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鱟黑學

 

    1.種類


    「鱟」為海洋底棲無脊椎動物,屬節肢動物門。鱟雌雄成體的形態不同,雌大雄小,一旦結成夫妻後,雄鱟常伏身於雌鱟之上,如影隨形,直到死亡為止都在一起行動,因此民間稱其為「鴛鴦魚」又稱「夫妻魚」;又因其外形長相,也稱為「馬蹄蟹」或「鋼盔魚」,而鱟的祖先在古生代泥盆紀就已經出現於地球上,其形態至今並無多大的改變,因此有「活化石」 之稱。


臺灣西部沿海原有許多中國鱟棲息,但是近年來由於環境污染及棲地破壞日益嚴重,鱟在臺灣本島幾乎已經絕跡,僅剩金門地區尚有稚鱟存在,而稚鱟的資源量在金門地區也有日漸減少的趨勢。分佈於金門的鱟,學名Tachypleus tridentatus,一般稱為「三棘鱟」,亦稱為「中國鱟」,或「日本鱟」。


2.存活歷史


    在台灣一提到鱟,大家可能常會想到金門海岸受到過去戰地管制、另類保護而留存下來的怪異生物,實際上,台灣西海岸也都曾有過大量鱟的足跡。目前世界上共有四種現生種的鱟,一種分佈在北美東岸,其他三種則分佈在東亞海域。而其中台灣海域擁有的三棘鱟則是分布北至日本南至印尼,為最為廣泛的一種。
鱟悠游在地球海裡已經有四億年歷史,且在恐龍出現之前與滅絕至今的兩億年來,外表形態卻改變不了多少,是相當聞名的「活化石」。雖然從外表來看似改變不多,但是近年在蛋白質或是DNA的遺傳研究上,卻發現有著如同在稱呼上的地理差異。例如早在1970年代就發現美洲鱟在美國東岸與墨西哥灣內的族群有明顯的差異,就跟其他海洋物種如牡蠣等,有著共同的北美重要地理區域分化特徵。


3.特異功能


    鱟具有這麼多隻的「眼睛」,不過牠們的視力卻還是很差。白天時,牠們只能「看」到移動的物體,透過複眼產生微弱的影像。不過到了太陽下山後,透過尾部的感光系統,和其它感官系統,鱟的「夜視」能力往往比白天的視力強。這種特異功能,就是鱟為了能在黑暗的深海中得以游遊自得而發展出來的。


    鱟全身是寶,肉、血、殼、尾刺都能入藥。從中醫藥角度看,鱟肉有涼血解毒明目的功效,鱟尾刺鍛炭可用於止血。過去漁村缺醫少藥,衛生條件差,孩子身上常生疥瘡。大人便會用鱟燒湯讓孩子喝,說是“喝鱟湯,不生瘡 ”。鱟的外殼像瓢,清洗幹淨後便成了鱟勺,可作舀水用具。更有趣的是,這鱟勺還有“特異功能”:若把剩飯剩菜放入,即使是夏天,也可存放兩三天不餿。過去漁家沒有冰箱,這鱟勺也就起了冰箱的作用了。


4.生存環境(棲地)


    稚鱟終年分布在泥灘地,只是冬季潛伏較深,只有在出太陽氣溫回升的日子才可以在地面看到它們;小稚鱟分布在近岸高潮線附近泥灘地,而大稚鱟則逐漸向外海遷移。成鱟出現於每年5月到8、9月間(產卵季節),東北季風起即會遷徙至20-30公尺深海域越冬。出現季節時母鱟及雄鱟於大潮清晨或傍晚,集體游上潮間帶高潮線附近的沙洲產卵。長大至4-5公分隨水流逐漸遷移到以沙為主的地區,至10公分上下就離開潮間帶到較深海域生活。在深海中經過數年的成長後,當達到成體時,雄鱟即會尋找雌鱟而為配對,當到生殖季節時仍固定游回到海邊產卵。


    鱟居住於沙質淺水海域,常爬行或全身潛行於泥沙中。它的棲息地點與年齡有關,通常稚鱟生活於海岸泥灘地,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游向外海生活。鱟於冬季時會選擇在較深的海域生活,直到來年水溫回升時再遷往淺水域覓食或於沙岸產卵。晚夏才產卵孵化的稚鱟可以潛伏在低潮線潮間帶過冬,天氣好時會爬出攝食。

遇見鱟黑學保育行動復育做法飼育之初生態反省溼地復育課程互動鱟黑群像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

建議使用IE 7.0 以上版本,配合1024X768解析度可得最佳瀏覽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