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復育做法


1.研究室與民眾


    在中央研究院裡有間研究室,專門來復育鱟,他們復育了許多小鱟,而在復育期間,其實是相當困難的,要先調整生態環境及水質,但是他們卻沒有放棄,因為看到鱟越來越少所以要讓他們繼續繁衍,讓他們不要絕種。而在巧面的機緣下我們得知了中研院裡有Open House得這個活動是在介紹鱟,並且有開放給民眾來領養,民眾都有要一起復育鱟的想法,當時民眾相當熱絡參與復育鱟的活動,並且中研院裡飼育鱟的人員也在臉書上成立了「鱟小鱟」這個網站,讓大家在裡面討論,大家也都會再上面回應,養小鱟碰上的問題,以及如何將水養好,且讓小鱟的生長環境更好,也因為我們抱著想要一起共同維護鱟的使命,並展開了養小鱟的旅程。

 

2.放生


(1)民國86年對三棘鱟進行初步的生態習性研究,並從事人工繁殖的試驗,最後確立鱟的人工繁殖模式,現在每年均可培育出大量「一齡稚鱟」,甚至達到「二齡稚鱟」並將培育出的稚鱟選定泥灘棲息地進行放流,一方面增加鱟的族群豐度,另一方面藉由放流的過程喚起大家從日常生活中落實保育的觀念,達到生態保育的目的。
(2)民國89年設立金門縣水族教育展示館,以鱟為主題做一系列的展出,展示鱟的種類、分佈、生活史與鱟卵發育過程,輔以實體成鱟,讓遊客對鱟有更深入的認識。

台灣三棘鱟於金門的放流紀錄:

表二 台灣三棘鱟於金門的放流紀錄


時間

放流地點

說明

89年08月18日

古寧頭鱟保育區內北山潮間帶

第四屆台灣海洋環境大會幫小鱟搬新家活動

90年11月22日

古寧頭鱟保育區內北山潮間帶

20對成鱟

91年11月20日

古寧頭鱟保育區內北山潮間帶

3萬隻一齡稚鱟、20對成鱟

92年08月19日

古寧頭鱟保育區內北山潮間帶

3千隻二齡稚鱟、20對成鱟

93年09月24日

浯江溪口潮間帶

6萬隻一齡稚鱟

93年10月14日

烈嶼埔頭潮間帶

2萬隻一齡稚鱟

95年03月19日

浯江溪口潮間帶

7萬隻一齡稚鱟

97年04月25日

浯江溪口潮間帶

33萬隻一齡稚鱟、2萬隻二齡稚鱟

99年06月11日

古寧頭鱟保育區內北山潮間帶

10萬隻二齡稚鱟、30對成鱟

除了在野外引成鱟產卵的方式之外,我們也在試驗室中繁殖稚鱟,在進行放流。目前養殖技術已經能將鱟卵養到接近十齡了。只要能滿足稚鱟的成長環境,就能使牠的成長速度加快,我們採用最簡單又最方便的方法,充分打氣增加溶氧量,就可以縮短孵化時間,提高孵化成功率。未來,我們應繼續進行成鱟繁殖與稚鱟養殖的試驗,並利用人工復育三棘鱟的族群方式及養殖技術做為三棘鱟族群復育的專業支援,在放流時可以選擇較大的稚鱟進行,以提高稚鱟在野外的存活時間,目前在亞洲,屬日本與台灣在鱟的研究與保育上最具成效。

 

遇見鱟黑學保育行動復育做法飼育之初生態反省溼地復育課程互動鱟黑群像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建議使用IE 7.0 以上版本,配合1024X768解析度可得最佳瀏覽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