三合土製成)。兩側對稱向外延伸,惟造型不同(一為弧形:一為直角),東側疑為「后土」(土地公)。此墓多為磚瓦材質,未見石材結構,其意義值得研究。此外,確定此處為兩人或「夫妻塚」;墓中僅葬有一男性骨骸,顯示當時已有未死先留空穴的習俗。因墓誌銘(墓碑)未出土,故真正年代不詳。依據死者牙床判斷,為年紀頗大的長者;棺木內有清初(順治與康熙)錢幣,推測可能為清初之墓穴;依據墓穴規模判斷死者應具有相當之社會地位。因此,推測墓主重視風水地理之「天圓」、「地方」理念。即部分結構以圓弧造型代表「天」,以直角造型代表「地」,以求天地人合而為一。最後,此墓規制完整,具有歷史教育意義。加以墓址位於南科園區,有其文化遺址再現的意義,若能善加保存,應可使科技與人文有良好的結合與對話,對於人文與科技的平衡發展與表現尤其價值,故值得保存為古蹟。此墓雖不知名,年代亦未確定,然其墓規模宏大,墓之形制及結構皆因挖掘出來而知,結構幾全以紅磚堆砌而成,且以磚及陶管舖砌成排水管路,殊屬罕見。可見前人墳葬情形與地表下墳墓的形式,有其價值;本墓為夫妻合葬的形式,形式完整,可見昔日合葬風俗。對於了解古代合葬墓形制,可形成一良好教材。

  以下的文物,就是從南科遺址中所挖掘出幾樣具有代表性的古物。


左:骨質刀柄 中:匙形石斧 右:人頭形陶偶

  1.骨質刀柄:距今約1500年前,屬蔦松文化,出土地點在五間厝遺址,它的特徵是鐵質刀器已鏽蝕,刀柄有雙目紋及直線刻劃紋。
  2.匙形石斧(巴圖形石斧):距今約2500年前,屬大湖文化,出土地點在五間厝遺址,它的質地是砂岩,它的用途是作為武器或農具。
  3.人頭形陶偶:距今約1700年前,屬蔦松文化,出土地點在道爺遺址,它的質地是泥質紅陶,可能作為蓋鈕或作為儀式用途。

(以上資料,感謝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所提供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