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燈和歌舞小戲的養分,把山歌從山間野外搬到村坊土台,成立山歌劇社,編演山歌戲劇目《浪子回頭》、《九件衣》等,使山歌戲初具雛形。之後,在梅縣、福建等地相繼成立了專業性山歌戲實驗劇團,組織專業戲劇、音樂工作者致力於山歌戲的劇目、表演、舞美、音樂、唱腔的建設,使戲日趨成熟。流行於廣東梅縣、惠陽兩個地區的稱為梅縣山歌戲;流行於福建連城、漳平、長汀、上杭、永定、武平等地的稱為閩西山歌戲,都是在客家山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的地方劇種。
梅縣山歌戲的唱腔曲調主要是各種原腔山歌和民間小調,還有少量佛曲和古人吟誦詩詞的《詩板》,從廣東漢劇吸收來的《四平調》、《北調》,從木偶戲中吸收來的《猜調》等。
80年代梅縣地區山歌劇團和其他山歌劇團,在藝術實踐中逐步創造和形成山歌劇的藝術特色。較有影響的劇目有《長泉情 》、《月是故鄉明 》、《情海漩渦 》、《相思豆 》、《漂流的新娘花 》等。劇本唱詞有客家山歌味,基本是7字1句,4句1首,間有迭板山歌加襯字;多屬借物比喻、語義雙關的唱句,以比、興的手法抒情。作秀方面除借鏡民間歌舞、戲曲、歌劇的表現技巧和作秀方法之外,還從現實生活中抽提形體動作,以表現現代生活見長。
閩西山歌戲的唱腔曲調始於閩西各縣的山歌、小調、竹板歌和鼓吹、歌舞曲等民間音樂為基礎,吸收閩西漢劇、江西采茶戲、湖南花鼓戲、粵東客家山歌劇等兄弟劇種的音樂而成。山歌戲是產生于閩西的新興劇種。由只有獨唱、對答、沒有樂器伴奏和作秀的歌唱形式,發展成為用樂器伴奏和有角色扮演對曲故事的山歌戲。 “山歌皇后”徐秋菊(中)在山歌劇《山稔果》中的演出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