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址 主祀神祇 副祀神祇 簡介 建築大觀 交通地圖

 

廟址

台北縣中和市廟美街六巷六號。

 

主祀神祇

神農大帝

 

副祀神祇

釋迦牟佛祖、觀音菩薩、關聖帝君、天上聖母、王天君、張祖師、註生娘娘、福德正神。

 

簡介

坐落廣濟宮後,熱鬧枋寮夜市旁的福和宮,建物面積三一九坪,舊稱為五穀先帝廟。清乾隆31年(1766),漳和、永和、二八張、南勢角、秀山、潭墘、中坑等地信徒,在墾拓之初,為祈求平安,而於廟仔尾(即今之廟美街57號)建造土造小廟。日據時期大正十四年(1925)則由鄉紳俞英、江讚慶等人領銜共倡改建,黃文慶及黃玉堂兩位鄉民折價捐出現址,改建工程由陳應彬(彬師)與其子陳以元(陳趖師)父子花三年的時間,於日治昭和二年(1927)興建完工。重建後,改稱福和禪寺。台灣光後,信徒再集資重建,其工程浩大,有中和俞英、林梅清、江讚慶、何清風、游道、范啟賜等士紳,與板橋劉嘉輝、劉蘭亭父子合作,改建後易名福和宮,廟庭廣大,雕簷畫棟,秀麗莊嚴。福和宮前緊臨新店溪畔,昔日舟楫往來,為中和庄有名八景之一「福和鐘聲」寺廟前方百坪的大廣場,就是昔日民眾散步、休息的地方,唯僅現今入夜後枋寮夜市人聲喧鬧,昔日靜謐的寺院的氣氛已不復見。

(表 中和福和宮歷史沿革總彙)

時間表 西元 史蹟
清乾隆31年 1766 原建於廟仔尾(即今日的廟美街57號),是一個規模不大的土製小廟,至今已有兩百年歷史。
大正14年 1925 正殿四點金柱上對聯落款,為興建年代。
大正15年 1926 春吉旦正殿龍柱落款。
昭和2年 1927 三川殿步口排樓面石雕及石柱落款,為完成年代。
昭和5年 1930 龍虎門金柱對聯落款。
民國56年 1967 據文獻記載信徒集資修建。
民國61年 1972 於宮前搭建戲臺,為「康樂台」。
民國73年 1984 進行屋頂翻修及重新上漆的工作,聘請石碇的陳樹根匠師重繪門神,這次整修規模較大。
民國74年 1985 正殿左右對看堵石雕落款。
民國75年 1986 三川殿牆面以新作石雕裝修。
民國76年 1987 正殿左右步口員光門楣落款。
民國81年 1992 在已成為排水溝渠的原有溪流上見廣福橋。

圖 福和宮實景

 

 

建築大觀

福和宮座西北朝東南,為兩殿兩廂式,在配置上的最大特色,是內埕取消廊,所以廟內顯得非常寬,三川殿的背面反正殿的立面可一覽無遺,面積雖不大,卻頗有叢林大廟的氣派()。

 

.看三川殿(又稱前殿)

1透面面寬九間氣勢雄偉,中為三開間闢三門的三川殿,左右為三開間闢一門的龍虎門。

2三川殿進深用四柱十一架,架內雖為「二通三瓜」式,實際上卻使用了三支通樑,最方的一支樑最粗大通等長,是加強結構的補助通樑,其餘二支通樑,最下方的一支樑最粗與大通等長,是加強結構的補助通樑,其餘二支通樑都使用方形斷面。

3結點處亦未置瓜筒,而是別置獅座及象座,通下雀替雕成鳳凰,明間屋頂架高的作法,使得殿內特別高敞,而明間上簷與次間下簷相交錯處均置吊筒,這些都是三川殿木結構的特色。

 

二.正殿內部結構

1正殿進深用四柱十山架,架內置三通五瓜,前步口排樓除了彎枋連拱,之外另挑出看架,每斗上又出雙向栱,顯得非常華麗。

2為了繁複的斗栱,殿立面由左至右共置十二支吊筒,更增加華麗的氣氛。

3整體而言,福和宮的斗栱組合複雜,木雕線條造型比例優良,通樑束材飽滿,可見木結構技巧極高。

 

交通地圖

可搭乘「捷運接駁公車」,到廟美里下車。

白馬寺 北聖宮 碧河宮 保慶宮 慈安宮 慈雲寺 東德宮 道行宮 南山福德宮 福和宮 貢噶精舍 廣濟宮 觀音禪寺 海山宮 竟南宮 金山禪寺 樂墘宮 樂天宮 力行福德宮 南山放生寺 南山觀音寺 霹靂宮 溥濟宮 三介廟 上寶禪寺 秀福宮 天修宮 無極宮 圓通寺 中興福德宮 紫竹寺 總持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