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前農委會主委李金龍博士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一百一十週年所慶的好日子,經過大會人員的安排讓我們有幸恭逢盛會。在典禮上,我們遇見了時任農委會主委李金龍博士,這位農業大家長很高興我們的到訪,除了熱情的和我們交談外,並將我們台北市濱江國中的這群番薯小尖兵介紹給與會的農民長輩們。

各地農民長輩蒞臨農業試驗所一百一十週年所慶

各地農民長輩蒞臨
農業試驗所一百一十週年所慶

 
 
 

行政院農委會主委李金龍博士為我們加油打氣!

行政院農委會主委李金龍博士
為我們加油打氣!

   前農委會主委李金龍博士,在所慶酒會致詞中對我們提到,很多都市中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農作物的來源、出處,因此舉辦「農民日」開放讓全國人民知道農業試驗所研究的成果。台灣是一個天然的溫室,農業試驗所長期不斷的研發、改良各式農作物,以熱帶國家的農業技術,搶佔溫帶國家的農作物市場,這更說明了台灣「農為國本」的精神。
 
 
     另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開始生質能源作物開發,94年6月舉辦「全國能源會議」,預訂2010年推廣汽油酒精100-300萬公升,2015年200-600萬公升,2020年300-900萬公升,而發展酒精用之能源作物皆以糖質及澱粉類作物為主,包括甘藷、甘蔗、玉米、高梁、甜菜等,甘藷及甘蔗被評估為最適合之酒精用能源作物。

甘藷及甘蔗被評估為最適合之酒精用能源作物

甘藷及甘蔗被評估為
最適合之酒精用能源作物

 
 
 

前農委會主委李金龍博士所慶酒會致詞

前農委會主委李金龍博士所慶酒會致詞

   以往農業給人的印象只是供應糧食的產業,但事實上,國內外生質能源相關研究認為可利用植物將太陽能、水力及二氧化碳轉化為生質能源。台灣每年有不少農地休耕,可利用推展能源作物
,發展生質能源,提高農業「綠色產值
」,開創台灣農業發展新契機。
 
 
 
 
 
 

嘉義農試分所賴永昌博士

 
     
     我們利用週休二日的時間特地南下農產試驗所嘉義分所,向主持台灣甘藷育種、遺傳及生理研究的賴永昌博士討教。賴博士提供了許多珍貴的資料給我們,還帶我們到甘藷田參觀各種品種。由於事涉國家農業大計,除非是由所內的人員陪同參觀,否則外來的人是嚴格管制的,以免國家精心栽培的心血外流。

博士帶著我們參觀番薯田、解說不同品種

博士帶著我們參觀番薯田
、解說不同品種

 
 
 

賴博士的研究成果也登上了媒體報導呢!

賴博士的研究成果也登上了媒體報導呢!

   賴永昌博士最近的研究成果就是輔導彰化縣大城鄉農民,從農場整地、種植、選別裝袋、出貨制定一套番薯的栽培管理流程,種植出農藥殘留合乎標準的番薯,供消費者安心食用,建立起台灣番薯的好口碑。
 
 
     賴博士說,我們是所有曾經請教過他的團體中,年紀最小的,因為向他討教的大多是研究所的研究生。然而賴博士並沒有因為我們的年紀而敷衍了事
,反而提供了許多他的研究及演講資料
,供我們作品使用。這些得來不易的資料,可說是字字珠璣,對我們作品的內容真是助益良多。為了報答賴博士的鼎力相助,我們只能勉勵自己,除了努力,還是努力!

感謝賴博士提供的研究報告讓我們獲益良多

感謝賴博士提供的研究報告讓我們獲益良多

 

 

 
 
 
 

新竹北埔番薯伯

 
     
    在志工媽媽的帶領下,我們一群人來到了新竹縣北埔鄉「番薯伯焢窯
」農莊,經由農莊主人的安排,我們訪問到高齡70的番薯伯─莊老先生。番薯伯親切的接受我們的訪問,充分的展現出長者風範,令我們大感佩服
。以下是我們整理後的訪談精要:

 

問:番薯適合種植在什麼樣的田地?

答:第一要選擇陽光照得到的地方,排水也要良好的田地是最適合的。

問:番薯隨時都可種植嗎?

答:要看選擇的品種 ,一般都是分兩期。第一期大約150天就要採收,第二期天氣比較 熱大約120天就可採收。

問:種植的過程中最需要注意什麼?

答:剛種植下去的時候,大約2~3星期就須灌水,否則苗會被蟲咬。同時也必須將苗拉鬆,避免野莖防礙番薯生長。

問:如何採收?

答:台灣南部種植面積廣,目前都以機器採收。北部地區種植面積小,則以牛氂田來採收。採收的同時,還要將番薯分大、中、小三級,大的由產銷般負責收購,賣給店家或作餅,或作點心之用。中的番薯用來焢窯再適當也不過了,至於最小的番薯則用來餵豬或餵雞鴨等等的用途。

問:一棵種苗會長幾棵番薯?

答:以桃園一號為例,在秋前種植的番薯比較大,一苗大約可收成3、4條
,量較少。秋後種植的番薯體型較小,但數量較多,一苗也有可能收成十幾條呢!

問:現在番薯的品種有都是以前原有的嗎?

