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背 瓦 鎮

 

早期馬背:五行馬背

「馬背」、「燕尾」與「瓦鎮」是古厝屋脊上常見的變化裝飾,此外建築物左右兩側上端像山形的牆壁稱為「山壁」或「山牆」或「歸壁」,山壁常裝飾有「懸魚」與「鳥踏」。

「馬背」是指位於屋頂曲脊和垂脊的銜接處所形成的鼓狀凸起。

馬背的造型根據中國的五行有「金木水火土」五種,另有第六類是晚近在台灣形成的,非傳統風格,已被瓦鎮取代。

 

木形馬背:木形直,此馬背是將圓角鏟平變成五個平直的邊,木形馬背較常使用在廟宇或富有人家,如南鯤鯓、板橋林家。一般坐東向西的屋宅,其正身馬背為「木行」。

 

火形馬背:火形銳,曲脊作四次向外彎成四個尖角,和水形馬背一樣可區分「閩南型」和「客家型」。

 

 

土形馬背:土型方,脊頭上方削成一直線為方角,計有「一字型」和「凸字型」兩型,這是馬背造型中最少的一種,因為民間傳說土形遠看像墓碑,不吉利。

 

 

金形馬背:金形圓,又稱「圓角馬背」或「圓角歸頭」,這是最古老最常見的形態。

 

 

水形馬背:水行曲,曲脊作為三個彎角,形如水波而得名,由於彎角弧度的不同,又分為「閩南型」和「客家型」兩種,一般坐北朝南的屋宅,其正身馬背為「水形」。

 

 

金形馬背(金形圓)

金形馬背是我們在走訪過程中最常看到的,除了古蹟外,平常人家的古厝也常使用這種型式。

彰化和美道東書院的金形馬背 (尤冠龍攝)

彰化鹿港關帝廟附近古厝的金形馬背 (尤冠龍攝)

彰化市節孝祠,圖中可見屋脊上的金形馬背與懸魚裝飾 (尤冠龍攝)

鹿港民居的金形馬背與長長的鳥踏 (彭文紳攝)

 

木形馬背(木形直)

在我們的走訪過程中,發現很難看到木形與水形馬背。

彰化市大埔路民宅的木形馬背 ( 尤冠龍 攝 )

 

水形馬背(水形曲)

我們發現水形馬背真的很少見,在走訪過彰化市、和美鎮與鹿港鎮的一些古蹟後,也只有在和美的道東書院有看到而已。

彰化和美道東書院的水形馬背 (尤冠龍攝)

 

火形馬背(火形銳)

彰化馬興益源古厝,圖中可見屋脊上的彩飾與火形馬背 (尤冠龍攝)

彰化市節孝祠,圖中可見屋脊上的火形馬背、鳥踏與燕尾 (尤冠龍攝)

 

土形馬背(土形方)

彰化市節孝祠,屋脊上的土形馬背 (尤冠龍攝)

鹿港民居屋脊上的土形馬背(左)與瓦鎮(右) (尤冠龍攝)

 

晚期馬背

五行馬背為「早期馬背」,近幾十年來另發展出的幾種馬背稱為「晚期馬背」,

如:風馬背弧形風馬背水門馬背

鹿港石廈街上一棟古厝的風馬背與繁複精緻的懸魚裝飾,此種馬背又稱菱形馬背屬於晚期作品 ( 尤冠龍 攝 )

石廈街上另一棟古厝的風馬背與上方的特殊造型裝飾 ( 尤冠龍 攝 )

 

Top

 

 

瓦 鎮

晚近傳統民居除晚期馬背外,已被瓦鎮取代。所謂瓦鎮即壓瓦鎮邪物,也就是「屋頂瓦片上的鎮邪物」。

由於瓦鎮小巧,大多使用在一條龍民宅或三合院,很少發現使用在大厝院落或有護龍的大型古宅。瓦鎮從日據時代才開始出現,僅見於台灣地區,未見於大陸。

一般大戶人家均蓋馬背屋頂,小戶則蓋瓦鎮。

有趣的現代鐵皮瓦鎮的造型 ( 尤冠龍攝 )

 

瓦鎮形態示意圖 ( 陳曉仙 繪製 )

瓦鎮依形態分類:

1.幾何型瓦鎮,使用次少。

2.梅瓣形瓦鎮,使用最普遍。

3.梅瓣托葉形瓦鎮,使用次之。

4.獸頭瓦鎮,使用最少。

梅瓣形瓦鎮,此瓦鎮上的幾何圖案很有趣 (尤冠龍攝)

很少見的獸頭瓦鎮與其側面獸身的造型 ( 尤冠龍攝 )

前景應為梅瓣形瓦鎮,後面似乎是獸頭瓦鎮 ( 尤冠龍攝 )

老厝保存不易,很多瓦鎮上的花紋都已斑駁不堪 ( 彭文紳攝 )

對於瓦鎮的式微,我們深感可惜。看到了鐵皮造型的瓦鎮後,我們有了一個靈感:可以把瓦鎮的一些有趣、特殊造型融入在現代的建築中,如此不僅能兼顧建築造型的美觀以及人文的意涵、亦可延續這個傳統特色。

 

參考文獻

林宗聖(2011):馬背燕尾與疊砌法。臺灣山岳,94,118-12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