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
原民遷入
漢人開墾
日據時代
民國初期
工業興起
捷運建設
大事紀載
 
 
 
 

>>民國初期

        民國初期1946~1963年間,整條樹梅坑溪沿溪流域,大部分的可耕之地都已經開發為農田,樹梅坑溪的水源並不豐沛,農地耕地面積又侷限在竹圍三角平原地區,可耕之地非常的有限,主要以水田為主,無法灌溉的區域 變做為旱地,種植柑橘或其他作物。       

樹梅坑溪是賴以維生的溪流 
竹圍地區的水利灌溉系統

       竹圍地區的人口因鄰近台北,當時的人口漸漸的增加,竹圍地區主要的農田灌溉與居民飲水的主要來源是樹梅坑溪,對於樹梅坑溪的溪水的需求有增無減,以前建設的灌溉水系更不足以供應當時的農田與居民的飲水,水的資源更是匱乏。

       為了有效的供應農田的水源,開始整治與興建水道與埤塘,並實施輪流供水的方法,讓所有的農田有充足的水源,即使是如此, 當時的大部分居民還是很貧窮,天候與水資源的缺乏是其中之一,另一個原因是大部分的土地在少數的家族或地主,一般的居民大部分是佃農。竹圍地區的農耕收穫十分有限,農作收穫不好,又要繳納田租,種了一整年的稻子,最後繳完租金後所剩下有限,當時務農的居民生活非常的辛苦,直到耕者有其田,有自己的田地之後,生活才逐漸的改善。

  參考資料:
1.
田恩典等(2012)。小溪的眼淚 -樹梅坑溪的過去 現在與未來
2.地方耆老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