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復育行動


1.金門


    金門縣水試所表示,「鱟」是金門珍貴的海中生物,水產試驗試所進行復育多年,每年都舉辦稚鱟放流活動,希望民眾不要捕捉,共同維護生態資源。
配合金門縣2012石蚵小麥文化季,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於3月30日假古寧頭北山鱟保護區舉辦「三棘鱟復育放流與保育宣導活動」,本次活動共放流一齡稚鱟十五萬尾、成鱟十五對,吸引地區民眾、學生上百人熱情參與。金門縣李沃士縣長致詞時,表示:希望「鱟」能代代綿延生存下去,成為生態保育的成果與金門觀光的特色。
由於鱟的外型像鋼盔,且成鱟出現時往往雌雄成對,因此有「鋼盔魚」、「鴛鴦魚」之暱稱。早期在金門各泥灘海岸經常可以發現,現今則於浯江溪口至建功嶼,及北山鱟保護區較為常見。

 

2.雲嘉


    金門縣政府今天與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簽訂合作意願書,預計明年4月在好美寮溼地放流稚鱟,分享金門鱟的復育成效。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2000年8月起接受中央研究院指導,進行鱟培育與放流,以往復育的幼鱟長到2次脫殼成「二齡鱟」就放流。
水產試驗所所長翁自保表示,培育六齡鱟只花費394天,較一般花費3年到3年半時間,縮短2年半。水產試驗所掌握稚鱟餌料訣竅,目前育有四齡鱟260多隻、五齡鱟近180隻、六齡鱟3隻。
水產試驗所所長表示,11月採回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內2處溼地水質與底泥檢測後,選定好美寮溼地放流稚鱟,預計明年4月放流2萬隻稚鱟,另贈送3對種鱟給風管處,並協助棲地管理及追蹤調查,讓鱟有良好的棲息環境。
水產試驗所對鱟生態保育與培育的付出,受雲嘉南風管處重視,技術輸出台灣本島。雲嘉南風管處將由當地社區認養鱟放流區管理,並將鱟導入觀光旅遊及相關產品,帶動觀光發展、活絡社區經濟。

 

3.國立海生館


    為了延續鱟的生存,目前各方正積極推動把鱟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企圖透過限制捕撈量、設定禁漁、劃定漁區、設置保護區、棲地重建及幼苗放流等方式,讓鱟永續生存下去。目前兩岸的學者和金、廈等地方單位對鱟的保育都有一致的共識,只是在足夠的保護區設立以及執法管理落實之前,鱟的保育之路還有很長的一段要走。因此,為了推動鱟的保育運動,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在民國百年,自6月19日開始舉辦「鱟的史詩-台灣三棘鱟的保育特展」,自澎湖引進四對八尾的鱟,目前鱟主要分佈在澎湖、金門一帶,在海洋中可以雙雙成對的鱟不算多,經由漁民捕撈上岸,海生館經隔離檢疫後,預計在下星期放置在珊瑚王國館主珊瑚缸中。
希望透過本特展喚起大家重視鱟的保育工作,讓民眾認識鱟有哪些生存機制?鱟和人類之間又是如何地習習相關?期望透過相關活動的推廣,為廿一世紀的生命保育凝聚共識。

遇見鱟黑學保育行動復育做法飼育之初生態反省溼地復育課程互動鱟黑群像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建議使用IE 7.0 以上版本,配合1024X768解析度可得最佳瀏覽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