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戲又稱傀儡戲,是客家地區得到廣泛流傳的一種民俗藝能。舊時凡是年節喜慶、迎神賽會,均有木偶戲表演,其中以閩西木偶戲最為有名。
閩西木偶戲流行於上杭、連城、長汀、永定、武平、寧化等地。也曾到漳州、漳浦、龍岩和廣東的潮汕地區演出。
在發展過程中,曾經歷過由單高腔到雙高腔,再往亂彈班、半葷齋班發展的過程。所謂單高腔木偶戲,是早期的木偶戲形式,一個戲班只有三個人,兩人操縱木偶,一人操作打擊樂,俗稱三角班。後來,操縱木偶者有兩人合演發展到四人合演,操縱技巧得以提高,而出現雙高腔木偶戲。至清末,漢劇(外江戲)流行閩西,一方面漢劇從木偶戲的劇目、表演吸收了養分,另一方面在唱腔上又給木偶戲以深刻影響,致使大部分木偶戲班改唱皮簧,而出現以閩西漢劇音樂為主的亂彈木偶戲班,以及高腔和閩西漢劇音樂兼而有之的半葷齋班。
提線木偶為木偶傳神之基礎,閩西木偶身上的牽提線,初1條,漸增為10條、12條、16條。偶身高度也由一尺多發展到三尺多。各個行當也有一定的動作規範,如︰文官出台是有整冠、拍衣、撩袍、端帶等四個動作;生走八字步,旦走小步;上馬是,文官起腳低,武官起腳高;對白是,手眼要相互配合。
有文、武小生,文、武老生,正、武、丑、老旦,文、武淨和文丑等角色。布袋戲的音樂唱腔,分為“高腔”和“亂彈”兩種。“高腔”的基本曲調為「九調十三腔」,以清唱為主,用客家話演唱;“亂彈”則吸收閩西漢劇的西皮、二簧唱腔,用官話演唱,布袋戲劇目有幾百個,分為“正本戲”,有固定的腳本,演出較嚴謹,如《大鬧開封府》等;另有“幕表戲”,沒有固定的台詞,演唱者可按故事情節的發展,根據一套套符合場景的“水詞”即興套用,隨意演唱,丑角則常用方言俚語插科打渾,如《粉妝樓》等。
1949年以後,由於官方的重視關懷,木偶戲得到更進一步的繁榮與發展。1954年以「福勝堂」戲班為基礎,組建「上杭縣福勝線刻團」,參加各種不同的比賽,榮獲不少佳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