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自古盛產名茶,廣大茶區和鄉村,向有民歌性質的采茶歌和民歌民舞性質的采茶燈的活動。明代中晚期,在安遠縣九龍山一帶茶區,漸由采茶歌、采茶燈發展成為采茶戲,其始祖劇目是《九龍山摘茶》。因此,俗稱“茶燈戲”、“燈子戲”,又因它的角色過去一般是由三人(兩旦一丑或生旦丑)組成,故又稱“三腳戲”、“三腳班”,至二十世紀中葉方統稱為采茶戲。此後,往東流傳到閩西寧化、清流、長汀、連城等地;往南傳入廣東韶關地區和梅縣、湛江一帶;再隨著廣東客家的遷移,而一路帶往廣西玉林、欽州,另一路則傳到台灣苗栗、新竹、中壢、桃園、平鎮等地。
農民演出的采茶戲參加省首屆農民戲劇節
客家人喜愛采茶戲
在流行過程中,許多內容因具有反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的民主性,也多夾雜些打情罵俏的粗俗語言和動作。自乾隆年間始,被封建假道學家斥為“淫戲”、“野戲”,屢遭禁演。可是由於它扎根在廣泛的勞動人民中間,民眾愛護、需要它,反而越查禁傳播越遠。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采茶戲方獲得新生,紛紛從農村進入城市,並取得合法地位,贛南各縣相繼成立采茶劇團,遂使贛南采茶戲成為中國戲劇百花園中一枝亮麗的奇葩。
采茶戲的舞台語言是當地客家方言。它載歌載舞,氣氛輕鬆活潑,語言幽默風趣,融合民間口頭文學、歌舞、燈彩於一體,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內容貼近廣大勞動大眾生活,它人物少,體製精悍、布景簡單,與其它戲曲程式相比,更具生命力,尤其便於山區流行。
舞蹈形態組合有三大部分:一是丑中見美的矮子步;二是風韻獨特的單袖簡;三是優美動人的扇子花。這些舞蹈動作皆來源於山區的生活,傳統劇目有82種,分燈戲和雜套戲二大類。”茶戲”即茶燈戲,代表劇目是《九龍山摘茶》;雜套戲的代表劇目是以《反情》、《賣雜貨》、《上廣東》、《大勸夫》組成的”四大金剛”和以《肖妹子》、《補皮鞋 》、《釣拐》、《老少配》組成的”四小金剛”。
伴奏均為民間樂器,主要有勾筒(二胡類)、嗩吶、鑼、鼓、鈸、和笛子。人物通常由二女一男組成,女的叫大姐、二姐,男的叫茶童;三人中僅男的(生或丑)有行頭,一般是頭戴羅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腳穿燈龍褲。表演時姐妹對唱,茶童手搖紙扇插科打諢。近年來贛南采茶歌舞劇《花燈仙子》、《山歌情》等,屢召晉京,連獲國家大獎。
2002年,已是70多歲的許為雄夫婦登台作秀拍攝
20世紀50年代《 妹子》晉京演出
獲多項大獎的《山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