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Adobe Flash player

學習遷移記事


 大觀義學因為遷移,才有建學碑的建立。

 根據文建會網頁上說明:

明治二十八年(1895)日本領有臺灣,其第一要務即是教授臺人日語,自二十九年(1896)起陸續在各地設立國語(日語)傳習所及分教場,當時大多利用舊有的義學或文昌祠,就地開辦,招臺人子弟學習。而板橋地區人口眾多,林本源家族秉持其私人興學的熱忱,於明治三十年(1897)利用「大觀義學」,創辦「私立國語教育所」,供其子弟及板橋地區學童學習日語,明治三十二年(1899)改制為「板橋公學校」,成為板橋地區第一所新制學校。公學校專供臺人子弟就讀,特別重視日語的教授。日治初期,公學校入學以社會中、上層家庭之子弟為主要的對象,學齡兒童入學率仍低,但是,板橋地區因為工、商經貿發達,人口漸增,「大觀義學」校舍逐漸不敷使用,可是,當時的教育預算不足,無法替板橋公學校另建新校舍。林本源為了提高板橋地區臺人子弟就學機會,另方面也可以呼應總督府推動日語教育的政策,遂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二月三日,以私人出資興學方式擴建「板橋公學校」(即今板橋國小),並立碑紀念。

 是因為大觀義學的校舍太小,所以才遷移到現在的板橋國小的位置。

 這次的遷移我們看到了還是由林家來出錢,但這次的遷移,我們也看到了林家的舉動提高了台人子弟的就學機會,因為公學校是日治時代給台人子弟讀的,所以林家對台灣的文化教育有著極大的貢獻。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只是短短的一條街的移動,卻把腹地擴大了。


Copyright © 2012. New Taipei Municipal Ta-Kuan Junior High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