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明思衣

成衣在台灣:

勞力密集產業

        臺灣的勞力密集代工產業始於1966年高雄加工出口區(前鎮)的設立,由成衣、紡織、家電代工等製造業起步,很快擴散到加工出口區以外的中小企業。以1960年代後期至1970年代前期,在臺灣產業界扮演重要角色的成衣業為例,臺灣早期成衣業的外銷主要是日本紡織業來台投資,80%以上臺灣紡織業的廠商與50%以上的商品皆由日本商社外銷。日本商社一方面自日本採購原料供應部分臺灣成衣業者製造所需,一方面則以國外客戶訂單自臺灣採購成品外銷。臺灣業者只負責加工,然後經由日商出口。後來歐美進口商陸續在臺設立採購據點或代理商,直接下單給臺灣廠商;臺灣本地貿易商一開始直接和國外客戶接洽,將訂單交由臺灣廠商生產。
        不論透過日本商社、歐美進口商,或是臺灣貿易商自國外客戶取得訂單,都屬商業代工,讓臺灣的生產者免除了行銷的問題,可以專注在生產與研發工作。臺灣成衣的生產很快就進入更為專業的分工,發展出複雜的產業網路,上下游之間以人際關係為軸線,形成各類複雜的工業代工。
        隨著其他後起的發展中國家產業的發展,國際競爭日益激烈,許多勞力密集型代工產業,如雨傘、製鞋、成衣、針織、消費電子等隨著臺灣的對外投資而外移,在臺灣產業的比重逐漸減少在1990年代東南亞融危機前快速萎縮。〈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106〉

1960年代的台灣,加工出口區人潮
(引用自 http://www2.kclab.gov.tw/)

台灣成衣業現有競爭者

        台灣成衣業多屬中小型企業,早年業者因在產品設計能力不足,又缺乏海外行銷據點之情況下,向以代工生產(OEM)為主,主要市場為外銷,出口單價始終受制於國外買主。近年來,已有部份廠商發展成ODM甚至於自創品牌,開拓台灣與大陸市場。
        國內市場,每家廠商儘量區隔產品路線,各擁一片天地,而主要市場係以外銷為主,國外客戶來源接近,彼此造成競價的局面。
由於成衣市場季節性十分明顯,外銷交期急迫,旺季時,往往於某一段時間內,無法消化買主全部採購量;淡季時發生訂單量不足無法十足開工的困擾。因此同業間能透過產業網絡,專業分工和資源互補,同時各自以開發衛星加工體系,調節產能,而各生產體系也能彼此互相代工,形成既聯合又競爭的局面,對外形成非常具有彈性與競爭力的團隊。
        國外的競爭者,除了產業外移的廠商外,來自印尼、大陸、斯利蘭卡、泰國的一般成衣工廠眾多,而且該行業係屬勞力密集產業,各新興國家競爭者以優勢的低勞動成本取得競爭優勢,以破壞價格不斷加入市場。我國廠商為了保護自己的市場,只好加入競爭的戰局之中,而這種戰爭將導致市場不穩定,也使得產業獲利水準降低,因此紛紛往海外投資,取得同樣低廉勞工成本,土地設廠成本等優勢。〈黃登山,2000,梭織成衣業的轉型策略〉