答:不、不、不,幾乎所有的品種都經過農民試種後改良的。我本身是北埔鄉番薯產銷班第一班的班長,北埔鄉所種植的是桃園一號的改良品種,光復前的品種沒有號碼,光復後經過改良的品種太多了,所以以編號來區分。至於各地品種的用途,也不盡相同,端視需求而定。有的番薯是甜而水分多,但質地軟,不適合焢窯,也不適合做餅做薯條。桃園一號則是質硬,甜度高,較適合焢窯。

問:番薯種植的方式,以前和現在有無不同?

答:完全不同了!以前番薯種植完全是利用手工,從鬆土到種苗完全要靠牛犛與人工。現在的番薯田,不管種植或收成靠的都是機器,和以前比較起來,那真是輕鬆多了!

問:番薯遇上天災怎麼辦呢?

答:颱風淹水若超過兩天,番薯就會爛掉,若是遇上乾旱,番薯就會被蟲咬而無法收成。

問:番薯伯從何時到北埔居住?能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況嗎?

答:家父在日據時代就在此居住了。光復前我大概九歲,當時沒有米食,番薯是主要糧食。為了怕引起火災,也怕焢好的番薯被偷走,焢窯還要偷偷摸摸,避免引人注意。因為日據時代,空襲、炮火連連,稻米難以收成
,番薯便成為家家戶戶的救災主食。

問:農莊是如何轉型為目前的經營模式?

答:老一輩的農民年紀愈來愈大,年輕人也大多出外謀生,農業社會漸漸沒落,農作物的耕種也愈來愈少,而政府也陸續開放一些農作物與稻米進口,在考慮到農產品經濟效益與日後的競爭下,政府開始鼓勵農民轉型。民國87年在農委會、改良場、北埔鄉農會的輔導下開始轉型,前兩年由我獨立經營,第三、四年後,農莊漸有起色,才請兒子和媳婦回來幫忙。由於年輕人善用網路的優勢,美化包裝,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問:目前種植番薯的農民是否減少了?經濟價值如何?

答:種番薯的人是少了,但經濟效益不錯,以前是種給豬吃,現在是賣給人吃,利潤不錯。一般來說,老人家缺少運動,容易造成便秘,而地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增進腸子蠕動,幫助消化,一天吃上一次番薯,如廁就會順暢許多。報章雜誌也都有報導,吃番薯可以防癌,而且最好帶皮一起吃呢!

問:焢窯的由來?

答:焢窯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傳統的土窯,另一種是磚窯,從日據時代焢窯就一直是用土窯,在第二期稻穀收成後,牛犁將土翻鬆後,將較硬的泥塊挖出,晾乾後土質較結實即成土塊就可用來造窯。燒窯到開窯這其中的樂趣與體驗不是現代的磚窯可比擬,因為磚窯是現成的,少了造窯這道手續就少了一些體會,不過磚窯算是較方便的焢窯方式了。目前北埔鄉可焢窯的農場大約有六家,都是沿用傳統方式土窯,歡迎你們有空來北埔焢窯。
 
 
 

 

番薯伯親切的展現出長者風範

番薯伯親切的展現出長者風範

 

良田是種植番薯的首要條件

良田是種植番薯的首要條件

 
 
 

 

台灣南部種植面積廣,目前都以機器採收。

台灣南部種植面積廣,目前都以機器採收。

 

台農70號為台灣秋裡作品種

台農70號為台灣秋裡作品種

 
 
 

 

桃園一號的改良品種

桃園一號的改良品種

 

傳統的土窯更添懷舊的思古幽情

傳統的土窯更添懷舊的思古幽情

 
 
 

 

日據時代炮火連連,焢窯還要偷偷摸摸

日據時代炮火連連,焢窯還要偷偷摸摸

 

番薯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增進腸子蠕動

番薯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增進腸子蠕動

 
 
 
 
 
 

西湖鄉農會指導員黎萬欽先生

 
     
 

  我們於2005年11月19日參加苗栗2005西湖甘藷文化藝術節,會場中我們訪問到這次籌辦活動的西湖鄉農會指導員─黎萬欽先生。

  黎先生告訴我們,西湖鄉從四年前開始舉辦甘藷文化饗宴,西湖鄉人口只有8296人,是一個非常小的小鄉鎮,地形屬丘陵地,因此,農產耕作以水稻和甘薯輪耕。由於銷售能力不佳,甘藷等農產品無法銷售出去。為了打響西湖農產品的知名度,因而舉辦了「西湖甘藷文化藝術節」。

西湖鄉農會指導員黎萬欽先生

西湖鄉農會指導員
黎萬欽先生

 
 
 

西湖甘藷文化藝術節」。

西湖甘藷文化藝術節」。

  

  西湖的甘藷等農產品,在經過這些年的努力之後,已經享有屬一屬二的名聲,因此,今年西湖甘藷文化藝術節以「藷一藷二」為主軸,將甘藷介紹給消費大眾。

 

  西湖的甘藷加工品眾多,最受矚目的新食品「冰薯」是農民加入巧思研發
,經過設計精緻包裝後的創意產品,不但好吃,更是創意文化產業的典範。
  「冰薯」是以台農51號甘藷品種所研發出的加工製品,至於其他甘藷加工製品,像是鮮薯、薯條、薯泥、薯圓、甘藷菜包及番薯冰棒等都是以桃園1號品種為主。

 
 
 

 

對番薯的了解,我們也是屬一屬二喔!

對番薯的了解,我們也是屬一屬二喔!

 

以桃園1號品種為主的各式甘藷加工製品

以桃園1號品種為主的各式甘藷加工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